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689304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州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了深入推进综合扶贫改革的目标任务。州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精准扶贫决策部署,把助推恩施扶贫工作和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作为卫计工作的着眼点,切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们主要从六方面着力:一、着力提升全州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近几年来,州卫计委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入,累计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85个,资金8.5亿元。着力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省部属单位项目1个,地市级项目3个,县级项目40个,乡镇、村项目741个。通过项目实施,全州卫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

2、善,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2015年,州卫生计生委将结合旅游扶贫开发,在旅游风景区附近和乡村旅游所在地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着力构建新农合、大病医保、疾病应急救助三道防线,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2015年,州卫生计生委对新农合补偿政策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支付比例达到50%,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出台恩施州疾病应急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商业保险与新农合补偿配套救助,从新农合资金中提取一部分设置商业大病救助保险基金,由中国人保和太平洋保险公司联合承担全州的商业大病保险工作(标准25元/人),对重大疾病自费超过8

3、000元的患者实行二次补偿救助。三、着力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一是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全州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均达70%以上。累计为40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和体检,乡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90万人。二是加强慢性病患者治疗全程管理。全州已累计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2万人,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4.7万人,对已发现的683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全部建档管理。三是加大重大传染病免费救治工作。2015年全州预计免费接诊疑似肺结核患者10450例,免费治疗肺结核患者3350例;预计免费筛查疑似艾滋病9300人,免费治疗130人

4、。四是做好免疫规划工作。2015年全州拟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78.6万剂次,接种率要求达到95%以上。在我州实现免费接种13种疫苗预防14种疾病。五是加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力度。目前全州仅有咸丰县、恩施市为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十三五期间拟在全州范围内推广。六是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出生缺陷干预。积极引导老百姓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生育习惯,提高防病抗病知识知晓率,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四、着力探索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安排,州卫计委起草了加强农村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的意见,目的旨在进一步减少困难群众

5、家庭医疗费用经济负担,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一是调整救助对象和救助比例。在2015年的基础上,对救助对象进行了精准界定,全州五保对象、特困优抚对象和民政部门确定的一类低保对象所有医疗费用实行全额支付;民政部门确定的二类低保对象和扶贫部门确定的其他贫困对象设定救助起付线,合规自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三类救助对象设定救助起付线6000元,合规自付费用报销比例达到50%。力求做到救助对象更加精准,救助病种更加明确,救助标准更加优惠(全州救助金规模约1亿元)。二是扩大疾病救助病种范围。对白血病等22种重大疾病患者新农合政策住院费用按不低于70%标准予以补偿;三是规范门诊救助。对因慢性病需要

6、长期服药或者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20种门诊重症疾病实施救助;综合测算预计2015年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约34万人,预计经费3000万元(仅新农合资金)。五、着力完善卫生应急保障体系,为旅游扶贫攻坚保驾护航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旅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相关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杜绝公共卫生疫情通过旅游渠道进行传播,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恩施州卫生计生委积极研究有效应对旅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和措施,切实做好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州旅游景区应急机制。为积极应对旅游景区突发卫生事件,有效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7、,对旅游景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因自然灾难、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突发因素导致的重大伤亡事件,出台了相关的卫生应急措施,做好了应急物资保障。六、着力加强硒与人类健康应用研究,提高恩施健康养生美誉度。根据州委的统一安排,由州卫生计生委牵头,州中心医院成立了硒与人体健康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制定硒与人体健康研究的科研发展规划,开展硒与人体健康领域科研攻关;结合硒抗氧化抗衰老、保护修复细胞、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解毒排毒抗污染、防癌抗癌六大功能开展人体健康研究。同时,开展地产食材、药材、水源中硒含量与疾病防控之间的关联研究,为恩施地产食材、药材、水源中的硒对人体的保

8、健功效正名并提供实证,助推恩施含硒农产品和中药材擦亮硒品牌;为打造恩施健康富硒养生福地,提升硒引力。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州卫生计生委在精准扶贫、旅游扶贫工作上,结合自己行业特点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领导的要求,离老百姓的期望还很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定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坚持以扶贫工作引领全局,推进全州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州整体脱贫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201X年,州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办、政办关于印发方案的通知(博州党办发20157号)精神,在深入摸排、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切实瞄准扶贫对象,

9、采取精准扶贫措施,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努力实现塔木根赞格村扶贫工作目标。现将2015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如下:一、塔木根赞格村贫困现状 村队概况。塔木根赞格村位于博乐市以西5公里,距离青得里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在博温公路南侧。全村人口192户、728人,其中常住户165户、常住人口633人,非常住户27户、95人。常住人口中xx142户、562人,汉族13户39人,蒙古族8户、28人,哈萨克族2户4人,常住人口中xx占88.8%。全村四老人员6 名;常住人口中80、90后年青人187人,占总人口的29.5%,其中xx169人,占90.4%。全村耕地面积1376亩,人均耕地1.9亩,以

