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案例题必知事项及答题模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64099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案例题必知事项及答题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3-1案例题必知事项及答题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3-1案例题必知事项及答题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3-1案例题必知事项及答题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3-1案例题必知事项及答题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1案例题必知事项及答题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案例题必知事项及答题模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国家考试案例问答题考试须知案例问答题 考试,是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形式。它属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的非标准化考试部分。它的阅卷及评分,均是由各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的专家、学者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进行的。案例问答题考试的时间安排在国家统一考试当天第二场考试的最后一个单元。它与案例不定项考试合并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的“实操技 能考试”。案例问答题考试的内容一般是由一个案例,四到八个问题组成;每个案例又分为案例介绍、补充资料(如心理测量、家人或朋友的旁诉等)及谈话资料几部分组成。案例问答题考试的题量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员级)为四道问答;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师级)为八道问答

2、;案例问答题考试的时间案例问答题的考试与案例不定项的考试合并为120分钟。案例问答题考试的范围涉及基础理论、咨询技术、测量技术、诊断技术等。案例问答题考试的配分比例案例不定项占第二场“实操考试”总成绩的40%注意案例问答题考试的考试,由于难度较大、时间紧张,只能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历届考试的答题模版进行不允许发挥,也没有时间发挥。心理咨询师国家考试案例问答题注意事项1、一定要先阅读完案例部分,包括主诉部分、补充资料部分、咨询师观察部分。对案例本身有个大致的了解。注意:案例是 否详细、叙述是否可靠的问题。2、在阅读案例的时候,请直接在案例中用笔圈画出重点内容。时间(注意时间为症状或问题的始发

3、的时间)、症状或表现、临床资料:成长史、家族史、疾病史、婚姻史、家庭关系、躯体检查、心理测评、重大生活事件等。3、 根据案例问答的题目,先回答出基本的框架。然后再对照案例(已经圈出的部分),将个案所特有的信息带入框架中,即 可完成答案。4、考试按点给分,拿不准的可以多写一点,但不要写无关内容。5、 框架是答题的思路,框架比内容重要!前者是“答什么”,后者是“怎么答”。一个连答什么都不知道的学员,是不会知道 怎么回答的。1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A.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B. 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

4、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C. 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D.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态:A.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晕,头痛,睡眠差)B.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C. 既往病史3)社会功能状态:A.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 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之、强迫意向等。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抑郁、恐惧、情感低落、暴躁、绝望等。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行为方面:如回避、强迫、退缩等。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

5、关系较差工作效率下降、学习、人际、家庭、夫妻关系、娱乐等。3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1、心理测验的结果2、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性欲发展情况,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3、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4、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件5、个人成长史、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重大的变化及评价6、个性特征,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7、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交往情况&对未来的希望4 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2、 精

6、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 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2和3的评定至少要考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不可靠。)总分为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诊断成立。5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1)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精神分裂症除外。2)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6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必考!)下诊断:1、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2、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诊

7、断依据: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 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2、诊断神经症: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2) 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 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 6分为确诊神经症。3、症状符合*症诊断标准1 )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 )主导症状4、(如果已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性质、

8、强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7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有:1)与重性精神病鉴别:根据三原则,无妄想、无幻觉、自知力2)与其他神经症进行鉴别:以主导症状鉴别,冲突是否是道德性的3)与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进行鉴别: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冲突不强烈,时间不长、未泛化8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生理原因:a)生理功能改变青春期、更年期b)躯体疾病c)生物年龄d)性别因素认知原因:具体案例可从认知、行为(缺乏策略和技巧)、情绪(不能自行解决)、个性(求完美、好胜、无法正视挫折)a)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

9、错误观念产生b)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d)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e)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f)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g)价值观有无问题h)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社会原因:a)生活事件家庭学校教育、负性生活事件b)社会支持系统c)人际关系d)社会文化9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 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 )问题持续时间(6 )问题是否泛化(7 )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10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

10、进行系统分类诊断?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1、 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 )、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 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2、 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 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3、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

11、求助者。11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量表选择的原则:1) 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2) 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4)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测验的种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可选择量表MMPI病理性人格特征和严重程度;病前人格,用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偏执、神经症以上 EPQ 了解人格特征及认知;神经症及以下用

12、SCL 90了解其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咨询效果社会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因素SA 神经症焦虑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SD 神经症抑郁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12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 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

13、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在本案例中,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1、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目标,协商不成,以求助者目标为主;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13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或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询目标是:,直(1) 近期目标:(缓解情绪,减少不良行为,改变不合理认知。)缓解焦虑情绪

14、、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 到强迫症状消失。使用 Scl90、SAS测验,使焦虑分数、强迫分数降低至正常范围。(2) 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14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1) 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2) 积极的: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所以是积极的;(3) 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符合自身能力,咨询师也能提供条件,因此是可行的。(4) 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5) 可接受:咨询目标是双方协商的符

15、合求助者愿望,咨询师也可以解决,协商不成以求助者为主,所以是可接受的;(6) 可评估: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如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7) 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 合。15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16心理咨询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