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67834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通过实习我的收获如下1、巩固和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2、培养了我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际编译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应用软件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4、通过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念、经济观念和全局观念。从刚开始得觉得很难,到最后把这个做出来,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以前总以为自己对编程的地方还不行,现在,才发现只要认真做,没有什么不可能。编程时要认真仔细,出现错误要及时找出并改正,(其中对英语的要求也体现出来了,因为

2、它说明错误的时候都是英语)遇到问题要去查相关的资料。反复的调试程序,最好是多找几个同学来对你的程序进行调试并听其对你的程序的建议,在他们不知道程序怎么写的时候完全以一个用户的身份来用对你的用户界面做一些建议,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把各个注意的问题要想到;同时要形成自己的编写程序与调试程序的风格,从每个细节出发,不放过每个知识点,注意与理论的联系和理论与实践的差别。另外,要注意符号的使用,注意对字符处理,特别是对指针的使用很容易出错且调试过程是不会报错的,那么我们要始终注意指针的初始化不管它怎么用以免不必要麻烦。通过近两周的学习与实践,体验了一下离开课堂的学习,也可以理解为一次实践与理论的很好

3、的连接。特别是本组所做的题目都是课堂上所讲的例子,在实行之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容易事让人有一种纸上谈兵的体会,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训过程中让我们对懂得的知识做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让我们的理解与记忆更深刻,对不懂的知识与不清楚的东西也做了一定的了解,也形成了一定的个人做事风格。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一个程序的数据结构有更全面更进一步的认识,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方式,不一定要用栈,二叉树等高级类型,有时用基本的一维数组,只要运用得当,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甚至更佳,就如这次的课程设计,通过用for的多重循环,舍弃多余的循环,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在编写这个程序的过程中,

4、我复习了之前学的基本语法,哈弗曼树最小路径的求取,哈弗曼编码及译码的应用范围,程序结构算法等一系列的问题它使我对数据结构改变了看法。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模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也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篇二:数据结构试验心得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朱文 学号:2011220137)通讯录管理系统是基于双向循环链表设计而成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程序进行模块化,建立添加、显示、查找和删除功能的函数,各函数中运用双向循环链表存储数据。为存储通讯录信息,需定义一个结构

5、体类型,成员包括姓名、街道、城市、邮编、国家等,并建立双向循环链表,定义该结构体类型的指针,用于指向各结点。分别建立具有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的子函数,完成相应功能,对程序实现模块化。这其中要用到对链表的删除、插入等知识。为实现存储功能,需用到文件的相关函数开发一个通讯录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可以方便、快捷、灵活的管理个人的朋友及相关人员的通讯信息,了解友人相关信息,帮助与友人保持联络。所以设计一个通讯录管理系统管理各人的通讯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通过用循环双向链表设计通讯录管理系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循环双向链表,更好的学好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分工合作的方式,首先定

6、义了函数的结构体部分,剩下的根据函数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工合作,我实现的是通讯录中删除功能的子函数,删除信息(void delete(dnode *head))的功能是按照用户输入的姓名首先进行按姓名查询功能,查找成功,则执行删除信息的功能,查询不成功,则提示错误信息。定义结点p,输入要删除的信息的姓名,按姓名查找结点,如果找到匹配的结点p,就进行相关的删除操作,否则就是没找到要删除的数据,最后返回到主函数。这次实验中我深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例如:我所编写的按名删除功能的实现中,应用了章林霞同学所编写写的按名搜索查询功能的那部分函数,在这次实验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

7、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以实践证实理论,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是我们快速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对c语言以及数据结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增强了程序的编写能力,巩固了专业知识,对程序的模块化观念也又模糊逐渐变的清晰了。在程序的运行与调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通过反复地复习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不停地修改与调试,我们终于完成了这段程序。在调试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数据结构的灵活性与严谨性,同一个功能可以由不同的语句来实现,但编写程序时要特别注意细节方面的问题,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能导致整个程序不能运行。我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薄弱之处,

