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66057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8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建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基建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基建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基建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基建矿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建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建矿井施工组织设计(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主井生产系统 主斜井井底设井底煤仓,煤仓下设有给煤机。井下原煤经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直接运至筛分车间。+50mm块煤经选矸后与-50mm末煤合并一起经带式输送机转载运至原煤筒仓存储。矸石经矸石溜槽存入筛分间内矸石仓。 原煤筒仓直径为22m,共2座,容量各10000t,原煤筒仓设空气炮,以防止筒仓内部起拱堵塞。原煤筒仓下设液压自动装车闸门,外销时开启闸门自动装汽车,电子汽车衡计量,公路外运。 (二)、矸石系统 井下矸石由矿车提升出井后经1吨矿车前倾式翻车机翻入掘进矸石仓经电液动扇形闸门装入汽车运至排矸场地。地面生产系统手选矸石经电液动扇形闸门装入汽车运至排矸场地排弃。矸石填沟后要分层压实,

2、表面覆盖黄土,并植树绿化,以满足环保要求。 建井期间矸石用作填充工业场地周围的小冲沟,矸石周转场地设在矿井工业场地北侧直线距离约500m的一条荒沟内,占地面积1.00hm2。 矸石周转场地所处的冲沟较小,矸石填沟应由沟头开始,矸石每堆高5m,覆盖50cm黄土压实,沟满后用1.0m厚的黄土覆盖,压实后可种植树木绿化。 (三)、地面爆炸材料库场地 现有地面爆炸材料库场地位于工业场地南侧不足100m处,地面炸药库和各井口之间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和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的要求,应拆除。初步设计编制单位另根据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2009年5月1日试行)第二章2.0.5.6“地面爆

3、炸材料库应在矿区或分区集中设置,或依托当地供应部门供给,不单建矿井地面爆炸材料库”的原则,初步设计中未考虑设矿井地面爆炸材料库。 施工期间拟临时使用现有地面爆炸材料库(应修缮),根据当地火工品管理的相关规定确定是否需建地面爆炸材料,如需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选址、按标准要求进行建设。 (四)、辅助设施 同富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36- 1、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面积为540m2,配备的主要设备主要设备有金属切削机床五台,电焊机五台,锻压设备五台,矿车修理专用设备三台,3t电动单梁起重机一台。 2、坑木加工房 坑木加工房面积为189m2,主要配备木工圆锯机一台、木工带锯机一台、万能刃磨机一台

4、、锯条辊压机一台、自动带锯磨锯机一台。 3、综采设备库 综采库面积450m2,内设20t/5t双钩桥式起重机一台。(五)地面建、构筑物布置 依据建、构筑物的功能和性质,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大致分三块设置,即生产及辅助区、行政生活区和风井区。 1、生产及辅助区:在矿井工业场地中、西部,初步设计新增的主要建(构)筑物有主井井口房、空气加热室、生产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栈桥、筛分车间、产品煤筒仓等)、锅炉房、kV变电所、锅炉房、地面压缩空气站、综合服务楼、机修车间、综采设备库、器材库、器材棚、木材加工房、消防材料库、岩粉库、油脂库、井下水处理站等。 综采设备库、矿井修理车间、器材库(棚)周围的露天场地,主

5、要考虑综采设备组装,设备检验或维修操作及材料、设备的装卸和临时堆存场地,其面积为2800m2。 场区内所有建(构)筑物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其中生命线工程及矿井的供水等主要建构筑物,如:主、副斜井口房、通风机房及风道、35kv变电所、生活用水设施等均按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采取相应抗震措施。 2、行政生活区:位于工业场地东南部,本次设计新增的主要建(构)筑物有办公楼、食堂、单身公寓、生活污水处理站等。 3、风井区:位于工业场地的北部,主要设置了风机平台及电气值班室。(六)采暖、通风与供热1、采暖范围及采暖方式 锅炉房采暖范围为工业场地地面各建筑物和生产系统及主斜井、副斜井井筒防冻供热, 同富新煤业有

6、限公司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37- 均采用工业场地锅炉房集中供热。生产系统和工业厂房采暖用0.2MPa饱和蒸汽采暖,散热器选用光面管散热器;行政公共建筑采用95/70热水采暖,采暖方式为上供下回式系统;井筒防冻供热由锅炉房专管供热,供热热媒采用0.3MP高压饱和蒸汽。 2、通风及灭尘 对产生大量余湿、余热及其它有害气体的建筑物如:浴室、矿灯房、食堂、变电所等设置T35-11系列轴流式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其它如油脂库、机修车间等一般厂房,利用天窗进行自然通风换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煤尘及筛分楼作业进行高压喷雾洒水降尘。 3、井筒防冻 矿井共设两个进风井,其中主斜井井筒进风量为30m3/s,副斜井井筒

