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68321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导读:本文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篇一】观察实录今天的特色活动是核桃大变身,核桃壳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坚果。之前已经让孩子们欣赏了核桃壳的作品,所以他们知道如何对核桃壳进行创意添画。Z拿了两个核桃壳,用超轻黏土粘在了纸上,然后用记号笔在核桃壳身上画了几个圈圈,然后又添加了几根竖线,我走到Z身边,然后他拉住我的手,对我说:“你看我画的小乌龟。”对于Z的创意我首先表扬了他,然后对他说:“核桃壳变身了小乌龟,真有创意,一只乌龟有点孤单,怎么办呢?”于是Z又对我说:“没事的,我再给它做一个小伙伴吧,还可以添画一些小鱼,

2、于是他拿起记号笔又开始画起来了。”分析措施1.Z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的好,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美术水平有一点差,这需要让他多加练习,毕竟熟能生巧。2.在活动中Z也愿意听取我的意见,能够进行添画、绘画、制作,说明他能够将老师的意见接受,是一个很虚心的小朋友。3.Z在绘画的过程中拉住了我的手,说明他急于想把自己的作品让我看到,希望有人能够肯定他,这一点是值得关注的,要多给孩子鼓励各关心。观察记录我走过Z他们一组,然后看到L做的小乌龟很有特色,他用轻黏土做成了乌龟背上的花纹,我表扬了L的创意,Z听到之后看了看我,然后又继续做起了他的乌龟,等我再兜一圈回来的时候发现,Z的

3、小乌龟身上粘满了超轻黏土,一点核桃的影子也看不出来了,他还笑眯眯的对我说:“看,我的小乌龟身上还有粑粑的图案呢。”他这么一说,旁边的小朋友们都笑了。我问Z:“你的小乌龟是拿什么材料做的啊?”Z回答我说:“是核桃壳和彩泥。”“那我怎么看不出你用的材料呢?”“我把它包住了,所以你就看不出了。”“那下次我们少用一点轻黏土,把材料露出来,好吗?”Z点了点头。分析措施1.我表扬了L,Z听到了也想要得到表扬,所以他也用轻黏土装饰自己的乌龟,但他的装饰适得其反,将我们使用的材料完全掩盖起来了。我稍加提醒,告诉他要把材料体现出来,他接受了我的意见。2.Z为自己的作品感到很得意,旁边的小朋友听到他的介绍后也哄然

4、大笑,说明Z是一个很乐观开朗的小朋友,但有时候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老师不能制止,要适当引导。【篇二】记录孩子们来到了玩水区,开始穿上雨衣、雨鞋,我领着孩子们到材料柜前,先让幼儿介绍了各种材料的摆放位置及注意事项,然后请孩子们开始游戏。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着工具,有的在灌水,有的在摆弄玩具,有的在洗材料,玩的不亦乐乎。第一次操作后,我问孩子:“刚才你们在玩水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孩子们都静下来了,穆冉说:“我把木头积木放进水里玩。”“那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发现。”这时汪梓豫说:“老师,我发现了,泡沫在水的上面,不在水的下面,铁丝到水的下面去了。”“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教你们两个好听的字,在水的

5、上面我们说浮,在水的下面我们说沉。”“我知道了,泡沫浮在水的上面,铁丝沉在水的下面。”“现在你们知道了沉和浮,接下来我们再去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浮的。”“好!”孩子们响亮地回答着,进入了第二次操作。孩子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一一进行了试验,这一次孩子都对沉与浮有了一点概念,玩起来比较有序了。这时我有了新的想法,我拿出便签问:如果把便签放在水里会是什么情况了。汪梓豫说:“老师,我猜便签是浮在水上的,你说是不是?”“你说呢,试试就知道了。”于是她拿起一张便签放到了水里,便签稳稳地浮在了水上没有沉下去,“哦,我猜对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便签慢慢沉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6、?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于是我又拿了一张便签放到水里,让幼儿观察它的变化:便签先浮在水面上,慢慢地变湿了,慢慢地沉下去了。原来便签会吸水的,当它吸足了水后,身体变得好重,就沉到水下了。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还有哪些东西也和便签一样,先浮在水上,再慢慢地沉下去呢?”汪梓豫又有了新的思考,于是我让他们回到教室里找找还有哪些材料,去发现更多的秘密。分析评价1孩子们在一起探索没有争抢材料2第一次的操作活动孩子们纯粹是瞎玩,没有动脑筋,但是汪梓豫小朋友能将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说出来,说明他观察得很仔细。3第二次的操作活动,孩子们都有了如何玩的方向,小朋友又想到了先猜猜这东西是浮还是沉,再来验证

7、,当发现便签吸了水后沉了下去,汪梓豫又有了新的思考:“还有哪些东西也和便签一样,先浮在水上,再慢慢地沉下去?”说明汪梓豫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从她今天在活动中的表现看是很出色的。支持策略1操作前要提出规则。第一次的操作活动前老师没有提出要求,让孩子们自己去玩,使大部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什么,因而操作前对孩子提一些简单的要求是很重要的。2提供的材料要丰富。两次操作活动,孩子们已初步知道了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浮的。其实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幼儿已不满足于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了,可以再多提供一些,也可以请小朋友到教室里找找,哪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做沉与浮的实验的。3尝试简单的记录

8、。可以设计一张简单的记录表,准备一些成功与不成功的小图片,让孩子们用贴图片的形式进行记录。【篇三】观察记录:语言活动时,我在给小朋友将故事,只见杨舒涵坐在椅子上,一会儿将鞋子蹭下来,一会儿一会儿用手去勾旁边仁和衣服上的铁环,一会儿又将身子拧到后面。我叫她一声,她立刻坐端正了。没到两分钟,她又去拉倩倩的手,倩倩与她对视了一下,笑了,她终于找到了玩伴,两人开始你撩我一下,我撩你一下的玩耍起来。分析:上述记录只是一次教学活动的片段,椐我一周来的观察,我发现舒涵几乎没有认真听课的时候,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小动作中。不仅如此,还经常影响其他孩子听课。通过与家长交流,我了解到,其父母都是南方某城市的生意人,

9、经常在外奔波,孩子跟其祖母,家中还有一个小弟弟,每天都是与弟弟一起玩耍,而在家里,祖母都是用家乡话与其沟通;其次,她的全家都是外地人,而她从小也在外地长大,说话口音与我们不一样,互相都听不懂,而孩子又不会说普通话,因此,不愿与别人沟通;再次,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措施:语言不通是造成孩子不愿听讲的主要原因,因此帮助孩子学说普通话是当务之急。首先,与家长沟通,在家创设环境,与孩子进行交流时要有意识的说普通话,引导孩子学说普通话。其次,在幼儿园里,老师要有意识的多与其交流,教她说普通话。再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她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最后,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请她坐在教师最能关注到的地方,便于观察、提醒她。另外,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活动方式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