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645497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制造发动机零件。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 . 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 . 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D . 该陶瓷不属于塑料2. (2分) (2018九上江岸期中) 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B . 蒸馏水不含任何化学

2、元素,可以长期饮用C . 氧气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害D . 饼干暴露在空气中变软与空气里含有水蒸气有关3. (2分) (2018九上简阳月考) “人间仙境,醉美成都”。下列与成都特色有关的变化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龙泉水果榨汁B . 简阳羊肉做汤C . 青城山摩崖石刻D . 兴隆湖碧波荡漾4. (2分) (2019朝阳模拟)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以变化规律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 . 在H2O2、SO2、C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气B . Cl和Cl-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C . NaOH和Ca(OH)2都是常见的碱,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 .

3、 在常温下,N2和氩气(Ar)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都能用作保护气5. (2分) (2016九上嘉兴月考) 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 . 钾肥B . 氮肥C . 磷肥D . 复合肥6. (2分) (2019九上碑林期中)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B . 量取9.5mL液体C . 检查装置气密性D . 加热液体 7. (2分) (2017九上灌云月考)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4、. 金刚石AuB . 水银HgC . 2个氮原子2N2D . 氯化镁MgCl8. (2分) (2017重庆) 将适量乙醇(C2H5OH)完全溶解于汽油中可作为汽车燃料,简称乙醇汽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B . 静置后乙醇汽油会出现分层现象C . 一个乙醇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D . 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9. (2分) 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 .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 .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

5、中含有2个A原子。10. (2分) (2016徐州模拟)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t2,甲、丙的溶解度相等B .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饱和C . 使乙从溶液中结晶,多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 . t1时,甲、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6.7%11. (2分) (2012贺州)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70gB .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 . 把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12

6、. (2分)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钾能与硫酸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金属锌B . 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丝反应剧烈C . 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 . 在常温下,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得到金属银二、 填空与简答 (共3题;共13分)13. (5分) (2013鞍山) 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增白剂及过氧化钙等(1) 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其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为_;CaO2属于_(填“酸”、“碱”、“盐”和“氧化物”)(2) 正确看待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重要下图是某超市售卖的

7、2种不同品牌橙汁的标签2种橙汁均属于_(填“纯净物”和“混合物”)你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_(填“A”或“B”)为防范添加剂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_(至少一条)14. (5分) (2017九上郑州月考) 将一种无色液体A装入试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将某黑色固体D点燃后伸入C中,D剧烈燃烧,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1) 写出它们的名称A_;C_;E_。(2) B在A反应中起_作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15. (3分) (2017太原模拟) 如图为生活中常见的 三 种 干 燥 剂,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8、(1) 图1是硅胶(即硅酸)干燥剂,硅酸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填一种) (2) 图 2 为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其主要成分是铁粉,在空气中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中,金属离子是_ (3)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图3中生石灰能作干燥剂的原理_ 三、 实验与探究 (共2题;共14分)16. (5分) (2018九上永州期末) 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如图一是教材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原型实验,图二、图三是某学生的创新实验:(1) 图一中热水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隔绝空气加热使铜片温度升高A . 只有B . 只有C . 是和(2)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

9、出,擦干后进行加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3) 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 (4) 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判断和评价,你认为合理的是_。A、改进后实验(图二)可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更环保B、改进后实验(图三)可防止白磷四处移动,实验效果更好C、图二中气球没有任何作用17. (9分) (2018九下江苏月考) 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有本质的区别。(1) 【现象分析】实验一: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

10、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左侧试管(如右图)。实验二:用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一次上述实验。上述两个实验的相同现象之一是_;上述两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是_;另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本质归纳】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2) 【探究运用】在探究白色粉末的组成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实验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小奇同学查阅资料,得出碳酸钠的水溶液显_(填“酸

11、性”、“中性”或“碱性”)。小明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小意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是_。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燕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3) 步骤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 (4) 步骤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无色,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_(填化学式,下同);步骤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红色,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 (5) 小鹏同学只做了一个实验,他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_现象,说明原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钙二种固体。 (6) 小鹏同学为进一步测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定量研究。他称取白色固体粉末10g,进行如流

12、程所示实验,测得滤渣B的质量为5g,请你帮小鹏计算一下白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为_。(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四、 计算与分析 (共1题;共4分)18. (4分) (2017衡阳模拟) 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_的方法提纯B; (2) 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C物质;恒温蒸发溶剂;_; (3) 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 (4) 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与简答 (共3题;共13分)13-1、13-2、14-1、14-2、15-1、15-2、15-3、三、 实验与探究 (共2题;共14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7-6、四、 计算与分析 (共1题;共4分)18-1、18-2、18-3、1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