10、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队。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为一座砖窑承包费每年7万元。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8750元。农村党员16人,团员青年22名,民兵6名,十户长8名,信教群众210人。村委会(文化室)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贫困人口现状。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共计45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5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户;贫困人口共计108人,其中有劳动能力43人、无劳动能力65人。贫困户中低保户11户16人(其中有劳动能力1人),扶贫低保户18户61人(其中有劳动能力29人),扶贫户16户2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13人)。家庭人口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5户8人;部分人口有劳动能

11、力的贫困户20户68人(其中有劳动能力35人、无劳动能力33人);家庭人口均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户32人。有劳动能力家庭致贫原因主要为缺资金、技术、土地等,发展基础薄弱、增收途径少。无劳动能力65人中,因老丧失劳动能力34人(伴有残疾3人、精神原因1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13人,因残丧失劳动能力5人,因精神原因无劳动能力2人,16岁以下未成年人11人。二、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帮扶村队精准扶贫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一是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州卫生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州卫生局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扶

12、贫工作规划、协调解决扶贫工作中出现困难和问题,负责扶贫效果的评估和扶贫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二是州卫生局住村工作组和联系帮扶村“两委”班子联合成立塔木根赞格村扶贫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面摸清贫困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就业情况和主要诉求,分类建档立册,按照“一类一政策、一户一办法”的要求,精准制定并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工作机制。一是会同村“两委”一同制定了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脱贫三年规划、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2015年脱贫计划,明确了任务目标、帮扶单位和责任人。二是根据资源优势和群众意愿,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一户一策”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做到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精确瞄准,

13、为扶贫对象制定具体可行的脱贫帮扶计划。三是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了45户贫困户扶贫手册填写工作,对所有贫困户、贫困人口登记分类汇总成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 建立责任机制,开展结对帮扶。一是建立了党员干部包户脱贫和领导带头结对帮扶制度。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科级干部、住村工作组成员结对帮扶2-3户贫困户,普通党员、干部、职工每人帮扶1户贫困户。其中2015年确定的9户22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任务,由州卫生局领导、下属单位负责人、村第一书记各包1户负责脱贫。二是建立了住村工作组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工作组成员按照每人2户的标准结对帮扶12户贫困户。5月民族团结月,工作组干部集中走

14、访了结对子结亲戚帮扶对象,每人拿出400余元生活补助为结对“亲戚”购买了生活用品。五是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每名农村党员联系帮扶1户贫困户,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优势,帮助结对贫困户传信息、学技能、帮解困、助就业、促增收。四是积极开展慰问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州卫生局党组走访慰问16户贫困户,送去4800元慰问金和价值2000元大米清油等慰问品;“六一”儿童节前夕,村“两委”和住村工作组向20名贫困家庭学生捐赠了书包等学习用品;“七一”建党节前夕州卫生局党组走访慰问了3名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合计1300元;上半年2名贫困户因病去世,住村工作组代表局党组给其亲属各

15、送去500元慰问金。 突出分类施策,推进精准扶贫。一是针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申请全部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政策保障范围,落实医疗和教育扶持措施,确保全部贫困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原因而中途辍学。二是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分类扶持,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和自身发展条件,因地因户因人制宜,采取精准帮扶措施,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脱贫。今年以来,协助23户养殖户办理养殖贷款、已成功申办贷款12户,其中贫困户3户。扶持80、90后贫困户成立了养鸡合作社,并积极帮助其联系销售渠道,首批70羽鸡已顺利出售。多方协调推进扶贫解困,6月初湖北省卫计委领导给塔木

16、根赞格村1户结对子亲戚(贫困户)送来80只羊(其中生产母羊40只)、价值5.6万元,成功帮助1户4人实现脱贫。三是积极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劳务创收扶贫。努力培育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加强对贫困家庭剩余劳动力的引导,采取组织季节性劳务创收、引导长期转移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脱贫。3月份以来,多次为村里劳务经纪人提供用工信息,协调联系了7家用工单位和多个劳务输出项目,帮助村民联系就业岗位,累计转移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四是加强培训,全力助民增收。积极开展劳务技能培训,主动为贫困户送劳动技能技术、送务工创业信息、送惠民政策、宣传社保政策等,帮助贫困户培育致富产业,促进增产增收。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月22日邀请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来村开展培训,50余名农户参加了培训。 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帮助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积极配合村“两委”完成了困难群众安居房申报、遴选等工作,2015年20户贫困户申请了住房安居房建设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Python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