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景观及可持续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景观及可持续景观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持续景观及可持续景观设计(俞孔坚)http:/2007-03-05城市环境设计何彩雄人气: 812818 摘要:可持续的环境和发展必须“放眼世界,行于足下”, 而景观正是“行于足下”的立足点,是实现可持续环境和地球的一个可操作界面。面对全球环境危机,当代景观设计学义不容辞地将实现可持续环境与发展作为景观设计学的战略主张。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艺术的定位,和景观设计学作为协调人地关系领导学科的定位,使其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可持续景观的设计,通向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和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本文从景观设计学的对象和内涵出发,讨论了如何从可持续的大地景观格局、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的景观材料和工程技术等方面来实
2、现可持续景观。 关键字:可持续景观;可持续设计;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 一、引言:可持续环境与发展作为景观设计学的战略主张 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整整20年后,1992年6月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随后,可持续的理念便渗透到各个领域。景观设计领域更不例外,1993年10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就发表了ASLA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了景观
3、设计学视角下的可持续环境和发展理念(ASLA,1993),呼应了可持续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提到的一些普遍性原则,包括:人类的健康富裕,其文化和聚落的健康和繁荣是与其他生命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的;我们的后代有权利享有与我们相同或更好的环境;长远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互为依赖的,环境的完整性和文化的完整性必须同时得到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的,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的健康度必须同时得到维护;为了达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功能必须作为发展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等。 作为国际景观设计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团体,ASLA提出:景观是各种自然过程的载体,这些过程支持生命的存
4、在和延续,人类需求的满足是建立在健康的景观之上的。因为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综合体,不断地进行着生长和衰亡的更替,所以,一个健康的景观需要不断地再生。没有景观的再生,就没有景观的可持续。培育健康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恢复大量被破坏的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便是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景观设计学的根本的专业目标。 ASLA环境与发展宣言还提出了景观设计学和景观设计师关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包括: (1)有责任通过我们的设计、规划、管理和政策制定来实现健康的自然系统和文化社区,以及两者间的和谐、公平和相互平衡。 (2)在地方、区域和全球尺度上进行的景观规划设计、管理战略和政策制定必
5、须建立在特定景观所在的文化和生态系统的背景之上。 (3)研发和使用满足可持续发展和景观再生要求的产品、材料和技术。 (4)努力在教育、职业实践和组织机构中,不断增强关于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和技术。 (5)积极影响有关支持人类健康、环境保护、景观再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策制定,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 ASLA强调,这些战略应体现在专业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职业道德、专业修养、专业咨询和志愿者的活动中。作为全球性的专业组织,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8月发表了最新的国际景观设计教育宪章(IFLA,2005),申明:面对这个快速世界,我们景观设计师必须
6、对我们未来的景观负责,我们相信,任何影响户外环境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的行为和事物都将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带来重要影响。我们有责任通过改进教育,培养未来景观设计师,使他们在自然和文化遗产背景下,创造可持续的环境。 可以说,面对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景观设计学比其他任何一个时代,也比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更有责任通过我们对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管理,来回归一个可持续的地球;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景观设计更是一门生存的艺术(Yu, 2006;俞孔坚,2006)。 二、理解可持续景观及可持续景观设计 从ASLA的可持续景观概念出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可持续景观: (1)生命的支持系统:景观是
7、生态系统的载体,是生命的支持系统,是各种自然非生物与生物过程发生和相互作用的界面,生物和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景观中的各种过程的健康状态。如果把人与其他自然过程统一来考虑,那么景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人类生态系统。 (2)生态服务功能:如果从生命和人的需求来认识景观,那么景观的上述生命支持功能,就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诸如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食物生产,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和教育场所等(Costanza,1997;Daily,1997)。 (3)可再生性与可持续性:无论对自然生命过程还是对人类来说,景观能否持续地提供上述生态服务
8、功能,取决于景观能否自我更新和具有持续的再生能力。 (4)可持续景观设计:基于以上几点,可以说,景观设计就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Designfor human ecosystem,Lyle,1985),可持续景观的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Lyle, 1994),包括如何尽可能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如何尽可能多地使被破坏的景观恢复其自然的再生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而进行最少设计(Minimumdesign)。这样设计所实现的景观便是可持续的景观(Sustainable landscape,Thay
