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视角下的杭州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66332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视角下的杭州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战略视角下的杭州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战略视角下的杭州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视角下的杭州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视角下的杭州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者:陈江,曹岚,沈旭炜来源:杭州(下半月) 2019年第9期陈江 曹岚 沈旭炜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迄今已2500多年。 201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大运河文 化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标志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工作的全面启动。在此 战略背景下,杭州段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又面临怎样的机遇与前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杭州机遇”早在2006年12月3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视察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时就做 出过重要指示:“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突出了还河于民、

2、造福于民的要求,希望杭州 用好运河这张金名片,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 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中国大运河” 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成功,为大运河文化带 建设带来巨大的机遇。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谋划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大运河 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打造“四个河”,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开放之河、经济 之河,并把它列入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10月,

3、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 步加强大运河(浙江段)沿线保护工作的通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从最初的谋划准备阶 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8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大运河(浙江)文化带建设列为了 年度重点工作。2018年5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大运河(浙江)文化带建设规划 纲要也基本成形,从规划纲要来看,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近期规划 实施的重点内容之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杭州底色”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终点,杭州段大运河贯穿杭州市区,连通西湖、钱塘江、西溪,并 与浙北苏南水系相通,这是其他运河沿岸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杭州段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 支河、上塘河和浙东

4、运河,全长 385.5 公里的河段,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蕴含着多样的政治 经济、历史、文化元素。杭州段大运河文化遗产要素丰富,分布于杭州市区范围内,总长约 110公里。涵盖2个遗产区,8个遗产要素,11个遗产点段。其中遗产点段包括富义仓、凤山 水城门遗址、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拱宸桥、广济桥等6个遗产点,以及杭州塘段 (起点在海宁,经余杭临平进入杭州)、江南运河杭州段(即拱宸桥到三堡的运河杭州段)、 上塘河段、杭州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主线等5段河道。除世界文化遗产外,杭州段大运河沿 线各级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同样颇为丰富,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15个点;下一步拟 推荐纳入世界文化

5、遗产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遗产要素19处;市 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文保点和历史建筑及其他历史文化资源15处;还有运河生态与景观 环境、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实践中,杭州市对于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大运河文化带建 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杭州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运河综合整治的决 议,决定对运河(杭州段)进行综合整治;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运河(杭州段) 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列为城市建设“十大工程”之一。为加快京杭运河(杭州段)的综合整治 与保护开发,2003年4月,杭州市成立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指

6、挥部、杭州 市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按照“统一领导、 市区联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标准、自求平衡”的体制,对运河(杭州段)进行综合 整治与保护开发,其总体目标:一是还河于民,二是申世遗,三是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杭州市在运河保护的法规、规划、条例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的 前列。在法律法规方面,杭州段大运河沿岸执行的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国家条例规范办法准则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 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7、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大运河遗产保护管 理办法。而在浙江省及杭州市条例、管理办法方面,已经执行的条例有浙江省文物保护管 理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 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浙江省航道管理条例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河道 建设和管理条例杭州市内河航道管理办法杭州市港口管理办法杭州市大运河世界 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国大运河(杭州段)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规范和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要素分类、代码与图 式。这些法规及条例规定了杭州段大运河周边的遗产区、缓冲区、遗产保护范围、建设控制 地带等,为有关京杭大运河的

8、各类保护单位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的执行手段,成效显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杭州蓝图”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成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其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为相关建 设、传承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提出,则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经过十多年的综合保护和利用,大运河杭州段已成为杭州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牌。运河 沿岸,一改往日破旧面貌,一大批清末民初的里弄街巷和历史建筑得以保留;沿着运河两岸逐 步开发的几条旅游线路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在文化展示、生活场景、业态培育等方面形成了 一定的区域性特色。其中不少旅游观光、休闲消费节点颇受游客欢迎,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和摄 影胜地,如运河游漕舫

9、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小河直街、桥西历史街区等。覆盖城区、景 区的公共自行车和运河巴士服务网络,将沿岸的旅游点串珠成链,为广大市民以及游客提供更 方便、更安全、更低碳的出行方式,形成杭城一道特别的美丽风景线。2013年,经市民推荐、专家评审、投票选举等多个环节,“运河十景”新鲜出炉,它们是 “广济通衢、拱宸邀月、桥西人家、香积梵音、富义留馀、武林问渡、凤山烟雨、三堡会澜、 龙山塔影、西陵怀古”。从谷歌全球搜索来看,2018年,大运河与西湖、千岛湖一道成为搜索 指数增速最快的杭州人文历史类景点。随着杭州城市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大运河逐渐成为重要 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根据最新的规划,杭州大城北地区20平方公里区域已被划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核心区, 政府提出将运河水系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研究保护传承利用 工程的不断深入,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逐步推进,大运河杭州段不仅能够成为世界级的旅 游产品,还将成为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重要推动力。作者单位: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