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68264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一步加强楼道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针对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社会生活“四个多样化出现,原有社区党组织设置体系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难以到位的情况,XX县区委组织部积极探索开展楼道党建工作,在选择鼓楼街道进行试点探索的根底上逐步推开,在社区改革中同步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不断夯实社区党的组织根底和执政根底,深化和推进了社区党建工作。 一、加强楼道党小组建设的动因 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和新的社区体制确实立,原有的社区党组织体系(二级设置)和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 1、社区党组织设置体系与社区体制改革后的建设管理任务和增强社区党的执政根底

2、的要求不相适应。社区体制改革后,鼓楼街道原有的13个居委会组建为6个社区,一个社区由原来的400700户合并为2022户左右;平均每个社区有在册党员160多名。按社区党组织体系二级设置(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平均每个党支部有在册党员39名(x年底鼓楼街道设有20个社区党支部)。显然,社区党组织体系的二级设置与社区承担的任务和社区党建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社区党组织对党员面孔不熟,情况不清,组织管理“断线;有的社区党支部成员流动性较大,但支部成员调整受党章规定和届别的限制,常常滞后于工作需要;有的重支部轻小组,或有支部无小组,或有小组无活动,组织覆盖不到位等。 2、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与保持

3、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过去,社区党员队伍中企业离退休党员达90%以上,但党员数量并不多,现在那么离退休党员占65左右,下岗失业党员占20左右,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非公有制经济和社团组织党员等占15左右,社区党员数量也出现了成倍增加的趋势,已到达9000多名。社区党员队伍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没有与时俱进,一般是以社区党总支或党支部为单位组织活动,由于人数多,场地小,活动难以经常化、特色化;有的只是读读报纸文件,看看电教片,活动的针对性、个性化不强,参与率只有40左右。 3、组织上对党员的要求与党员的心理需求和生产生活实际不相适应。日常工作中,有关部门和单位无视党员的思想

4、实际、心理需求和生产生活困难,要求党员参加活动多、捐献多、承担义务多,如一人一岗、慈善一日捐等,而对他们关爱、帮助、效劳不够,致使许多党员产生厌倦情绪,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楼道党小组建设的主要做法 XX县区委组织部从稳固党在社区的执政根底出发,结合社区实际,适时调整组织设置,加强和改进楼道党小组建设,使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深化和加强。 1、设置小组,健全组织体系,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XX县区委组织部根据地域相邻、利于管理、便于活动的原那么,按照社区建总支(党委)、小区建支部、楼道建小组的思路,把党支部划小,以邻近的楼道、墙门里的2023名左右党员为根本单位,编成一个党小组。在试点阶

5、段,鼓楼街道共建立社区党总支(党委)6个、小区党支部27个、楼道党小组84个,形成了社区党总支(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楼道党小组的设立,使社区党建工作力量得到加强。他们结合社区实际,积极开展“家访、“让党员回家、“双向认识等活动,不断加强对党员特别是“断线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广阔党员明确职责,履行义务,享受权利,真正发挥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基层根底作用。如中山社区有2023多名党员由于户籍与居住地别离,较长时间与党支部失去了联系。党小组长们走马上任后,迅速将这局部“断线党员找回了“家。秀水社区的22个党小组注重加强与楼道居民和党员的沟通,逐步实现了“双向认识:党小组与党员认识

6、,党员与居民认识。如今,党小组对党员和楼道的情况如数家珍,党员对居民的期盼和困难一清二楚。 2、因地制宜,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党内组织生活的参与率。针对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活、参与率不高的问题,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活动模式,使活动参与率提高到90%以上。一是保持活动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党小组因党员人数少、居住集中,开展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的党小组先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学习共性局部,后以党小组为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开展特色活动;有的党小组白天组织居家的离退休党员学习,晚上组织流动党员学习;有的党小组组织党员在亭子、公园等公共场所边学边议,有的党小组送党课上门,在年老体弱党员家中或生病党员的床边过组织

7、生活。二是注重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党小组还结合墙门实际和党员特点,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如组织开展客厅里的生活会、公园里的读报小组、车棚里的实话实说、亭子里的党员议民情、楼道里的心得交流角等,大大增强了党内生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三是增强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党小组从居民需求出发,根据党员的职业、特长和爱好,内容求特色,活动求实效,将政治理论水平高、有威望、善理事的党员编为参政议事组,将有一技之长、热心社区效劳的党员编为便民效劳组,将身体强壮、有治安管理经验的党员编为治安防控组,将能说会写、信息灵、渠道广的党员编为信息反响组,将办事公正、具有法律知识的党员编为邻里调解组,受到党员的普遍欢迎。 3、集聚民智

8、,推进民主自治,构建社区民主管理新机制。楼道党小组依靠民智民力,积极探索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结合的实践形式,形成了议事、听证、决策、监督四位一体的社区民主管理新机制。首先是保障民主参与权。在社区换届选举中,党小组组织楼道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总支(党委)委员候选人的推荐和选举,推荐面达80%以上;引导广阔居民参与社区居委会的直选,参与率达90%以上,新中选的社区“两委班子分别向社区全体党员和居民宣誓承诺。党小组每月还通过走访社区居民登记表、社情民意情况登记表、日常接待处理登记表三张表格,把居民的呼声和要求反映给上级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街道社区那么通过党小组及时通报、商议、调整重大事项,形

