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孙权劝学》教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64503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孙权劝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9年《孙权劝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9年《孙权劝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09年《孙权劝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9年《孙权劝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孙权劝学》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教案 课型:自读课 主备人:杜素英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时间:2009年 3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司马迁和资治通鉴;2、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能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和相关资料读懂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二)能力目标1、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2、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的手法。(三)德育目标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教学重点:品味吕蒙、鲁肃的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教学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

2、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教材分析: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一些文言文,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教学方法:讲授、问题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

3、导学:1、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注音卿(qng)岂(q)涉猎(sh)孰(sh)遂(su)3、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4、整体感知全文。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吕蒙接受孙权的规劝,读书之后迅速长进。)5、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

4、友)二、课堂探究(一)字词疏理。(课堂练习)1、注意下列重要字词解释。 权谓吕蒙曰(告诉)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事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孰若孤(谁比得上)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蒙乃始就学(才开始从事)士别三日(分别)及鲁肃过寻阳(到了时候到)见事之晚(认清事物)2、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3、成语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4、一词多义当 A卿今当涂掌事:正当B但当涉猎:应当就A蒙乃始就学:从事B指物作诗立就:完成5、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古:当时专

5、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名。、见往事耳 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但当涉猎 古:应当 今:当时,当然、孤常读书 古: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孤独(二)、品味语言(1)、思考:课文以什么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本文以对话为主,请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

6、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

7、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教师引导。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三)、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学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呢? (人物对话)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孙权 吕蒙 (四)、小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

8、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五)、体验反思 师: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说到这我们不禁想到前几天学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读完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1、学习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 2、仲永受于天而不受于人,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刮目相看。通过对比体现出开卷有益。 3、活到老学到老。吕蒙那么大年龄才开始学习都让人刮目相待,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4、仲永天资聪颖,因后天没有学习,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那么大年纪才开始就读,但经过努力,让人刮目相待。看来读书确实有益。 (六)、拓展延伸

9、师: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4、书到用时方恨少。 作业布置:1、课外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和精析精练。附答案:“邪”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吗”。“耳”是表示限制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罢了”, “乎”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啊”。2、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师旷论学 刘向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了。”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

10、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昧:暗解释下列词语。暮( )戏( )问于师旷( )闻( )善( )为人臣( ) “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意在说明一个_ _ 的道理。(答案:(1)古时王侯的自称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只粗略地阅读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道,当权。重新认清事物(2)ccbbab(3)D(二)晚戏弄向听说好做字面意义:(讲得)好极了。深层意义:赞扬、佩服师旷关于学无止境的劝戒。少年好学,(就)好像初升太阳的光华;壮年好学,(就)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芒;老年好学,(就)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比喻、排比学无止境,只要想学,不懈追求,任何时候都会有所收获。)板书设计: 孙 权 劝 学 劝学不学 (恳切) 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 (关心) 刮目相待 论议结友 (惊赞)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