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智慧型教育的途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徜徉在智慧型教育的途中.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徜徉在智慧型教育的途中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杂感曲阜市陵城镇杏坛小学 甄冬梅假期中偶得一本书,本是打算随意翻翻,但是当读完自序的时候,我就已经不舍得再丢下这本书了。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作者是王晓春老师。读这本书有两个方面的收获,一个在学生管理方面,一个是在师德成长方面。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指明了我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困境,让我有了一种趋向更智慧的管理追求。自序开篇明义,“教育有三种类型:权力型教师,道德型教师,智慧型教师。权力型教师依赖权力,道德型教师诉诸师德,智慧型教师寄希望于科学。”直接道出了现下的教育事实形态,这还不够,作者还将这三种形态的教育做出了比较,而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追求一
2、种智慧型的教育。教育智慧是近年来教育学者研究比较多的一个话题,而且还指出,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而这种教育智慧实际上就是使用一种恰当的合理的科学的方式处理教育问题的东西,君不见魏书生的民主管理,君不见李吉林的情感教学,盖是教育智慧的星光闪烁,他们的教育也都是地地道道的智慧型教育。而王晓春老师笔下的研究对象就是智慧型教育关照下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让诸多教师头疼的群体。但是,我们所看到的问题学生真是“问题学生”吗?我们没看到的学生中就没有“问题学生”了吗?王晓春老师告诉我们了一个否定的答案。有很多貌似听话的好孩子,却有着一个让人后怕汗颜的内心,这样的孩子就是书中
3、的研究对象。而他所采取的办法只有一样,那就“先诊后疗”,细细地诊断问题学生的根,然后对症下药的治疗。一种严格的态度,带着古老的中国传统气息对待这些让很多很多教师头痛的群体,这种对待是一种很成功的对待。当我们面对问题学生的时候,有可能以惩罚代替教育,也有可能以压制代替教育,甚至有可能因为孩子的顶撞而不管不问,当然也有纵容包庇的。且不管这些方式正确与否,这里面本来就少了一个程序,我们没有思考孩子为什么出现问题,而是直接去寻求解决之道,去解答“怎么办”。盲目归因的后果就是越来越糟糕,但正是这种使得结果越来越糟的盲目归因却被教师乐此不疲地使用着。我就有这么一次。记得那次,我在上课前走向教室的时候,从外
4、面就听到了一个刺耳的吼声,我急忙跑进教室。一个女孩趴在课桌上哭着,而他的同桌是一项非常调皮的小男孩,典型的纪律型问题学生。周围的学生都说是那个男孩把小女孩惹哭了,我立即让男孩向女孩道歉,而那个男孩却坚决不道歉,并坚持说不是自己的错。顿时,我火冒三丈,立即对这个小男孩进行了说理教育,结果浪费了半节课,小女孩倒没什么了,男孩在后来的半节课中却什么都没听。课下我才知道真相,男孩虽有错,但大部分的错却不在他身上。错误的批评伤了孩子的心,而我也愧疚不已,虽然我向男孩郑重道歉了,但是伤了他的心已然成了事实。现在想想,如果在当时能够稳住事态,就不至于会浪费半节课,如果不急于做是非判断和盲目归因,就不至于伤害
5、孩子的心。悔之晚矣!王老师系统地厘清了问题诊疗的正确思路,共有十一条之多,沿着一个时间的顺序把脉问题学生为什么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不能怎么做,而且还要为孩子的问题提前找理由,并且不断的怀疑推敲自己的假设,最后才因人而异地诊疗。他没有堆砌例子,而是信手拈来的把例子恰到好处的用到了对问题学生研究的专题中。不注意听讲的怎么办,顶撞老师的怎么办,迷恋网络的又怎么办,细细品味,不觉得干涩。试着用王晓春老师的诊疗方法去把脉过去的事情,我发现我错了。虽然我错了,但是我也很幸运,因为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盏指明灯。问题学生天生并不就是一个问题的生产者,而是在我们不断地不信任、不断的盲目的助推下成为了一个问题学生。
6、教育是面向一切学生的行为,问题学生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他们并非顽固不化,只要得法,只要适宜,只要科学,只要我们摘下有色眼镜,他们仍然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毕竟他们本来就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借用教育在线网友的一句话没,“我不能说谁的理论和方法更好,但我可以说王老师的理论和办法对我最好用,最合适。”因为这些好用、合适的方法,我想,我离“智慧型教师”的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些方法是王晓春老师徜徉在智慧型教育的路上的积累和果实,我想这些方法,也会让我在智慧型教育的道路上恣意徜徉。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指明了在师德专业修养方面的方向,让我有了一种趋向更理性的师德追求。智慧型教育视域中的师德是需要不断提升的
7、。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把师德建设摆在了教师专业化的前列,这也是一线教师追求专业化成长应该思考的首推要务。如何让自己锻造出师德高尚的教师专业品格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给了我很深的启发,让我理清了师德专业追求应该从学习和内化两个关键词入手。学习当下,学习已经成为每位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必选动作。作为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师德同样离不开学习。教师要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学习什么?另一个是怎样学习?学习什么?这本书没有直接说明学谁,但是其字里行间,无不展现出了一位位师德高尚的名师的智慧。之所以能够无私的平等的对
8、待所谓的“问题学生”,都是由于他们以个人的人格修养为底蕴保证,才有了诊疗的成功。这也间接告诉我们,师德高尚的教师们首先是我们师德专业追求的学习榜样。他们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朴实无华的成长历程都值得我们学习。此时我想到了201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她是值得我们师法的师德高尚楷模。这位82高龄的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始终秉承心中的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很多人觉得这很容易,其实又有多少人终其一生矢志不移呢?于老师做了一辈子教师,但她总是说“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这就是大家的师德,其德无形。怎样学?我们读书、听报告、看报纸、欣赏节目的时候,
9、都是我们学习德行的时候,用好每一个机会,把握住老祖宗的“慎独”思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能够审视自己的得失,反省自己的错误,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还能不是一个道德高尚之人吗?反思个人以前和现在的成长,对比个人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无形中,我们就进步了。内化心理学理论对内化是这样解释的,它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内化的过程就是改造自我的过程。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乃是一
10、种双重的和三重的神圣责任。他的自我教育实际上也是内化的过程。就教师来说,教师的内化过程应该更多的是体现到“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去,即学习了他人的师德反思了个人的不足,就要及时去进步去弥补。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不仅在学知识,在道德的锻造中也要知不足、知困,更要自反、自强。这些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需要每位教师警醒的是,很多人反思后,并未纳入到个人改变的轨道,依旧故我,如此下去,看了很多,想了很多,思了很多,就是做的不多。何谈教师专业化成长呢?当我把问题诊疗手册中的问题、方法、思路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的时候,一切都显得得心应手。学习不难,思考也不难,难就难在内化的过程上。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够做到了自觉行动,教师专业化成长自觉性也就不是空谈了,而智慧型教育的性格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其作用必将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我是幸运的,我现在正在内化问题诊疗手册中的智慧型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