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学生多元智能(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学生多元智能(转).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学生多元智能湖州织里实验小学 沈国平【摘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当前国内外教学界备受欢迎。新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育的特点是:“学生对数学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应是开放的,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因此,笔者试图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从作业分层,融情入景,实践应用,改变形式,自主开放等方面来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进行改革,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作业
2、设计。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各项作业。【关键词】多元智能,分层作业,融情入景,实践应用,改变形式,自主开放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即所谓的“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这一组共7种智力,即:语言智力、节奏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交流智力、自然智力等。这7种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单
3、一整体的能力,而是由多种智力成分组成的综合体。这些智力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存在个别差异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课堂正逐渐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但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并没有改变这一现状:学生的数学作业依然沿袭着巩固、掌握知识这一传统的学习途径,形式单调,应试色彩还比较浓,机械重复多,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性少,自主选择性少,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积累巩固”、“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
4、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因作业而伤脑筋,而督促孩子交作业,往往是师生发生冲突的导火索,又因班有“懒童”而“战火”不绝者,比比皆是。作业成了师生关系中一个微妙的障碍物。所以,我们必须反思作业观,反思智力观,理解多元智力的结构,并且贯穿于教育活动之中。本着教育的“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的目标,人尽其才,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长。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本着数学教育的“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人尽其才,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长,下面,笔者试从“多元智能”
5、的角度来谈一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一、分层作业做好学生的“自助餐”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更何况一个班级的学生,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多梯度、多样化的作业,满足优生的求知欲,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调动全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作业的整体效果。充分利用这种差异,使其成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1)作业量的
6、分层设计。对学习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减少作业量,相反则适当增加基础性的作业量并通过少而有趣味性的作业,调动积极性。(2)作业难度分层设计。确定基础、发展、创新三级目标,要求不同能力的学生认真实现本级目标,并向高层目标努力。所以,面对全体学生,就要考虑每一个层面的学生,设计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尖子生“吃地好”,中等生“吃地饱”,后进生“吃得了”的要求。如学习了“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之后,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题:A将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 12 49 121 B试试你的判断力,相信你能行。 (1)只有两个约数的数一定是质数。 (2)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3)质数
7、一定是奇数。 (4)合数一定是偶数。 C(1)将1999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1999=+在里填上质数,共有多少种表示法? (2)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五(2)班同学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去种树,学生恰好平均分成三组,如果师生每人种树一样多,共种了572棵,那么平均每人种多少棵树?二、融情入景让作业充满生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情趣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润滑剂,而教育心理学也已证实,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由于他们好奇心强,求胜心强,所以在作业中添加一些趣味,融入情景,能吸引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完成,抓住这一特点,把作业融
8、于生动的情景中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接受作业。如在四年级“年、月、日”教学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题:下面是小马虎写的一则日记,让我们来当一回老师,帮他批阅一下。2003年2月29日 晴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早上18:00就起床了。爸爸妈妈也早早地起来了,为我准备生日。妈妈从早上7:00到中午11:00一共5个小时一直忙个不停;爸爸早在7天前(2月20日)就给我准备好了生日礼物。晚上,我们一起庆祝,今天,我真开心!这样,原来干巴巴的“年、月、日知识复习”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日记修改,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又如在五年级“
9、数的整除”教学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一个题目:为了方便和同学们联系,现在我把我的电话留给大家:13877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个里的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第二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三个里的数字是最小的质数;第四个里的数字既是奇数,又是质数,还是6的约数;第五个里的数字比所有的自然数的公约数少1的数;第六个里的数字是5的最大公约数,又是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你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设计成这样的谜语。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巩固知识的目的达到了,而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三、实践应用让作业回归生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
10、、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要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我们的数学作业也应贯穿在大量数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少做题,多动手,多实践,多运用,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让知识得到升华。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使学生在“行”中求知。在设计作业时,树立开放的数学教学观念,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让作业回归“学生主体”,回归“生活实践”,真正符合新课标“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如学习了“简单的数量关系”后,可以布置这样
11、一道作业题,每人发一张购物记录卡,如下图: 购物记录卡购物时间: 地点: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列式计算出所要的价钱: 你给售货员的钱: 找 回 的 钱:然后,让学生带着这张购物卡,和家长一起去买一样东西,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家长不能代替学生完成),这样使得学生首先要考虑买什么,了解该商品的单价;然后确定所买的数量;再用所学知识算出要付的钱整个购物过程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四、改变形式让作业丰富多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了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同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作业,教师却往往忽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
12、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想到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每个成年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起来会觉得轻松异常,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不愿意的事就举步艰难。以往的机械重复的作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我们数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寻求作业创新,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这样学生做起来才会乐此不疲。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1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2做一做:
13、利用我们身边的东西,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3涂一涂:在它们的外表上涂上不同的颜色。4说一说:向家长或同学说一说它们的特征。这样,通过自己的找、做、涂、说,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表面有了深刻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五、自主开放让学生学会创新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发展。正如加德纳所说“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
14、人的个性。”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给学生一些权利,还学生一些自由,让学生自由起来,快乐起来。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如在复习了“简单统计”后,我让学生根据本节的知识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道练习题,结果有同学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下面是本学期某同学的数学成绩与本班数学平均成绩的统计表单 元 成 绩 一 二 三 四 五平均成绩 91 85 94 92 86同学 (1)完成统计表。 (2)想一想可以用哪些统计图来分析比较上面这些数据? (3)你是怎样设计统计图的? (4)从统计图反映的情况来看,你对你自己这几次的数学成绩有什么评价,你进步了吗?你有什么想法要与同学说?又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一个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0元。(1)如果你家去,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