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院实践感想.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691704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福利院实践感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童福利院实践感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童福利院实践感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儿童福利院实践感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儿童福利院实践感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福利院实践感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福利院实践感想.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儿童福利院心得体会一、我们在部长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好奇与渴望的心情来到了儿童福利院,当我们走进福利院大门时,福利院的教职工早早地等在门口,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院长的指引下我们把提前准备的捐赠书本,文具送进了他们的办公室,我们一放下物资就迫不及待的走到了儿童活动区。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见福利院的孩子,发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与渴望,当我们张开双手蹲下时,他们会跑到我们的怀抱中,有的孩子会伸出双手,呈希望让人拥抱的姿势。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孩子真的很需要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大家来到孩子们身边,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并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送给他们,活动区里热热闹闹,到处都充满的爱的空气。他们虽

2、然失去父母,是福利院的老师和社会上的好心人将他们抚养长大,他们的心里难免会有一些阴影和缺失,然而这些缺憾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帮助他们弥补,让他们得到更多社会的大爱。当然,他们也是坚强的,相信从福利院走出的孩子们,都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祝福他们。他们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每个院里的教职工对孩子关切和澄澈的眼神,对福利院护理工作恒久不变的热爱,让我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在这里,我从那些“妈妈们”身上学会了细心、耐心和爱心,她们竭尽全力照料着孩子们,让我对这些“妈妈们”充满了钦佩之情,在那里到处充满着爱。同时从福利院工作人员那里,我学到了一种工作态度。随后院长还带领我们参观了院里的书屋、儿童

3、公寓、康复室、娱乐室、医务室、露天娱乐场、等地方。那里的环境远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不禁感慨世间还是有爱心的人多,是那些充满爱心的人,撑起了福利院儿童的一片蓝天。离开时,我们带着不舍和祝福,希望我们有机会再去那里,奉献我们微薄的力量。虽然短暂的实践已经结束,但这段经历使我终身难忘,这些收获也使我受益终生。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在开心生活的同时,也别忘记了奉献自己一点爱心给这些孤残儿童,给他们鼓励,教他们一些生存技能。只要奉献一点点,孩子们都会无比开心、无比幸福。让我们也牢记胡锦涛主席的一句话:使残疾儿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的成长。二、

4、“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美德。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弘扬时代精神,提高和培养我院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为此,学长带我们参加了 “奉献爱心,感恩情怀”走进儿童福利院活动。活动之前我做了详细周密的准备工作,在学院开展了募捐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和欢迎,在爱心募捐活动中,老师们、同学们积极踊跃,捐款捐书捐文具献爱心,为孩子们购买爱心食品,此次活动体现了大家的爱心意识和奉献精神。我们怀着好奇与渴望的心情来到了儿童福利院。当他们看到我们时,一个个都用笑容表达着喜悦及感恩之情,看着孩子们可爱、真诚的笑脸,大家感到无比的欣

5、慰。接着我们和孩子们做游戏、一起聊天、互动联欢,顿时活动区里热热闹闹,到处都充满着爱的空气。虽然他们都是残疾儿童,有的肢体残疾,有的患有重大疾病,但他们一个个都活泼可爱,充满童真,有的孩子们还为我们讲故事,表达他们的喜悦、感激之情。在那里我们第一次看见福利院的孩子,发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与渴望,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孩子真的很需要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一丝微笑。他们虽然失去父母,是福利院的老师和社会上的好心人将他们抚养长大,他们的心里难免会有一些阴影和缺失,然而这些缺憾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帮助他们弥补,让他们得到更多社会的大爱。虽然他们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福利院里的每位教职工对孩子关切和澄澈

6、的眼神,对福利院护理工作恒久不变的热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在这里,我们从那些“妈妈们”身上学会了细心、耐心和爱心,她们竭尽全力照料着孩子们,让我们对这些“妈妈们”充满了钦佩之情,在那里到处充满着爱。随后院长还带领我们参观了福利院里的书屋、儿童公寓、康复室、娱乐室、医务室等地方。那里的环境远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不禁感慨世间还是有爱心的人多,是那些充满爱心的人,撑起了福利院儿童的一片蓝天。时间过得很快,十一点钟我们组织准备离开,在福利院门口,我们留下了我们的大合照。虽然我们带着不舍和祝福离开,但是我们希望有机会再去那里,奉献我们微薄的力量。虽然这次短暂的学雷锋实践已经结束,但这段经历

7、会使我们终身难忘,这些收获也会使我们受益终生。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的关心。在我们开心生活的同时,也别忘记了奉献自己一点爱心给这些孤残儿童,给他们鼓励。只要奉献一点点,孩子们都会无比开心、无比幸福。通过此次学雷锋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品质,还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了一份关爱之心。同学们献出了爱心,收获了真诚,更学会了感恩,只有奉献爱才能更好的收获爱,世界需要爱,社会需要爱,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爱。我们始终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句话,作为志愿者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这次活动我们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也一定会坚持下去。我们会继续关注社会公益事业,让更多的人

8、参与到我们的奉献爱心活动中来,让爱心永远传递。三、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我们就开展了一次“奉献爱心,关注儿童,呼吁社会,感恩情怀”为主题的爱心活动。好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之前党支部做了详细周密的准备工作,并得到了儿童福利院负责人的支持和欢迎,在爱心募捐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捐款献爱心,还为孩子们购买了爱心食品。来到儿童福利院,负责人把同学们带到了孩子们玩耍的园地,孩子们欢呼着向我们跑来,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印入我们眼帘,让人顿生怜爱之情,大家把带来的食物发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高兴地接过我们的爱心食品,用笑容表达着喜悦及感恩之情,看着孩子们可爱、真诚的笑脸,大家感到无比的欣慰,接着我们和孩子们

9、做游戏、一起唱歌、互动联欢。虽然他们都是残疾儿童,有的肢体残疾,有的患有重大疾病,但他们一个个都活泼可爱,充满童真,孩子们还为我们表演节目,表达他们的喜悦、感激之情,当其中一个孩子唱起那首感恩的心的时候,在那感人的旋律中,许多同学都禁不住留下了眼泪,为孩子们不幸的遭遇感到痛心,我们也用相机记录了这一幕幕感动的时刻。其间,工作人员还给我们讲述了其中几个孩子所患的疾病和不幸的遭遇,大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心痛,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到,福利院的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人,几个单位,几个团体的一时关爱,他们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关心和呵护,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跟孩子们合影

10、篇二:暑假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王龙昭实践地点:济南儿童社会福利院一、 实践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践的目的有:1. 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2. 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3. 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二、 实践单位介绍 济南儿童福利院,主要收

11、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 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

12、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几天的实践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

13、归纳为以下三点1. 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

14、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2. 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

15、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

16、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篇三:儿童福利院心得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影像学院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儿童福利院之行心得班级: 11医电 姓名:夏玉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