9、成双向互动的舆情信息沟通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其次是保障民主管理权。围绕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问题,普遍建立起了民主议事、听证制度。有的社区每月确定一个时间和主题,开展民主议事理政活动。文昌社区确定每月的23日为民主议事日,党小组组织党员和居民代表参与到社区建设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中来。有的社区就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举行民主听证会,邀请有关主管部门与社区党员和居民开展对话交流。如有的社区就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由居民和党员代表与物业公司协商对话,有效解决了小区赃乱差、居民交费拖欠等问题。其三是保障民主监督权。党小组根据上级组织的安排,经常组织党员和居民,对区直部门、单位和街道、社区的工作情

10、况依法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对楼道在职党员干部的社会表现进行监督和评议,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和质询。党小组还通过在楼道张贴党员公示牌或向居民发放党员联络卡等方式,亮出党员的身份,接受居民的监督。 4、完善政策,健全鼓励机制,优化党小组的工作环境。XX县区委组织部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措施,来为党小组开展工作营造良好气氛。责任鼓励,让党小组干事有舞台。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结合社区党建工作实际,区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社区党小组长队伍建设的决定、社区党小组长工作手册等,明确党小组的8项工作职责,规定党小组长选任的条件和程序;要求社区党总支(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长例会,每

11、季度对党小组的活动情况检查一次,每年度考核一次;要求社区决策之前访小组、社情民意问小组、重要任务交小组、效劳群众靠小组,确保党小组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议事权,使党小组肩上有责任,干事有舞台。政治鼓励,让党小组干事有动力。采取以会代训、主题活动、典型示范等形式,加强对党小组长的教育培训,引导党小组长“牢记一个宗旨、筑起一道防线、管好一块阵地、发挥一定作用。同时,注意抓典型,树典范,先后表彰22名优秀党小组长和16个先进党小组,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措施鼓励,让党小组长权益有保障。当党小组长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各级组织为其撑腰壮胆;当他们遇到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时,组织上给予照

12、顾和帮助;当他们工作上遇到矛盾和难题时,党组织及时帮助协调解决。XX县区委组织部每年还拨出近40余万元用于楼群党组织的建设及党小组长的通讯费补贴。 5、关注民生,认真履行职能,形成为民效劳大合唱。楼道党小组找准“党政所急、居民所需、小组所能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在效劳社区居民、效劳困难群体、效劳党员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形成以党小组为根底、楼道党员为龙头的为民效劳大合唱。一是围绕效劳社区居民,发挥好组织发动作用。楼道党小组根据党员特长和居民需求,组织党员志愿效劳队、巡逻队、宣传队、调解委员会、大家乐演唱队、廉政文化快车等,开展各种社区效劳活动,融入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之中;注重用高尚道德教育居民,用区规民

13、约引导居民,用党员的模范行动带动居民,把广阔居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上来。在党小组的组织发动下,楼道里扬起了文明新风。目前,全区63个社区共创立了近202300多个“爱心楼、“敬老楼等特色楼道和20230余个文明楼群,涌现出了近万个五好文明家庭。二是围绕效劳弱势群体,发挥好联系协调作用。楼道党小组关注弱势居民的安危冷暖,配合有关部门举办爱心用工座谈会、设立“爱心灯(铃)、“爱心超市、“爱心站、“爱心车队等,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老弱病残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如鼓楼街道的84个党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先后为40多名独居老人安装了爱心灯(铃),设立了6个爱心超市,帮助320

14、23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三是围绕党员的困惑和困难,发挥好帮助引导作用。党小组把效劳和关爱党员作为题中应有之义,广泛开展“五必访(党员有思想疑虑,党小组必访;党员生病住院,党小组必访;党员生活有困难,党小组必访;党员下岗失业,党小组必访;党员家庭有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党小组必访)和“六送(给生病党员送慰问、给困惑党员送鼓励、给年老党员送资料、给求职党员送信息、给下岗党员送岗位、给独居党员送效劳)活动,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党员的生产生活难题,让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启示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XX县区楼道党小组建设,有效延伸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手臂,扩大

15、了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夯实了社区党的执政根底,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创新工作载体和活动方式,真正把党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楼道,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底。XX县区针对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到位的问题,创新工作载体,适时把党支部划小,设置楼道党小组,形成社区有党总支(党委)、小区有党支部、楼道有党小组的三级组织网络。发挥党小组小型、灵活、方便的优势,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开展“家访、“让党员回家等活动,使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夯实了党在社区的执政根底。由此可见,针对新形势下社区党员人数多、来源广、分布散、集中

16、难等特点,社区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认真解决好“三个偏重、三个无视的问题,即偏重党支部的设置和建设,无视社区党组织体系的深化和延伸;偏重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和功能,无视党小组的建立和完善;偏重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活动,无视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健全和完善社区建总支(党委)、小区建支部、楼道建小组的社区党组织体系,有效解决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载体问题;同时,创新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实践形式,真正实现对党员多层次、动态化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深化和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2、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关爱党员、效劳党员、凝聚党员为工作理念,贴近党员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和生产生活困难,把对党员的教育与关爱、管理与效劳、要求与尊重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广阔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党的组织根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