9、er,1989,1993)。 尽管我们目前没法定量地断定什么样的景观是可持续景观(也正是因为“可持续”概念的这种含糊性,许多人反对使用这个词),但我们至少可以说某种“可持续性的景观”应该具备的某些基本特征,如:在对非生物的自然过程的影响上,可持续景观有助于维持地上和地下水的平衡,能调节和利用雨洪;能充分利用自然的风、阳光;能保持土壤不受侵蚀,保留地表有机质;避免有害或有毒材料进入水、空气和土壤;优先使用当地可再生和可循环的材料,包括石材、植物材料、木材等,尽量减少“生态足迹”和“生命周期耗费”。 在对生物过程的影响上,可持续景观有助于维持乡土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维持乡土栖息地生境的多样性,维护动
10、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使之构成一个健康完整的生物群落;避免外来生物种类对本土物种的危害。 在对人文过程的影响上,可持续景观体现出对文化遗产的珍重,维护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体现出对人类社会资产的节约和珍惜;创造出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场所;提供关于可持续景观的教育和解释系统,改进人类关于土地和环境的伦理。 所以,一个可持续的景观是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的文化体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包括教育启智、审美、场所感、公平性、人在自然系统中的自我意识)。 三、可持续景观之路 尽管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思想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但明智地利用景观格局和过程来获得人类自身永续生
11、存与发展的认识,在中国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基于生存的经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这种“天地人和”的“三才”思想是建立在对广义农业生产的“时宜”、“地宜”、“物宜”的经验认识之上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人力”的调配或干预。体现这些可持续思想的技术和实践,正是中国先民为实现世泽绵延的生存艺术。 我们看到先民是如何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开辟起梯田,并涵养水源,形成延续千年的梯田景观的;我们看到先民是如何农林间种,作物套种,稻田养鱼,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
12、和阳光及水资源,来获得最大的收益的;我们看到,先民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技术,低做石堰,在收获人所需要的水利的同时,对自然和生物过程施以最少的干预,才有了像灵渠和都江堰这样的持续两千年不衰的水利景观;我们看到先民是如何收集起房顶的每一滴雨水,四水归堂,在干旱的山区,世代繁衍的;我们也看到,先民们如何保留和利用城市中的坑塘养鱼蓄水,减避洪涝之灾,而得以在旱涝频繁的黄河流域安然持续生存成百上千年。 上述这些生存艺术都是我们当代景观设计师应该总结和继承的。现代生态学的思想和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加上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为我们设计可持续的景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原理和技术,无疑是实
13、现可持续景观的必要、且有效的途径,关于这方面,笔者已有过较为系统的论述(俞孔坚等,2001),提出了景观及城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包括设计必须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等,在此不再赘述。更多的参考资料包括: Van der Ryn和Cowan(1996)、da Cunha (1997)等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Lyle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1985,1994),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及生态城市原理(1989,1993),最近国内已翻译出版的Melbyand Cathcart 的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2005)等。 在上述基本原
14、理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本文从景观设计学的核心对象和专业内容以及景观设计从业范围出发,从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及管理各个层面来讨论可持续景观实现的途径: (1)可持续的景观格局:从整体空间格局和过程意义上来讨论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综合体的可持续通过判别和设计对景观过程具有关键意义的格局,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2)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把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保护和设计以及生态系统能量与物质循环再生的调理,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利用生态适应性原理,利用自然做功,维护和完善高效的能源与资源循环和再生系统。 (3)可持续的景观材料和工程技术:从构成景观的基本元素、材料、工程技术等
15、方面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包括材料和能源的减量、再利用和再生。 (4)可持续的景观使用:从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来说,景观的使用应该是可持续的;同时,通过景观的使用和体验,教育公众,倡导可持续的环境伦理,推动社会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于最后一点,限于篇幅,不在此展开讨论,本文只就上述前三层面进行讨论。 1.可持续的大地景观格局:生态基础设施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的综合体,需要从空间格局和水平过程来认识,这些水平过程包括风的过程、水的过程、生物迁徙、人的空间运动等。这些过程的健康和可持续性,直接受到景观格局的影响。 在大地景观这样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中,有的空间位置、景观元素以及局部对景观中的各种过
16、程,包括生物过程和非生物过程以及人文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们是维护这些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Yu, 1995,1996)。多个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构成了景观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简称EI ),它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空间格局,是景观能持续地提供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是通过维护整体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和健康,以保障景观能提供全面的、持续的生态服务功能(俞孔坚,李迪华,2001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