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670042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支教教案汇编七篇支教教案篇1支教数学教案总案一、教学对象:四年级、五年级学生。二、教学目的:通过适合四五年级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调动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大家学好数学的适合自己的方法,甚至达到学会自主学习数学的目的,并同时学会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或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妙用。三、教学内容:由于本次教学对象分四年级和五年级,因此教学总案将设置分别适合四五年级学生学习内容的学习能力的内容(以人教版为参考教学)。四、教学方式与思路:本次教学将设置15课时,每节课开始首先简略的为大家讲述一个数学家的小故事,并要求同学们下一节课起来复述一遍这个小故事,用以激励和提升小学生

2、学习数学的意志与兴趣其次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将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内容作详细讲解(之前已收上来批分好并打分);结合现实生活的运用开始正式的教学内容,其中将穿插一些趣味数学题和趣味数学小游戏,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将使用计算机辅助,例如:图形展示、趣味图形题等;最后两节课将做一次数学小测试,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并将考题讲解完毕后再最后结课。五、分课时教学教案:1、四年级:(1)第一、二、三课时:主要内容: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运用数学家故事:陈景润(2)第四、五、六课时:主要内容:三角形基础及其应用数学家故事:阿基米德(3)第七、八、九课时:主要内容:统计数学家故事:高斯(4)第十、十一、十二课时:

3、主要内容:长方体、正方体基础知识、体积与表面积及其应用(引入基本计量单位学习。如:体积、容积的立方米、立方厘米;面积的平方米、平方厘米;并教授一定换算知识)数学家故事:费马(5)第十三课时:主要内容:课程总复习(6)第十四课时:主要内容:数学结课测试(7)第十五课时:主要内容:测试试卷讲解及学习总结2、五年级:(1)第一、二、三课时:主要内容:整数、小数乘法、除法运算及运用(引入“四舍五入”内容)数学家故事:祖冲之(2)第四、五、六课时:主要内容:各种基本图形基础知识、面积计算及其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数学家故事:阿基米德(3)第七、八、九课时:主要内容:列式求解文字题数学家故事:陈

4、景润(4)第十、十一、十二课时:主要内容:几种基本形式应用题求解数学家故事:费马(5)第十三课时:主要内容:课程总复习(6)第十四课时:主要内容:数学结课测试(7)第十五课时:主要内容:测试试卷讲解及学习总结最后学生成绩将由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占60%)加上结课测试成绩(占40%)组成,并根据以上内容撰写学生评语与结课总结。支教教案篇2二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明确题目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能够观察图形间的不同,正确运算数学上的减法。提高学生动脑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主题:

5、减法运算三、教学内容:(一)故事情景导入(此处需要准备图片)(5min)例子1:这里有6根胡萝卜(贴图),一只小白兔(贴图),小白兔吃掉了2根胡萝卜(拿走两张胡萝卜图片),问:这里还剩几根胡萝卜?写出表达式6-2=4例子2:这里有4根或萝卜和6个土豆(贴图),问:土豆比胡萝卜多几个(贴图时注意上下对,便于观察)。写出表达式6-2=4(二)在黑板上贴出图片,一行胡萝卜,一行土豆,请学生上来拿掉多余的胡萝卜或者土豆。(10min)若答对:给予肯定鼓励,奖励小奖品(五角星,贴画,手办等)若答错:及时纠正错误,给予相同的奖励。以此类推,激发学生积极性,根据课堂时间出题。(三)在黑板上画出不同数量的和。

6、,让同学分辨哪个图形多,多几个?此阶段采用提问的.形式,主要面对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或者不遵守纪律者,参与者发放相同的奖励措施。(四)增加数量,贴出黑兔和白兔让学生与同桌讨论结果。例:12只白兔,7只黑兔,之后抢答,给予奖励。让学生自主写出表达式12-7=5.(五)总结并下发习题6道练习题,做不完者课下做,下节课上交。四、注意事项:强调课前纪律,保持课程有序进行。注意每一环节的时间控制,语速适中,不可急于求成。课程中出现不守纪律学生,轻度进行口头教育或进行提问,严重者勒令停止。奖励措施奖励适度,不可重复奖励。支教教案篇3购物中的学问活动目标:使学生在购物中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进一步体验所学知识与

7、生活的关系。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星期天三班学生去爬山,途中有4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还有其他同学也买了汽水),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4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二、主动探究,小组交流请你们想尽一切办法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喝到汽水,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和听课老师一起研究完成。(下面开始研究)汇报:(请一生)你是愿意上来写呢?还是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但有一个原则要让其他同学和听课老师明白你的思路。第一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是5瓶吗?你们同意吗?还有没有更多的?当第一次换后,喝光以后还有几个空瓶?(2个)这2

