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670048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3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3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3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3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各级财政相继开展了公共财政理论指导下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等多项改革。这些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指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最近,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方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方法,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标准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笔者试结合财政工作实践就贯彻落实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行政事业资产的监管主体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本质上属于公共资产,其资金来源大都来自政府财政公共支出,具有资产配置领域的

2、非生产性、使用目的的非生产性、资产使用的无偿性等特点,它不同于企业资产,没有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条,其日常运转和价值补偿也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兴旺市场经济国家都是由政府财政部门主管政府公共资产。在我国参加wto,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改革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上,由财政部门主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大势所趋。 1998年以后,我国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相继撤消,但制度上未作相应调整,由此引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分工不清、体制不顺的问题,这是行政单位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重要原因。财 政部新的管理方法已经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是负责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

3、行综合管理。财政部门要肩负起这一重任,抓紧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整合现有的分散在财政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能,同时研究、制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及特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切实履行起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各项职责。 二、找准资产管理的突破口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长远目标是要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全力打造产权明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标准、监管公正、评价科学的管理新模式,确保资产的完整与平安,实现资产的保值和有效利用。当前,要抓住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这一突破口,全面标准各个环节的管理。难点是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问题。 在“非转经问题上,首先应明确各级政府是“非转经资

4、产的所有者,享有这局部资产的终极处置权和收益权。“非转经收益应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次,要严格行政事业“非转经的申报审批管理,对于国家财政拨给的行政事业费、上级专项补助以及其他用于维持事业正常开展、保证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资产不能转让。行政单位利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要一律停止,已经举办的要限期脱沟。 三、认真研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问题 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中,资产配置要表达科学、公平的原那么。为此,要研究各类资产的配置标准、定额问题,逐步使资产管理与实 物费用定额和预算定员定额管理相衔接,并在编制单位部门预算时予以统筹考虑。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

5、产配置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行政事业单位拟购置资产,必须由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后,提出品目、数量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各单位才可以将资产购置工程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在配置行政事业资产的过程中,预算单位主要是审核资金的可行性,财政部门主要是根据单位资产存量和履行职能的需要,审核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预算的编制过程。这样做,既有利于科学配置行政事业资产,保证政府公共资产占用的公平,又有利于减少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四、探索建立行政事业资产调剂机制 对于各行政事业性单位与组织需要

6、新购与新建的资产,应尽可能从现有资产中调剂;把行政事业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调剂到需要的单位,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苦乐不均、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必要时可将行政管理与市场化经营进行有机结合,采取鼓励与约束并重的措施,鼓励资产占用单位通过资产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及时将闲置资产转化成有效资源。 五、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在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家底的根底上,借助“金财工程的网络平台,开发建立全国行政事业资产管 理信息系统,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据库、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

7、段,建立起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以全面、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开展对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是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根底性工作。在评价的方法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和比率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以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为原那么,同时考虑系统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等因素。在评价组织上,由财政部门统

8、一组织管理,财政、主管部门、单位分级实施。在组织实施上,可以与各级财政部门正在开展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安排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参考依据。 第二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固定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由于普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迫在眉睫。本文从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提出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人员素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9、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都是由财政拨款,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壮大,固定资产的比重也进一步提高,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创立节约型政府和效能型机关建设,提供效劳的不断多元化,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国家资产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平安和完整性尤显重要。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思想上不够重视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不强,传统的思想重视资金的管理,无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资产的购置,无视资产的跟踪管理。导致重复采购、随意采购、流失、闲置、账实不符等问题普遍存在。如,资产购置中,领导拍拍脑门做决定,

10、不作可行研究,不讲本钱,不计损失,不考虑长期适用性,造成使用率低下。由于缺乏对后期固定资产管护的重视,有的资产登记信息不完整,交接手续不完善,经过几任人员调动以后,都不清楚账上所记载的到底是哪项资产,放在什么位置,还在不在,存在账实不符,既便发现账实不符,也是账管账,资产管资产,不作处理,不调整,不追究,以致家底一直不清楚。 2.资产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 单位领导人不重视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专门配备资产管理人员,财务部门只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由于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资产放置地点变动性大,很难将账与实物一一核对,这必然加大监管的难度。 有些单位配备了专职人员,大多也是兼职的,由于人员选择的随

11、意性和流动性大,往往这批人管理经验缺乏,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经验,对固定资产的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资产信息不清楚,管理混乱。没有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会使得管理人员不重视,没有较强的管理意识,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缺乏前瞻性,未能为固定资产购置方案做出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无视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带来固定资度损耗过度或提前报废等浪费问题。 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单位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资产管理中无章可循。不能对单位固定资产损毁、遗失、调拨、担保等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既便有些单位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对管理人员配备要

12、求不严,人员不到位,没有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职责,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责任追究不清晰;资产管理人员没有按制度执行,或者素质不高未执行,那制度也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就不能真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 4.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账实相符是固定资产最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单位固资产管理情况的重要考核标准。固定资产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不科学等原因,许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都存都存在着账账不相符、账实不符等问题。如,资产购置时,资产管理员没及时录入资产信息,导致与财务账面不符;有些单位的账目交接不彻底,不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无卡片或明细账,存在账账不符的问题;有些固定

13、资产分类管理方式不合理,许多耐用品没有列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进行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有些单位管理人员没有对固定资产放置地点、报废等变化及时更新资产信息,导致账实不符;有些单位没有将固定资。a出租、担保、借出等计入财务管理中,对接受捐赠的、单位私自购置的固定资产单独记账,很容易产生账实不符、贪污腐败等问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措施 1.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和人员素质 首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单位领导人组织召开固定资产管理发动大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每个干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使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用好管好固定资产。建立较强的责任感,防止随意调

14、用、资产去向不清等问题,使资产管理从购置、使用、报废、回收等顺序井然有序。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事前讨论、事中监督、事后总结,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全程跟踪分析。对固定资产的经济性和使用性进行可行分析,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树立节约的意识,防止盲目投资。采购固定资产时不能少于二名采购小组人员,让资产直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防止浪费,同时也防止一些腐败问题的滋生。其次,加强人员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熟悉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准确科学记录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熟悉固定资产管理操作流程,熟练掌握资

15、产管理软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使固定资产作标准化、科学化、专业化。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使固定资产管理整个过程有章可循。具体包括: (1)完善固定资产采购、使用、保管、验收制度,确保每个环节有具体的操作流程,使操作可行,防止漏洞。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使用等相关信息由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员统一输入系统,每个使用部门根据资产管理员所提供的资产核对相应资产,张贴在办公室内,对所核对的固定资产完整性和平安性负责。(2)建立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由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对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盘点,填写固定资产盘存表,与账面核对,如果发现账实不符,要寻找原因,分清责任,根据最终讨论结果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资产清查后账实相符。盘存在固定资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账实核对,能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漏洞,做出分析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供可靠依据。(3)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成立审计小组,定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及出做出审计报告,对于审计出的一些违规现像和问题,进行公示,促进整改,视情节轻重,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戒。(4)健全离任移交手续,在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