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68913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市2015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考试时间:上午9:00-11:30)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笫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卷6至16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 存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变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 64

2、Au197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韪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在电冶铝的电解槽中存在电解质 ,己知X、Y、Z、W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予序数:WXYZ B.原子半径:r(W)r(X)r(Y)r(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w B.将、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 D.将、溶液混合后pH =8,则11.分子式为C10H12O2的有机物,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满足该条件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3、A.15种 B. 12种 c.10种 D.9种12.-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已知: 25时,对于含Fe2(SO4)3、FeSO4和CuSO4各0.5 mol的1L,混合溶液,根据上表数据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B.混合溶液中 c.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过滤,可获较纯净的CuSO4溶液13.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第卷三、非选择韪: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4、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6. (14分)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 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驻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其制备原理为:制备基本操作流程、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制备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仪器的原因是_。(2)合成阿司匹林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_,其原因是_。抽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_温_。(3)上述所得粗产品中还有一些副

5、产品,其中有一种是高分子化合物。提 纯粗产品: 这种提纯方法叫做_。 该方案中选用乙酸乙酯作溶剂的原因是_。(4)该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原料用量:2.0 g水杨酸、5.0 mL乙酸酐( ),最终 称得产品质量m=2.2 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7. (16分)为治理环境,减少雾霾,应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和CO2的排放量。 I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1)若用4.48LCH4还原NO生成N2,则放出的热量为 _kJ。(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2) NOx可用强碱溶液吸收产生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 FeSO4溶液能将N

6、O3还原为NO,NO能与多余的FeSO4 溶液作用生成棕色物质,这是检验NO3的特征反应。写 出该过程中产生NO的离子方程式:_。 解的原理如图所示,则:(3)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当电路中转 移20 mol电子时,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减少_g。利用I2O5消除CO污染的反应为: 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L恒容密 闭容器中通入4 mol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 变化曲线如图。请回答:(4) T1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两种温度下,c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压强相等

7、 C. d点时,在原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氦气,CO的转化率不变 D.b点和d点时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 为催化剂,可以将CO2 和CH4通过反应 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 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6)250300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 工业生产中该反应的温度常选择250、不选择400,从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其原 因是_。28(13分)用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Cu2S,含少量Fe2O3 、SiO2,等杂质)制备难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l)下列措施是为了加快浸取速率,其中无法达到目的的是_(填字母)。 A.延长浸取时间

8、 B.将辉铜矿粉碎 C.充分搅拌 D.适当增加硫酸浓度(2)滤渣I巾的主要成分是MnO2、S、SiO2,请写出“浸取”反应中生成S的离子方程式:_。(3)研究发现,若先除铁再浸取,浸取速率明显变慢,可能的原因是_。(4)“除铁”的方法是通过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0H)3则加入的试剂A可以是_(填化学式);“赶氨”时,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_。(5)“沉锰”(除Mn2)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滤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的盐主要是_(填化学式)。(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后的方框

9、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选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纸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 5分) 将磷肥生产巾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台物储热材 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CaCO3、H2O外,还需要的两种原料是_、 _;写出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过滤I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CO32的操作方

10、法是 _。 (3)过滤I的滤液中的Ca2浓度低于 时可认为被沉淀完全。若要使Ca2 沉淀完全,则滤渡中c(CO32)大于_。已知:该温度下 (4)写出“蒸氨”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 (5)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 )蒸发结品要保持在160的原因是_。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 )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_(填字母)。 a.熔点29较低 b.能导电 c.能制冷 d.无毒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967年舒尔滋提出金属互化物的概念,其定义为固相金属间化合物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金属元素,如 等。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金属互化物

11、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该金属互化物属于_(填“晶体”或“非晶体”)。 (2)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在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_。 (3)铜能与类卤素(SCN)2 反应生成 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_;类卤素 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推测硫氰酸(H-S-C三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_。 (4)金属锌晶体的堆积方式为_。在ZnS晶胞中(结构如图1所示),S2的配位数为_。(5)铜有两种氧化物CuO、Cu2O,高温时易转化为Cu2O的原因为_。 (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6)锕与金形成的金属互化物结构如图2所示,其晶胞边长为pm,该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是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母核,与有机物F缩合生成阿莫西林。某同学用对甲基苯酚为原料设计阿莫西林的合成路线如下:(1)阿莫西林的分子式为_;反应的试剂和条件为_。(2)反应的类型为_,写出D的结构筒式: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说明反应、的目的:_。(5)芳香族化合物G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G分子满足下列条件: i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ii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 iii.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之一的分子式为C7H8O3 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G的所有结构筒式:_。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