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搭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65252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搭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搭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搭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搭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搭石》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出示小溪图,“哗啦啦,哗啦啦”,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流淌,它流过田野,经过果园,滋润着土地,浇灌着良田。它就像一条铺满水晶的路,蜿蜒曲折,

2、缓缓向前。咦,溪中那一块块、一排排石头是谁摆放的?它为人们带来了什么?二、引导探究探究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2小组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3重点指导。“涨”和“间”是多音字。4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先自己观察字形,然后临写。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探究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什么叫搭石?读课文画出答案。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反馈强化1学生自由读课文。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3、”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5指导感情朗读。四、巩固提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搭石,如何建搭石。那么人们究竟是如何过搭石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二、引导探究探究一: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1.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

4、动作的协调有序的?(“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等语句。)(3)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画面美、心灵美。)2学习第4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2)思考: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3)指导回答。(4)交流: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3学习第5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探究二: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分段。什么叫搭石?(第1自然段)谁?如何摆搭石?(第2自然段)人们如何走搭石?(第3、4自然段)三、反馈强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四、巩固提升1.你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怎样理解?2.你对“美”有什么更深的了解?3.教师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