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671489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xx县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0。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充分体现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县作为全国闻名的农业产业化大县,如何实现农民增收,近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203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38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10.1。分析起来,农民增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

2、点: 1、农民增收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去年,在种植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实用栽培技术,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全县种植优质专用小麦3万亩,亩均粮食收入950元,比上年增长22.5%;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达37万亩,全县增收近亿元;新建标准化饲养场400栋,养殖户年均收入超过2万元。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提高了3个百分点。 、农业支柱产业拉动能力增强 畜牧业,去年全县新建各类标准化饲养场400栋,出栏肉鸡7800万只,生猪35万头,特种动物156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698万吨,畜牧业产值3亿元.肉鸡只鸡纯收入达.元,生猪每头纯收入达200元,加上特种动物,仅畜

3、牧养殖一项,全县农民增收4亿元。林业,去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万亩,是上年的1.倍,其中,速生林5万亩,农民从林业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达550元,同比增长.黄烟生产,去年全县实栽烤烟85万亩,农民共出售烟叶18万担,烟农户均收入4000余元。 3、非农产业增长速度加快 203年,全县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为124元,同比增长82%,非农产业收入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外出打工收入增加,去年全县农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达13万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2,比2002年提高。6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农民收入达4亿元,平均工资同比提高6.6%。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家庭

4、二、三产业收入增加,去年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亿元,与202年相比,增长13。3%。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全县农民人均从家庭经营 二、三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达353元,同比增长4.4%。 4、农产品价格拉动和减负政策落实,促进了农民增收 去年由于受国内粮食减产及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小麦最高价格每公斤1。4元,同比增长55;玉米价格每公斤1。25元,增长47;棉花价格每公斤95元,增长50%;猪肉价格每公斤5元,增长40。农产品价格的回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农民人均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达75元,增长5.%。通过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县农民减负率

5、达2.5%,人均税负比税改前减少45元;同时,通过治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仅报刊费一项,农民人均减负 11元。另外,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了清欠农民工工资力度.以上因素,都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002年,我县第一产业占gd的比重为189%,不仅与发达国家的8%相比偏高,而且高于全国的16和全省的3.2%,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仅为27。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其次,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生产存在“三多三少”,即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一般 性产品多,专用

6、产品少。所以农产品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难以获得最佳效益。再是,生产布局不合理。农民人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与水资源等)占有量降低,资源配臵不合理,农业生产还基本上处于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的小生产经营格局,使许多市场潜力较大、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如烤烟、肉鸡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发展迟缓. 2、农村整体科技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农民还停留在传统的种养模式上,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工作人员作用发挥不够好。全县2处乡镇(街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大都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少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匮乏,正常工作不能开展;农

7、民自身素质不高。全县在家务农的农民大都在岁以上,约30%4%是文盲、半文盲,文化水平、科技知识水平都比较低,这些人思想保守,固守传统的种养观念,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风险意识淡薄.对结构调整、发展二三产业等新生事物不认识,不接受,不能快速及时地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普遍感到致富无门路,或者人云亦云,盲目生产,增收步伐缓慢。 3、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本身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而且也是行业协会和大公司组织以及营销手段和管理素质的竞争。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与国外的大农场、大型农业公司及其形成的管理规范、协调有方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相比,信息不灵,实力较弱,劣势

8、显而易见.同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标准化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根据枳沟镇调查,全镇大约0的农户常年有1名剩余劳动力,许多人怕出门找不到工作,宁愿呆在家里。许多外出打工者由于自身技能素质较低,就业门路少,只能干些体力强,劳动强度大,报酬少的工作。同时,由于大面上外出打工仍处在自发无序状态,工资等权益难以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的积极性. 三、几点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要站在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研究和解决新阶段农村遇到的新问题,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服务县民的理念服务农民,用建设城镇的理念建设

