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风阳县皖新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2698164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风阳县皖新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风阳县皖新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风阳县皖新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风阳县皖新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风阳县皖新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风阳县皖新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风阳县皖新中学2022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载体都具有双链结构B细胞内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基因的运载体可来自真核细胞可以是能自主复制的DNA分子D生物体内运输物质的载体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

2、紫色反应2下列关于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细胞B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融合细胞C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是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D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3用甲、乙两组液体培养基培养小球藻,甲组加入KN03,乙加入等量的NH4C1,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的小球藻种群数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A本实验中,pH、加入等量的NH4Cl和KNO3都是自变量B乙实验组在pH为4.5左右开始,年龄组成变成稳定型C实验中可采用样方法,通过显微镜计数血球计数板中的小球藻数目D甲

3、组实验在培养到第2天时,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4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核膜,因为有核孔故属于全透性膜B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为染色质,是细胞中DNA储存的主要场所D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A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B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

4、稳定性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ABCD7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果胶酶的主要作用是分解细胞壁中的果胶B果胶有多种,果胶酶也有多种,如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等C果胶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在其他方面则无用处,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配合使用,可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和纤维素,促使淀粉、脂质、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释放,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8(10分)下列关于髙等动物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低

5、于正常体温时,经过调节,产热过程会大于散热过程B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方式都是神经一体液调节C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结构。(在甲、乙、丙中选择)(2)甲图内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 很小,这进一步表明结构c的主要功能是_。(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图和丙图分别通过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4)丁图中

6、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填序号),若该细胞为人体浆细胞,细胞内抗体经合成后通过_运输到中,的主要作用是_。该过程中能量的供给主要来自_(填序号)。10(14分)下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其中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X,Y,Z代表大分子物质,C、H、O、N、P代表化学元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X作用最似的物质是_。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_。(2)物质b是_。若某种Y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

7、(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种,分子中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4)物质d是_,d和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11(14分)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成功是胚胎工程中的重大成就之一,在基础生物学、畜牧学和医学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图是ES细胞利用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体现了 ES细胞具有_的特点,该过程的实质是_。(2)由于ES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_,科学家们尝试利用ES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如图所示。X细胞通常从小鼠的_(填器官名称)中抽取。(3)经过筛选得到的Y细胞应具备的特点是_。采用体外培养法经过程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通常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

8、定量的_,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同时为满足营养需求,在人工配制的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_等一些天然成分。12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接种1mL水样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经37、24h培养后,所生长出的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某兴趣小组对某蓄水池进行细菌总数测定,以了解池水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回答下列问题:(1)用无菌三角瓶取水样前,取样器(玻璃制品)需使用_法灭菌。取水前的这种无菌操作的目的是_。(2)该小组通过滤膜法测定细菌总数,将10ml水样进行过滤后,将滤膜放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时应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_。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

9、_(至少写出两点)。(3)经过37,24h培养,结果如下表:平板1平板2平板3菌落数(个)370350380据上表结果判断,所取水样测定结果_(填“符合”或者“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4)该小组若想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滤膜放在含_培养基上,计算培养基上_(颜色)菌落的数目。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是一种常用的运载体,是拟核或细胞核外能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结构一般为载体蛋白,细胞内运输氨基酸的结构为tRNA。【题目详解】DNA和RN

10、A都能储存遗传信息,DNA一般为双链结构,RNA一般单链结构,A错误;细胞内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是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B错误;最常用的基因的运载体是质粒,质粒是存在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是拟核或细胞核之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C正确;生物体内运输物质的载体不都是蛋白质,如tRNA,故生物体内运输物质的载体不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C。2、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

11、鼠腹水中提取解:A、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细胞(浆细胞),故A正确B、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故B正确C、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内培养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故C正确D、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故D错误故选D考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3、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详解】本实验中,pH随着种群数量、随着小球藻的代谢发生改变,是因变量,A错误。乙实验组在

12、pH为4.5左右开始,种群数量达到稳态,但小球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年龄组成,B错误。 调查培养液中微生物的种群数量,一般用抽样检测法, C错误。甲组实验在培养到第2天时,种群数量的增长变缓,因此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D正确。【答案点睛】培养液的PH改变是细胞代谢产物二氧化碳造成的;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不适合用样方法。4、A【答案解析】在电镜下观察经过固定、染色的真核细胞可知其细胞核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由双层膜构成,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核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中,形态和数量不同,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

13、组成是DNA和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分别是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孔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题目详解】A、为核膜,其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但核膜是选择透性膜,A错误;B、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为染色质,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所以是细胞中DNA储存的主要场所,C正确;D、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A。5、B【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方面来切入。

14、【题目详解】不能让人类对保护区有较多的干扰,A错误;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并采取人工繁育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B正确;迁地保护就是对那些在原产地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不仅是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C错误;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而不是接纳各种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D错误。【答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6、A【答案解析】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正确;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错误;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否则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正确;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弱,错误;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不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错误。故A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