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备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设备管理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设备管理制度设备购置管理制度1、由设备科编报本院年度设备购置计划。2、编制设备购置计划的原则:(1) 依据本院的总体发展规划、技术革新规划、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和医疗技术新进展的实际需求。(2) 应综合考虑本院现有装备能力和设备配套要求。(3) 应综合考虑设备的经济性,除个别必须购置的专业设备外,其他新购设备的使用率不应低于60%。(4) 设备选型应从技术、经济两方面考虑,力求技术先进而适当。以国产设备为主,逐步做到标准化、通用化、系统化,使其出成龙配套。(5) 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设备在购置前应进行技术论证,分析设备的投资效益。论证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 医疗检查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
2、B、 设备的利用率。C、 设备投资和经济效益。(6) 选购设备应考虑便于安装、操作、维修和使用安全及易损部件的供应渠道、供货方资质信誉和售后服务。3、编制设备购置计划的程序:(1) 设备科于本年度10月份编制本院下一年度的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经主管院长审批通过后于10月底前报医院董事会。(2) 医院董事会研究讨论通过后,下发各科室实施。4、设备购置计划的实施:(1) 设备购置前有医院设备部门牵头,进行“货比三家”的调研选型,确定所购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金额、生产厂家、供货渠道等,由董事会和经营班子进行招标,然后由医院设备科办理“设备购置选型认定表”的会签手续。(2) 由医院主管院长、信息设备
3、科及有关科室与供货方或生产厂家进行技术恰谈,签订技术协议。(3) 分管领导及设备管理员负责新购设备的崔交崔定并组织到货验收及办理进口设备的商务手续等。设备到货验收由医院设备管理员及科室长负责,设备技术档案一份交分管领导,一份给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负责办理验收记录存档及设备出入库工作。(4) 新购设备验收出库后,由医院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安装、调试、试用,并做好试用验收记录和归档工作。设备在保修期内发生质量问题,有设备管理员联系保修、索赔或退货等有关事宜。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 仪器设备领用后,必须妥善保管和保养;大型精密设备及危险性医疗设备应先建立操作规程公布在操作地点,并培训操作者。2、 操作
4、者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对于大型设备还要认真填写“大型设备运转记录”。3、 设备所在科室必须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和保养,定期作安全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修;经常检查计量设备、仪表的计量合格证是否到期,并提前通知设备科送检。4、 设备科要确立档案管理意识,妥善保管设备使用说明书、随机软件及各种附件,任何人借阅说明书等设备资料需向保管人办理借阅手续,保管人因调动、退休等各种原困离开现岗位时,有责任与接替人及时办理设备及附件、说明书等的移交手续。5、 设备调剂、报废、报损前必须先填报申请表,在申请未获批准前,保管人要妥善保管设备,不得放弃保管责任;报废申请批准后,保管人将报废设备及附件、随机软件、资料
5、、固定资产卡片一起送交设备信息科,办完报废手续。6、 违章造成设备损坏,数据破坏、丢失附件、说明书等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设备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医院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设备使用人员以及设备维修人员必须经常和定期地检查,保证设备完整、工作正常,有适合的运行环境。1、检查内容:(1)大型精密设备和危险性设备是否公布科学和规范的操作。(2)使用人员是否经过合格培训或持有有效的上岗证。(3)对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计量设备,具备有效期限内的计量检定合格证。(4)主机、附件是否齐全。(5)设备上不堆放其它物品,设备通风口通畅,防潮、防热、防火、防盗措施实施有效。(6)设备运行正常,无异
6、常声音和异常温升。(7)设备电源线两端连接可靠,地线连接可靠,机械活动部件润滑良好,无漏水、漏气、漏油、漏电现象。2、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或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不带“病”运行。3、设备维修人员定期检查1项中的(6)、(7)条,但不能替代设备使用人员对此两条内容的检查。4、作好检查和处理记录。设备报废管理制度1、使用部门每年填写一次“报废设备审批表”,由科主任签字,由设备经设备信息科组织技术鉴定,逐台填写报废申请单,经医院主管设备领导审批后报经营班子。经营班子会同财务科对申请报废的设备按设备报废技术条件进行逐台检查。最后经由医院董事会讨论通过后执行。报废设备申请每年进行一次,八月底前报医院
7、董事会。2、待报废设备在未批复前,使用部门应妥善保管;已批准报废的设备,由使用部门将全套设备(包括所有附件、说明书等)移交设备信息科,并办理报废手续。3、使用部门或个人,不准擅自转让、出售、拆卸设备。经批准报废的设备由经营班子按质定价,经董事长批准后处理。4、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废。(1)由于非常事件,使之严重损毁无法修复的。(2)超过使用年限,基础件严重损坏,修理后达不到技术指标的。(3)机型淘汰,技术落后,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4)主要零部件无法补充、年久失修。(5)一次维修费用超过原值50以上,继续使用不合算的。(6)计量不合格,应强制报废的。(7)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及健康,无改造价值的。5、设备暂缺配件,不能作为报废依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