9、农村,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努力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经济全面繁荣。 之一,对农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全方位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以前我们搞结构调整,更多地是在种养业内部做文章,对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的多,做的少,缺少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收入多少受市场影响较大,人为因素多.今后,要在继续抓好种养业调整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务工经商、发展 二、三产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要坚持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以农民增收确定调整定位。农民是否增收,是衡量结构调整是否有生命力的根本标准,必须使农民在调整中实实在在地增加收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10、从而激发农民参与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要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拓展增收渠道。200年郭家屯镇农民经济总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达到4.1亿元,占总收入的近6,相州镇贩运业一项全镇就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枳沟镇 二、三产业总收入达5。8亿元,程戈庄镇17个村与外贸公司合建肉鸡饲养场,每年增加集体积累50万元。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在这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信息扶持力度,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三要切实搞好服务。农民普遍科技素质不高,*种地为生,却不善于钻研如何做活种植文章,种什么、怎么种,多数还是传统方式,凭经验做事,凭想当

11、然搞管理,“精品农业”、“名牌战略”难以实施。要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培养农民的科技素质、市场意识、效益观念,为结构调整打牢群众基础。 二,以标准化促规模化,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理念不断更新的形势下,可以说,没有标准化,产品就没有市场,生产就没有效益。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屡遭封关的事实已充分说明了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我县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县,标准化生产对于农民增收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把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实现与市场对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就目前来看,农产质量安全问题大都发生在基地生产这一环节,要把基地生产的标准化作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

12、根本性措施突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行规模化经营,这是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推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要积极探索土流转的有效途径,促使有限的土地适当集中,优化资源配臵,实现土地资源效益和农民劳动效益的最大化。枳沟镇通过成立土地信托中心,将长期从事 二、三产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中心,中心再将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种地大户,既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种养大户获取了规模效益;又实现了土地资源效益,使流转土地的农民获取了租赁等费用;同时,还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民务工等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这种形式已经得到了(上级市)县领导的认可,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目前,中心共有00多

13、亩土地在有条不紊地流转着。其次,要创新生产的规模化形式。一是企业建立自属基地.把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延伸到农村,引导企业通过租赁土地、土地入股等形式,建设自属基地,雇佣农民打工,实现企业技术、资金优势与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源的有机结合。外贸公司通过租赁农民土地的方式,已建起标准自属养鸡场60多栋,饲养规模00多万只,产品全部出口。我县程戈庄镇依托人少地多、资源丰富的优势,先后有17个村与外贸公司共建标准化饲养场1处,不仅吸纳了3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而且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积累50多万元.烟草公司租赁农民土200多亩,建起5处烟叶农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还鼓励扶持系统内职工到农村发展100亩规

14、模以上的烟叶农场,为提高烟叶质量和出口外销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培育发展大户.促使土地向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能人手里集中,依规模优势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去年,烟草公司共扶持大户55个,最大的户种植10亩,纯收入达1万元。所以,要把以培植种养大户和农场为主的规模化生产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努力营造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系列化服务、合同化产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之三,强化龙头带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单纯依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有限,必须依托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龙头企业内连千家

15、万户,外联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双重功能,要积极引导、扶持,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龙头”。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既有数量不足的问题,也有质量不高的问题。下步,一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我县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兴办一批新的农业龙头项目。在注重外贸、得利斯等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小项目的培育,以形成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的良好局面。当前要重点抓好瓦店500万元肉类加工厂等项目的调度,力争早日投产、早见效益。二是对有品牌,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中小龙头企业,如中康、绿园、和生、万年、贸发等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扩大规模、改善管理,更好地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要把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延伸、运用于龙头企业,鼓励其加快发展,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三是创新龙头带动的新形式,在继续坚持“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四是积极深化龙头企业改革,对己改制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完善;对未改制的个别龙头企业,组织专门力量,抓紧运作,坚决改制.通过加快改制步伐,增强内部活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三、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的农产品主要*农民家庭生产,由于人多地少,农户的生产规模一般很小,且很分散,形不成大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