8、个空瓶有没有办法再换?第二次换:(2个空瓶+借来1个空瓶):3=1瓶汽水然后再还给别人1个空瓶。4+1+1=6(瓶)2 .如果途中有10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10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第一次换:10个空瓶:3=3瓶汽水1个空瓶第二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第三次换:(2个空瓶+借来的1个空瓶)+3=1(瓶汽水)10+3+1+1=15(瓶)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是否正确,我们来验证一下。今天来了多少位同学?(30位)3 .如果30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4.如果5位同学每人买一

9、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7位同学每人买1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四、小结活动后记:本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转载于:X12cm (学具袋中)、直尺、三角板、剪刀。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五个小秘密,想不想知道呢?首先来看第一个小秘密,猜一猜这节课谁将和我们共同学习,它们是谁呢?(课件依次展示由七巧板拼出的各种动物图案)(让学生猜一猜,它们是谁?)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图案都是由什么拼成的呢?(学生:七巧板)让我们仔细的来看一看(课件演示:揭示课题:七巧板。让学生感受七巧板的魅力。)师:对,刚才

10、这些小动物都是由这样一副七巧板拼成的。师:这就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的第一个小秘密。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1.了解七巧板:师提问: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生:有七块)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它能拼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3 .介绍七巧板的来历:3.认识七巧板:你能叫出七巧板中每个图形的名字吗?1号是(),2号是(),3号(),4号(),5号(),6号(),7号是()。(课件出示:分别点击七巧板中的每个图形依次出现各图形的名称: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比较陌生,它叫平行四边形。4 .制作七巧板:师:你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副七巧板,(生:想)好,下面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七巧板,制作

11、七巧板时要注意以下三步。(1)取材:拿出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先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剪下来。(可以从学具袋中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2)设计:在正方形纸上画出各个板块,(注意:要抓住五个中点)。如图示:一 3)美化:在各个板块上涂上不同的颜色。(4)思考:说一说下面我要告诉大家第三个秘密,这第三个秘密就在下面这几道题中哟,请大家看好了。(课件出示下列题目)1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2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它们共占原正方形的?3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4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5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6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7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5)师指导学生进行裁剪、分块。5.游戏:组合拼摆七巧板中有

12、个“巧”,它“巧”在哪里呢?这就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第四个秘密,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七巧板的第四个秘密就在你的手中,你想不想试一试?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拼图大比赛。提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摆出自己喜欢的、有趣的图形,你也可以仿照老师的,进行自己的创新。(通过老师的范图展示,使学生再次得到整体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老师抓住时机,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拼摆,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展示自己的个性。学生在认识、理解、选择、组合,按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时,老师除了进行个别辅导外,还应不断启迪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知识的补充。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13、6.作品展示:要求:(1)说说你拼摆的是什么图形或像什么的图形?(2)说说你能不能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周长和面积大约是多少?(3)你能拼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它的周长和面积大约是多少?7.作品欣赏:支教教案篇4教学对象:贵州山区小学4至6年级学生。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人文自然地理常识,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努力做到既能开拓山区孩子们的眼界,又能增强其对自身的认同感。教学准备:中国行政区划图(大)一张;中国地图泡沫拼图3至4个;磁铁2至4个;世界地图(大)一张;各特色地区图片。教学总课时:12课时教学内容:一.我们的中国。(总1课时)(1)目标:尽可能以趣味的方式

14、使学生能够大致了解中国概况,包括其版图轮廓,面积大小,民族构成及历史文化等。(2)过程:先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热情。了解学生对这一方面的认识情况,并且引出上课主题;展示中国地图,引发同学们对中国版图轮廓的讨论。画地图比赛:请若干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并进行评比。对中国面积人口进行介绍;对中国历史文化介绍;相关总结。二 .认识行政区(总5课时)(1)目标:使学生了解行政区的概念,并对中国地理区域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讲解中国各省市(数量、位置、省会、特色城市)的情况,普及学生地理方面的基础常识,拓宽他们的视野。(2)过程:以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中国个省市的认知情况,调动课堂气氛

15、。引入行政区的概念通过行政区划图,了解中国各省市名称,以象形的方式(小游戏)介绍各省轮廓大小。(连续2课时)通过泡沫拼图,了解各省市分布。(1课时)讲授各省重要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比较有特色的东西;并展示相关图片。(1课时)知识小问答(1课时)三 .我们的家乡-贵州(总4课时)(1)目标:使学生掌握贵州省的相关人文自然地理知识(包括地形,地貌,气候,风俗,特产等),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通过对贵州省自然环境现状的描述,能够启发孩子们的环境意识以及建设家乡的志愿。(2)过程:板书贵州地图轮廓,并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认识贵州省的省会、简称以及接壤省份。通过对比方式介绍贵州省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征。(1课时)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的方式,介绍贵州特产以及风俗。(1课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贵州环境现状,并鼓励孩子们长大后能够帮助家乡建设。(1课时)四 .世界的样子(总2课时)(1)目标: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基本世界地理常识,认识地球,认识大洲和大洋,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名称位置等相关知识。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