8、如对链表相关知识的欠缺,文件运用的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集中精力、端正态度,争取把知识学得更扎实、更全面。经过这次的实验,我们整体对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少的提高,希望以后学校和系里能够开设更多类似的实验,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好的锻炼。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讨论交流很重要,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讨论,加强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对数据结构中双向链表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篇三:数据结构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做了一个星期的程序设计终于做完了,在这次程序设计课中,真是让我获益匪浅。 对大一学习的c语言和这学期开的数据结构,并没有掌握,很多知识都不太懂,突然让自己独立完成一个程序让

9、我手忙脚乱,起码在我认为那真的特别难,看了老师给的题目以及上网查找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简单的编了几行就告一段落了,第一天等于只完成了老师要求写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后来查找了关于哈希表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如何创建哈希表,如何合适的构建哈希函数,(选取合适的表长,合适的余数,使得查找时间以及平均查找长度最短)以及什么是除留余数法,和怎样用除留余数法创建哈希表,看懂了之后,我又看了处理冲突的方法,有三种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法,二次探测再散列法,伪随机数序列法三种,而我所要做的是第一种线性探测再散列的方法,相较后两种要简单很多,在遇到冲突的时候地址加一,知道冲突解决。在了解这些概念以后,我就开始着手编程序了

10、,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请教我们班擅长的同学,慢慢把不能不会不理解的地方给弄明白了,在经过很多次调试以后,一些基本功能已经可以实现了,为了使平均查找长度越小越好,我不断尝试新的表长以及除数,在没有出现错误的基础上,将功能实现,最后,终于在周四的时候将所有的程序调试完全。这次的综合性实验使我了解到,平时对知识的积累相当重要,同时也要注重课上老师的讲解,老师在课上的延伸是课本上所没有的,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对程序的编写有很大的作用,同时,编程也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细细推敲。越着急可能就越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多多请教,知识是在实践与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积累的,所以问是至关重要的,只要肯下功

11、夫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完成的。篇四: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20112012第一学期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班级:信管一班学号:201051018 姓名:史孟晨实验报告题目及要求一、实验题目设某班级有m(6)名学生,本学期共开设n(3)门课程, 要求实现并修改如下程 序(算法)。1. 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和 n 门课程的成绩(输入提示和输出显示使用汉字系统),输出实验结果 。(15分)2. 计算每个学生本学期 n 门课程的总分,输出总分和n门课程成绩排在前 3 名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3. 按学生总分和 n 门课程成绩关键字升序排列名次,总分相同者同名次。二、实验要求1修改算法。将奇偶排序算法升序改为

12、降序。(15分)2用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分别替换奇偶排序算法,并将升序算法修改为降序算法;。(45分)3编译、链接以上算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25)。4. 修改后算法的所有语句必须加下划线,没做修改语句保持按原样不动。 5用a4纸打印输出实验报告。三、实验报告说明实验数据可自定义,每种排序算法数据要求均不重复。 (1) 实验题目:n门课程学生成绩名次排序算法实现;(2)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实验方法和验证算法的准确性; (3) 实验要求:对算法进行上机编译、链接、运行; (4) 实验环境(windows xp-sp3,visual c+); (5) 实验算法(给出四

13、种排序算法修改后的全部清单); (6) 实验结果(四种排序算法模拟运行后的实验结果); (7) 实验体会(文字说明本实验成功或不足之处)。三、实验源程序(算法)score.c#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 6 #define n 3 struct student char name10; int number;int scoren+1; /*scoren为总分,score0-score2为学科成绩*/ stum;void changesort(struct student a,int n,int j) int flag=1,i; str

14、uct student temp; while(flag) flag=0;for(i=1;i<n-1;i+=2) /*对所有奇数项进行一遍比较*/ if (ai.scorej>ai+1.scorej)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for(i=0;i<n-1;i+=2) /*对所有偶数项进行一遍比较*/if (ai.scorej>ai+1.scorej)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void print_score(struct student a,int n,int j) int

15、 i,k;printf(“ 奇偶交换 成绩 %d 排序表,j+1); printf(n);printf( 名 次 学 号 姓 名 分 数n); k=1;for(i=0;k<n&&i<n;i+) if(i>0&&ai.scorej!=ai-1.scorej) k+;printf( %4d ,k); printf(%4d,ai.number); printf( %s,ai.name); printf( %6d,ai.scorej); printf(n); main() int i,j,k;for (i=0;i<m;i+) /*输入每个学生信息*/ print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