7、进风量为35m3/s,室外计算温度为21.3。空气加热温度为40,入井混合温度为2。在各个井井口附近均设置空气加热室一座,井筒防冻热媒均为锅炉房提供的0.3Mpa饱和蒸汽,空气加热使用热风机组。 主斜井耗热量为1082.8kw,设计选用两台热风机组,型号为HDRFJ2.5-25/40-Z型,热功率Q=652kW,风机功率为N7.5kW。经热风道供入井下。 副斜井耗热量为1263.3kw,设计选用两台热风机组,型号为HDRFJ3-25/40-Z型,单台热功率Q=781kW,风机功率为N11kW。经热风道供入井下。 4、锅炉房设备 在工业场地内现有一座锅炉房集中供热。上煤、除灰采用锅炉配套设备。锅

8、炉房内设有两台4T锅炉。夏季一台锅炉运行,供浴室、食堂蒸煮用汽;冬季两台锅炉同时运行供全矿井工业建筑采暖、井筒保温、浴室、食堂及行政福利建筑等用热,锅炉采用全自动软水器处理软水;采暖用热水由汽水换热机组提供;鼓引风机由锅炉配套,除尘器使用两台WD-4布袋除尘器,脱硫系统采用TL4型脱硫装置,除尘效率为99.9%,脱硫效率大于80%。锅炉烟囱上口直径D=1.0m,H=35m。 5、室外热力网 室外热力网呈枝状布置,管材选用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保温选用玻璃丝棉保温管壳,蒸汽管、热水供回水管进行保温。所有管道均采用地沟敷设:热力网主干线为通行和半通 同富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38- 行地

9、沟,其余为不通行地沟。管道的热力补偿采用方形补偿器。时管路。基建开工后,不能满足职工生活用水需求,尤其到冬季,所有生活用水全部靠外运拉水,冷坡施工地点按照作业高峰期100人,每人每天0.08m测算,每天共需拉水8m。 通盛矿主要为施工单位住宿区,没有固定水源,生活用水全部靠外运拉水,按照高峰期200人考虑,每人每天0.08m测算,每天需拉水8m。 冬季期间,山泉水不能作为可靠的饮用水来源,基建期间生产生活用水基本靠外运拉水补充,每日需求量共计约115m,具体车辆安排由本矿综合科负责。 四、供电 基建前期,供电电源来自乡宁管头35KV/10KV变电站829行专线T接,接至该矿地面高压配电室。并有

10、DF-500发电机作为保安备用电源。 从配电室8#出线柜至主井口架35钢丝铝绞线320m,架5米水泥电线杆3根,主变容量800LVA在主井口建立临时配电点,用于基建初期临时供电。 布置KBSGZY-630/10移动变电站2台,用于专供综掘机,供电电压为1140kv;KBSGZY-200/10移动变电站2台,用于局扇专供电源,供电电压660kv,与综掘机形成风电闭锁,不启动风机将不能启动综掘机等其余电气设备,保证基建期间先通风、后施工;PGZB-6/10k型高开5台,其中1总4分,用于移动变电站开关控制;KJZ3-400型开关2台,用于控制综掘机;KJZ5-400型馈电2台,用于控制探水钻机、伸

11、缩皮带等设备;KBZ-280SF双风机双电源风机启动开关,保证基建期间先通风、后施工的要求;电缆若干米,具体长度根据实际场地变化及施工进度而变化。 五、土石方工程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图,主副井挖方量41795.9m;回风井挖方量为7452.4m。 各施工区从与施工道路靠近处开始,按照从近至远的方向进行施工,主要目的是便于大型施工机械的行走。总的施工顺序:修筑施工临时道路清除绿化植被、灌木丛土石方开挖回填、余土外运。要求在土石方施工时使用足够数量的大功率机械进行连续施工,涵洞工程穿插进行。 测量工作 同富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47- 1、根据己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

12、放出边界桩,并在各边界设置横向及纵向控制桩,每1OOm设置一个,控制桩用混凝土浇筑,埋深在地面以下20cm,以控制边界以及控制高程。 2、测设40m40m的方格网来实施施工放样,并且测出方格桩点的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如果地面高程大于该点的设计高程则为挖方,反之则为填方。将每一个桩的挖填高度用红铅笔写在桩上(侧面),填土用“+”号,挖土用“-”号。为便于挂线找平,在方格网内再增设加桩,将方格分成1Om10m的小方格。如为填方时,则根据填方的高度在桩上挂好线填土;如为挖方时,在桩点四周挖至所需深度。根据现有场地标高,本工程土方以挖方为主。 3、在填挖过程中,以桩点为准,用尼龙线来检查,校正整个方格范围内标高,如下图所示: 4、取土时,每取一层,对该层高程及时测量,严格控制开挖的高程,既不超深又必须达到设计开挖标高。 5、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点进行保护,并经常进行复测,做到准确无误。 机械配备 在本工程施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