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塘东堤“烟花”史话杜展鹏 关于广州各地“烟花”历史,原难得其详尽, 我曾为陈塘南永春园花筵酒家股东,写“烟花”史话或会比 较熟悉,因此略写如下:昔之所谓“烟花”,即言娼妓娼妓广州俗称“老举” 其未经接客度宿而只应客之召侑酒歌曲者,谓之“琵琶仔” 妇女陷身其中,是谓堕落烟花,所历苦况,如同地狱,还要 强颜欢笑,不许面对人愁,否则备受鸨母凌辱,诚属人间悲 惨之事往昔谷埠、大沙头、东堤等地,面临珠海,是昔日“烟 花”荟萃之区,楼船栉比,达旦笙歌在旧社会腐朽生活中, 颓靡风尚下,工农窳败,人争相食,反以为盛事,及今视之, 难免耻辱之诮今过其地,依稀陈迹遗痕尚在前事不忘, 彰兹丑秽,亦知旧社会之没落有由来矣先父于清末年间,曾在陈塘南开设永春园花筵酒家我 幼尝从游于此,长从其业,此中事迹,耳濡目染不少,爰就 所知暨有闻必录之旨,略述梗概但事久脑衰,其中当有舛 误,惟希识者改正一、花筵酒家之兴替与“烟花”之盛衰(一)谷埠广州花事之兴盛,初以谷埠为最为早谷埠 位于油栏门城外珠江河畔,即今仁济路口对开去之堤边此 地烟花,远在清代道光年间已有江上湾泊花舫、楼船、沙 艇等花舫旧名紫洞艇紫洞”原是地方名。
紫洞艇大小 不一,内部有大厅小厅房间,船头广阔,平面方形,家私华 美,陈设瑰丽,酸枝椅桌概用贝壳装镶,宝光闪闪,最为时 尚绣幕珠帘,五彩灯色艇内可设筵多桌,容客数十人 厨师善于制食,侍役工于趋承岁时佳节,客常携眷雇用游 览名胜地方如端午节之开往悦城,参观龙母庙及龙舟竞赛 等每日租钱大艇不过三数元,中艇不过一二元,筵餐茶点 另计预约即备,尽如客意谷埠紫洞艇经常连络十数行列, 可五六十艘,极为整齐,专供客宴会楼船则为妓女住居, 船内房厅甚多,每船平常住妓女二三十人,陈设雅艳,备客 光临沙艇铺陈简小而雅洁,住妓女一二人艇中至多容客 五六人,可供客临时小酌宴谈其余大厨艇、小食艇、游河 艇分布江上,情形热闹谷埠西边接连白鹅潭、沙面、沙基等处,是省、港、澳 沪各市镇来往船航湾泊上落所经之地方昔时火车铁路线短 少,交通多从水路洋行商贾官绅士子,俱出入此途又与 城内及东南关、 西关、河南区各铺户相接,平均路途不甚 远,具此水陆利便,故谷埠“烟花”得以旺盛当时官绅交往,夤缘捐纳,暮夜苞苴,多假谷埠画舫联 叙商贾买卖,投税承捐,往来酧酢,每于此处斟议至如 寻欢买醉、花酒流连更属多数当风清月明之夜,侑酒邀歌, 金樽檀板,粉腻脂香,乐其乐者以为人间何世,利其利者认 作歌舞升平。
而前辈老者言:“当此小隅地方鼓乐喧天,金 迷纸醉之时,尽管表面繁华,目迷五色,亦掩不住岸上沿街 无数贫老病幼乞丐啼饥号寒之悲声冷天凄风惨雨深夜中, 每闻此种凄声不绝,少有人救济日间四城门脚下,及通衢 孔道中,满坐跛盲残废暨穷无所依之男女老幼,无衣无食, 伏地叩头以求可怜,曾无人顾恤四野哀鸿,遍地盗贼,此 亦人间何世,升平何在?”曾闻此地当年有一官僚为垂死之妓女“脱籍”,人谓为 “千金市骏骨”,有谓其别有作用,兹为概述:清光绪年间, 广州清水濠有一官僚名为“石星巢”,官候补道,充当南关 孔家盐埠出官,职业优厚,事务清闲,所获甚丰然此职务 须以候补道官阶,且能勾通官场者方可胜任石为番禺捕属 人,与当道相善,夤缘担任此职,常聚集商宦寅僚假谷埠花 舫作宴会,夜夜笙歌,就中认识一艳妓名“宝玉”,彼此相 爱宝玉”声色俱佳,爱财慕势,“星巢”仪容不俗,惜 玉 怜香,两相依恋忽一日,石接电报须到乐昌县暨河南省洛 阳办差其时交通未便,往返需时两三月才可回来启程前 夕,寅僚在谷埠设席为石饯行石邀“宝玉”到叙言别,情 好难离宝玉”愿托以终身,石亦允金屋藏娇,因许鸨以 三千金为“宝玉”“脱籍”,俟回来办理宝玉”喜不自胜, 乃洗尽铅华谢客,专候石归来,姊妹花都为预贺。
乃事有出 人意料者时光瞬逝,不及 3 月,石已事竣回粤,在谷埠宴 叙亲友,并会商为“宝玉”“脱籍”,召鸨告知“宝玉”来相 见,不知是晚“宝玉”正病危,昏迷席上鸨思若以实情回 报,石岂允赎一垂死妓女,不报则无法推延徬徨无计中, 迫得将“宝玉”病情告知,意欲敲取一二百元医药费,弥补 损失便足讵石闻报,心神不安,愿即出三千金为“宝玉” “脱籍”,取归负责医理,立遣人往盐埠兑银付鸨,并使负 “宝玉”落自己长行快艇,连夜开赴家里,延医诊治逾日, 卒药石无灵,香销玉殒,石不禁痛哭流涕,购棺送殓,停柩 于大东门线香街(现在荣华北街)石家庄园内,延僧道尼诵 经数旬,以赋招魂莅坛尼众,慕石对“宝玉”妓女之多情 无不以得瞻石大人一面为欣幸石营葬“宝玉”后,乃改石 家庄 园为“感旧园”以志旧感,并以长石为匾额,刻“感 旧园”三字竖列于园门上识者谓石此举别有用心,故明示 自己信义能不负一妓,岂肯背负别人,以取信于当道,以便 为所欲为,是官场中邀结之一种手法云距今多年,时移物 易,偶过其门,旧园早毁,只见木屋多间,荒地半亩,而石 刻匾额则尚埋存于街中,露出“感旧园”三大字,字作篆体, 闻是名手笔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