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69106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7九上莱芜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孔乙己喝过半碗酒,胀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 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

2、: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绝不责备的。(1) 选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屑置辩(xi) 胀红B . 模样(m) 笼上C . 颓唐不安(tu) 哄笑D . 附和(h) 绝不(2) 文中划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认识 显出B . 快活 责备C . 渐渐 立刻D . 神气 灰色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7九上点军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独具特色的桃花文化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

3、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中国的“桃花文化”独具特色,它体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认识。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子有不解之缘。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桃花用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 ”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还有清初孔尚任的著名悲剧

4、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为黛玉葬花写的葬花辞和桃花行。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在中国,“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吉祥喜庆活动特别是恋爱、婚姻这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观赏景点。早春二月,人们踏青采物采撷归来,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传说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树叫“桃都”,上有天鸡,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宴”。桃树

5、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 ”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那么,中国桃花文化为何如此独特呢?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生、欣欣向荣的春天,中国文人对春天倾注了十分炽热的情感,“咏春”的诗文特别发达。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激发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的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达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人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

6、身”是中国文人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心理。 , 他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 , 由于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失落心理,他们只好“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桃花源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他们并不是不知道桃花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原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1) 通读全文,说说中国“桃花文化”为何独具特色?

7、 (2) 第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中国古代的很多“诗歌”和文学作品,其作用是什么? (3) 在第自然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诗,在第自然段横线上填写一个多字成语。“_”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_”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4) 根据对上文的理解,在第自然段填写一句话,使其文意贯通。 (5) 在第段横线上填写一组表并列关系的词语。_,他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_,由于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失落心理,他们只好“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6) 积累链接

8、:“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花卉,也精神品格的象征。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_,_。 三、 诗歌鉴赏 (共2题;共9分)3. (3分)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 比较阅读这两首作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军行中,“孤城遥望玉门关”应理解为“遥望孤城玉门关”,作者是出于平仄需要而颠倒

9、了词序。B . 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C . 渔家傲秋思中,“四面边声连角起”是说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都从各个角落传来。D . 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事还不能谈起。(2) 理解填空。 从军行中,表达了将士们夺取胜利的决心的一个字是“_”。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将士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两篇作品在内容和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3) 自选角度,任选一题,赏析下面的句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 (6分) (2019九上江油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

10、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秋浦: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蒲:蒲草。杜陵: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1)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岸蒲”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 (2)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回答。 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9分)5. (15分) (2019海州模拟) 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个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

11、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要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要紧?我们自有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

12、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去,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1) “智取生辰纲”“主谋”是吴用,绰号是什么?写出另外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 (2) 赏析选文画线

13、语句。 (3) “智取生辰纲”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智取生辰纲”后来东窗事发的原因是什么? 6. (4分) (2019杭州模拟) 名著阅读 (1)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这两句诗所涉及的水浒中的一个情节是_。 (2) 名著往往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其辛辣的讽刺成为中国古代讽剌小说的高峰: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因_高度结合的艺术特色而成为科幻小说的顶峰之作。 (3) “离开,有时是无奈,有时是理性抉择的结果,而最终都会带来成长”,这句话在下列名著中如何体现?请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部,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备选名著:简爱 西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 傅雷家书 水浒传 朝花夕拾示例:我选水浒传。平方腊后鲁智深不愿接受朝廷封官,离开宋江,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最终在六和寺圆寂,鲁智深的离开是理性的选择,是思想成熟的表现,这个选择让他成为梁山好汉中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好汉之一。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7. (20分) (2019南岗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中国快递中国的物流业从无到有,现在已成为全球快递市场发展的引擎,可以说是快速发展。在业务量方面,已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快递包裹量大概是313亿件,比十年前增长了30倍,业务量已占到全球业务量的40%。在送达速度方面,目前中国快递送达时间平均为26天。2018年的“双十一”一天的812亿个物流订单,整个物流行业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把这些订单基本配送完成。在先进技术的使用方面,我国快递业已从过去典型的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一个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的时代。如何让货物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客户手里?这种争分夺秒的竞争从客户下单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商家下单时,相关数据就已经进入到了分拣支持系统中。把订单推送给哪位收派员,包裹要经过哪些站点,甚至在分拣中心哪个滑槽中滑落,系统都提前做出了预判。在货物分拣环节,全自动分拣机以每秒27米的速度运行,1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里,相当于52个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