《主题系列活动案例“旋转产生的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系列活动案例“旋转产生的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案例“旋转产生的力”执教教师:天津市河西区第一幼儿园 刘莹主题的生成:幼儿园里,每次保育教师使用洗衣机洗小毛巾的时候,总会有三三两两的小朋友们围着洗衣机,一边看着转动的毛巾和水,一边说着:“为什么洗衣机一转,毛巾就洗干净了呢?”“为什么一转,湿漉漉的毛巾就没有水了呢?”原来,幼儿对于洗衣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想,这时候,正是激发孩子的这份好奇心,并与他们一同去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时候。系列活动之一:旋转产生力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旋转能产生力。2、能够根据图示进行简单的小制作。二、活动准备:提前在活动区投放甩干机模型及时贴、硬纸片、剪刀、小棒、
2、滴管、水杯三、活动过程:1、教师请幼儿讲述一下如何使用甩干机模型进行游戏的。幼儿反应:刚刚拿出甩干机模型,孩子们纷纷说着:“我玩过,我玩过,一按开关,桶就转起来了。”“是,上次我把湿布放进桶里,一按开关,布里的水就到塑料桶的边上去了。”教师反思:此环节不仅要激发幼儿制作甩干机的兴趣,同时更是创设充分让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氛围。所选择的是甩干机模型是为了让幼儿更加直观的观察到通过旋转水从布里分离后到塑料桶壁的现象。2、教师倾听幼儿的讨论,及时进行提问与梳理:“为什么布里的水跑到塑料桶壁上呢?”幼儿反应1:孩子们看着转动着的甩干机,宽宽第一个说:“甩干机一转,水就跑出来了。”乔乔说:“甩干机一转
3、,布在小网子里,跑不出来,谁能跑出来,就到桶边上了。”聪聪说:“甩干机特别快的转,水就被甩出来了。”幼儿反应1:宸宸说:“甩干机里有许多洞洞,和咱们班里的洗衣机一样呢,也都是圆形的。”教师:为什么甩干机模型和洗衣机里都有洞洞呢?幼儿反应:聪聪说:“都是这样的呀!”其他孩子也点着头,随声附和。宸宸说:“有洞水能流出来呀。”3、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甩干机的外形特征及内部构造。幼儿反应:孩子们把甩干机模型依次打开,这个说:“甩干机有两个桶,里面那个有洞洞,外面的没有。”那个说:“你们看,它们下面都有一个眼,都能插在这个小棍里。”教师:“为什么都要插在小棍里呢?”幼儿反应:孩子们上下翻动着两个桶,又将它
4、们装在小棍上,启动开关。乔乔说:“你看,里面的桶转起来,布就跟着转起来,水才能跑出来。”宸宸说:“你们看,是不是水都从洞洞里流出来了,小桶上都是洞,水从哪个洞流出来都行。”乔乔说:“老师,我们看看盥洗室里的洗衣机行吗?”孩子们纷纷走到盥洗室,又仔细观察起洗衣机来了。教师反思:在事先设计计划时没有设计这一环节,当教师发现幼儿注意到甩干机的构造时,抓住幼儿的观察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通过观察到的事实、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从而培养幼儿对事实的尊重,对证据的尊重,主动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4、幼儿制作甩干机幼儿反应:许多幼儿比较轻松的完成了任务,桐桐与然然一组,当然然用小滴管将水滴放在圆形片上的
5、时候,桐桐小心的转动着小棒,小水滴晃动了几下,然然说:“你快点转,甩干机转得多快。”桐桐加快了速度,果然小水滴被甩出去了。幼儿反应:宸宸和睿睿一组,他们制作好后,睿睿将小水滴滴到纸片上,当宸宸开始旋转时,发现小水滴不见了,小水滴都被纸片吸收了。两个人看了看别人的,原来即时贴没贴在纸片上,睿睿一边贴着一边说:“即时贴不吸水,上次我们做过实验。”教师:教师反思:此环节是让幼儿自己制作简易“甩干机”,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通过观察示意图,使用粘贴、连接等方法制作简易的“甩干机”不是活动的难点,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操作,充分感知旋转产生力的过程,让幼儿实际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从而体验到发现小水滴被旋转的力
6、量甩出后的乐趣。5、延伸活动: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通过旋转产生的力。附表格:系列活动之二:寻找生活中旋转产生的力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寻找,发现生活中旋转产生力的现象和应用。2、通过交流,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二、活动准备:幼儿观察记录表三、活动过程:1、活动前,教师了解幼儿收集的信息,并将幼儿按照收集的主要种类进行分组。小组一:几个幼儿同时发现了旋转拖把。宝宝说:“我们家有旋转拖把,妈妈每次用脚一踩,拖把就转起来,里面的脏水就跑到下面去了,妈妈就不用手拧了。”老师说:你在使用旋转拖把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坤坤说:“是呀,我也发现了,我还用了呢,踩得越用力,转的越快。”乔乔说:“上次有个布
7、条在外面,我一踩,布条上的水都甩在我身上了。”小组二:几个幼儿发现了游乐场中的设施开心说:“我上次去游乐场,看见那个飞伞,停着的时候伞都是直的,后来一转起来,慢慢就飞起来了,人都要甩出去了。”教师说:“为什么人慢慢就飞起来了呢?”开心说:“它转的特别快,越转越快,人就和水一样像被甩出去一样。”乐乐说:“我看的过山车能转好几圈,它转的特别快,人就掉不下来,车也掉不下来。”小组三:日常生活用品睿睿拿来了料理机,向大家介绍着,料理机一转起来,里面的刀就能把许多东西切碎,就连特别硬的豆子都能成粉末。小组四:运动场上阳阳向我们介绍着:“我上次看比赛,运动员拿着铁饼,使劲转了好多圈,就能把铁饼扔出去好远。
