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68558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活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活动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收的季节一、主题背景 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各种蔬菜、瓜果、粮食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之熟悉,黄灿灿的稻穗如同金色的海洋,甜甜的水果味,还有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辛勤劳动的背影,这些都是幼儿能直觉感知到的。田野是他们探索的空间,秋天的果实是他们操作的材料,大自然的赠予,家长劳动的辛苦是他们情感的升华阶梯。二、主题目标1.关注周围事物在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积极学习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2.欣赏散文,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初步理解散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手法,能运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创造地表现自己的理解。3.在活动中有探究的兴趣,知道树木、花草、蔬菜、

2、农作物、水果等都有种子,初步理解植物种子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几种常见种子的传播方式。4.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努力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恰当地演唱,并用形体动作表现树叶飞舞的形态。5.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6.学习保持身体平衡,在间隔物体上自然地行走;练习原地纵跳接物,在活动中注意安全。7. 认识秋季常见的瓜果、蔬菜和农作物,知道粮食的来源,种植粮食的过程,以及粮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爱惜粮食,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三、主题活动框架图1.散文:秋天的雨2.科学:植物趣闻3.歌曲:秋叶4.美术:跳舞的树叶娃娃5.综合:秋游 秋景美1.美工区:树叶粘贴画2.美工区:主题画我知道的秋天3

3、.语言区:有关植物的图书果实香 丰收的季节 1.语言:种子的旅行2.数学:数玉米3.美术:种子粘贴画4.体育:玩豆袋5.综合:种子食品品尝会 丰收乐1.语言:猜谜会2.数学:剥花生3.音乐:拾豆豆4.社会:爱惜粮食5.体育:摘果子 1.生活区:磨豆浆2.美工区:种子镶嵌画3.科学区:种子藏在那里?4.科学区:种子标本5.科学区:种子展览会6.益智区:豆子棋1.美工区:主题画丰收的季节2.美工区:果树造型3.建构区:秋天的家乡4.自然角:种植蚕豆、麦子5.角色区:果蔬小超市四、环境创设与家园共育1.环境创设(1)收集一些球体去年成熟的瓜果,种子进行陈列。(2)布置秋季丰收展览会。(3)举办“丰收

4、的季节”画展。(4)提供多种材料开展“秋天的家乡”建构活动。2.社区资源利用周围的果园、公园(逸夏果园、泰州园博园)、大片的田野等,到大自然中去感知秋天的美景,采集各种植物的种子。3.家长工作(1)建议家长利用周六周日带幼儿感受大自然风光。(2)请家长和幼儿一同参与蔬菜菜肴制作的活动。让孩子参加买菜、择菜、洗菜、烧菜的制作全过程。(3)请家长一起收集植物的种子、各种米制品、棉制品等。(4)请家长协助制作一些装豆子的大大小小的口袋、植物种子标本等。(5)收集表现秋天美景的图片、照片等。五、活动内容活动一:秋天的雨(散文)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中表现的秋雨带来的美景。2.初步了解散文中运用的比喻手

5、法,学习她把颜色给了,像的句式。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散文意境的感受。活动重点:通过散文感受秋天的美,巩固对秋天主要特征的认识。活动难点:体验散文的语言美,学习散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发幼儿对秋雨的原有经验。教师播放下雨的音频,并吸引幼儿注意:听!这是什么声音呀?你是怎么知道的?活动一开始就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秋雨上来,并交流讲述对秋雨的认识,如:秋雨是凉凉的,轻轻的,细细的等,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给予肯定的基础上,然后教师将幼儿自然地带入到散文的优美意境中来。二、初步感知散文诗。1.幼儿欣赏。师:小朋友一起来听听秋天的雨这篇散文。听过以后可要告诉老师,你最喜欢

6、散文诗里的哪一句。(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散文。)2.提问:这篇散文叫什么名字?你喜欢散文里的哪一句?(启发幼儿尽量说或者用动作表演。)三、运用课件图文结合,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师:我们来看一看秋天的雨在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变化?1.欣赏散文第二段:想-秋天的雨。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学习词:清凉和温柔、轻轻地、悄悄地。)教师小结:秋天雨后,自然中发生了变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秋天的门。2.欣赏散文第三段:看-秋天的雨。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像一盒颜料?她把各种各样的颜料给了谁?(学习她把颜色给了,像的句式。)教师小结:秋天到了,各种树都发生了变化,

7、水稻变金黄,水果成熟,农民伯伯准备要收割;美丽的菊花都开了。3.欣赏散文第四段:闻-秋天的雨。师:秋天的雨还有好闻的气味呢,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感觉怎样?(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教师小结:原来秋天来了,水果都成熟了,会散发出香味,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还有苹果、橘子稻谷4、欣赏散文第五段:听-秋天的雨。师:为什么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呢?它告诉我们冬天快来了,小动物要做什么?(学习词:衔、造、挖、油亮亮。)教师小结:小动物忙着做事情,小喜鹊造房子,小松鼠做粮食,小青蛙加紧挖洞,小树叶有的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有的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准备要过冬。5.欣赏散文第六段:

8、秋天的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师:秋天的雨为什么会给大地带来一首丰收的歌?为什么会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快乐的歌?(从中提升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新的散文诗,小朋友也看到大自然这么美丽,那么,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活动二:植物趣闻(科学)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与资料收集,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趣闻。2.能大胆地与同伴交流,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活动准备:1.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收集各种有关植物的资料。2.挂图:植物趣闻。3.芦荟一盆,仙人掌一盆。4.幼儿画册活动过程:1.请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讨论含羞草、仙人掌、芦荟、捕蝇草各自的特点。(1)师:许多植物都

9、有自己独特的本领,非常有趣。老师今天请来了四位植物朋友,你知道他们有什么本领吗?(2)幼儿尝试介绍自己认识的植物的特点。例如:含羞草:叶子被人一碰,马上就会收起来。(出示含羞草,请幼儿触摸,感受)仙人掌:在茎中储存水分,在缺水的条件下也能生存下来。(出示仙人掌,请幼儿仔细观察)芦荟:可以吃,还可以美容。捕蝇草:叶子可以合拢,捕捉小虫子非常方便。2.幼儿讲诉自己收集的植物趣闻。(1)师: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植物呢?请你讲给大家听听。(2)引导幼儿大胆地、有条理地讲述,别人发言的时候能认真倾听。3小结。植物是多种多样的,都有自己的本领,人类离不开植物。活动三:秋叶(歌曲)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能较

10、好地唱出附点音符以及秋叶飞舞、飘落等声音表情。2.按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进行歌表演。活动准备:小树叶的头饰活动过程:一、游戏:我是小树叶。根据音乐的上行、下行的不同旋律,将自己想象成小树叶,做出相应的动作(上行:树叶在不断地生长;下行:秋天来到了,树叶在慢慢的飘落,在空中飞舞)。二、学习歌曲秋叶1.说一说秋季树叶的变化,叶子在天空中飞舞的样子。2.听教师范唱歌曲。3.教师和幼儿一同练唱,重点练习附点音符的唱法。4.讨论秋叶跳舞、摇摆、飘落的不同唱法并练习。三、歌表演。1.讨论:按歌词内容、创编悄悄、转、摇等表演动作。2.随乐歌表演。3.边唱边表演。四、音乐游戏“小树叶找朋友”。根据铃鼓的拍击

11、次数,在音乐前奏声中找出相应数量的朋友,进行歌表演。活动四:会跳舞的树叶娃娃(美术)活动目标:1.尝试按树叶不同的形状,大胆想象出树叶娃娃的不同舞姿和表情,并进行绘画。2.感受树叶娃娃的美和创作的乐趣。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师:上次我们一起学了歌曲秋叶,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2.提问:你们唱的真好听!秋风起来了,小树叶离开了自己的妈妈,那你们猜猜它落下来的心情、表情是什么样的?是怎样落下来的?舞姿怎么样?你能学一学吗?二、讲解示范。1.出示范画: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幅跳舞的树叶娃娃,你们猜一猜我是怎么画的呢?2.讲解示范:我是用树叶进行绘画的,画之前想好树叶娃娃落下来的

12、心情、表情、飞舞的动作。然后选一张你喜欢的树叶放你需要画的地方,然后左手压住树叶中间,拿记号笔沿着树叶的轮廓进行绘画,拿走树叶,然后根据刚才的想像进行绘画。3.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三、指导幼儿进行操作。1.提出要求:画之前想好树叶娃娃落下来的心情、表情、飞舞的动作。然后选一张你喜欢的树叶放你需要画的地方,然后左手压住树叶中间,拿记号笔沿着树叶的轮廓进行绘画,拿走树叶,然后根据刚才的想像进行绘画。2.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帮助幼儿困难的幼儿。四、讲评。1.提问:你最喜欢哪个跳舞的树叶娃娃?为什么?你能学一学它的动作吗?2.小结。活动五:数玉米(数学)活动目标:1.感知玉米排列的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

13、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2.探索发现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活动准备:1.完整的玉米棒一根,分成段的玉米棒若干(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为紫玉米和白玉米),托盘2.每组安全钉、小发夹、牙签、小贴纸、笔若干3.记录单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出示玉米棒,幼儿观察玉米粒排列的主要特征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秋天丰收的粮食,看,是什么?2.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玉米粒是怎么排列的呢?3.引导幼儿充分讨论,理解“列”的概念。(1)像玉米粒这样一竖排一竖排的,可以叫做“一列一列”。(2)你们还见过什么也是一列一列的?(3)出示图片进一步理解“列”。二、

14、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黄玉米的列数1.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2.请幼儿尝试着数一数玉米的列数。3.幼儿交流结果,教师小结。其实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玉米棒列数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数出来的列数多一点,有的小朋友数出来的列数少一点呢?这是因为玉米粒是一列一列围成圆形的,比较容易数错。4.提供辅助材料,数花柱发现标记的作用。(1)演示把筒状花柱打开,幼儿数直排花柱理解起点和终点。(2)引导幼儿利用辅助材料数筒状花柱并交流,发现标记的作用。5.幼儿用做标记的方法再次尝试数玉米。三、数玉米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1.每个幼儿分别数一段紫玉米和一段白玉米并记录。2.集体交流并发现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1)说说你数的玉米有几列?(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数字卡)(2)谁数到了不一样列数的玉米?(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数字卡)(3)看看这几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结:真奇怪!今天我们数到的玉米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小朋友吃玉米的时候要仔细数一数,如果有单数列的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哦!活动六:种子粘贴画(美术)活动目标: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