8、教师反思:本次活动,就是通过小组交流,让幼儿之间获得彼此的信息,让幼儿寻找、发现到生活中旋转产生力的一些现象和应用。同时鼓励每个幼儿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与同伴的分享、倾听同伴的讲述,来增进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同时,在活动中教师的参与与提问同样重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可以调动幼儿交流与继续探究的兴趣,同时及时发现与幼儿交流中的关键点进行提问,同样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唤醒幼儿已有经验,帮助幼儿积极建构。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进一步展示幼儿搜集的资料,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系列活动之三:科技小制作:转转转一、活动目标:1、通过小制作进一步了解旋转产生力的现象。2、培养幼儿通过操作、实践解决问题的
9、能力。二、活动准备:带孔的玩具、圆珠笔外壳、细绳、小瓶、小石头、废旧电池三、活动过程:1、教师拿出事先做好的玩具,请幼儿猜想:“小小的玩具能否带动装有电池的小瓶向上升起。”2、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通过小绳,让玩具旋转起来产生力就能让小瓶升起。3、幼儿进行制作幼儿反应:硕硕连接好后,急忙试了起来,小瓶逐渐升高了起来,硕硕高兴的说:“我成功了!”教师与硕硕讨论她的制作过程,并请他试试再加入一个电池。硕硕发现玩具带动不起来了,于是在班里寻找着,一会儿掂掂这个玩具,一会儿又掂掂那个玩具,找到一块橡皮对我说:“我想用橡皮试试,能给我穿个洞吗?”硕硕将穿好洞的橡皮进行连接后,小瓶又升高了。幼儿反应:珠珠连
10、接好后,旋转起玩具,小瓶迟迟没有升起,她看了看硕硕的,说:“你的怎么能升起来,我的不行。”硕硕看了看说:“玩具太轻了吧。”珠珠没有马上动,而且摆弄起连接好的玩具与小瓶,最后将两个电池拿走了一个,于是小瓶也带动了起来。教师反思:在制作中,每个幼儿的原有经验及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具体的指导。硕硕比较轻松的完成任务,教师就给提出新的挑战,让她保持继续探索的兴趣。同时,同伴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也是探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对他们寻求答案、探索未知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教师不要急于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当发现珠珠尝试失败后,鼓励她与幼儿交流,在交流中,他们的想法、思维相互碰撞,从而能巩固
11、和调整自己的认识。活动反思:1、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取科学经验真的是幼儿科学教育和幼儿实际生活是同一过程的,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洗衣机、旋转拖把都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活动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时候,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幼儿通过日常每天能接触到的事物了解一些科学事实,能够更好地养成对科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更多的勇气和能力。2、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获取科学经验指南中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才是幼儿探究的真正开始,当幼儿好奇的摆弄物体,探索物体和材料,试图通过各种动手动脑的方式解决
12、问题和寻找答案时,正是幼儿“好探究”的表现。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让幼儿全身心地体验各种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使他们通过亲身亲历的实践操作,感受和体验发现科学现象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当教师发现幼儿对洗衣机产生浓厚兴趣时,及时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收集信息、小制作活动,选择有价值、容易探究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发现和学习。幼儿在老师引导下,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学习方式。在体验中幼儿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科学活动重在经验的积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重在培养全面、初步的科学素养,促进幼儿有效发展。现代幼儿教育强调的是个体的亲身经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为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经验。本次活动自始至终教师没有给幼儿固定模式的科学概念向心力、离心力,而是围绕旋转产生力这一主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发散思维,让幼儿尽量寻找生活中旋转产生力的一些现象,形成经验的积累,完成内化的科学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概念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