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63868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都,全)C.才通人(刚刚)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

2、找时却“不复得路”。5.按要求填空。(1)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记叙桃花源人来到此处的原因的语句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3、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

4、津者。6.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示例)意同字不同:“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着、顺着”的意思。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答案:(示例)意同字不同:“悉如外人”的“悉”和“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均为“全、都”。“便要还家”中的“要”,同“邀”,邀请;“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延”,邀请。字同意不同:“寻向所志”中的“寻”意思是“寻找”;“寻病终”的“寻”意思是“随即,不久”。“遂迷,不复得路”“遂与外人间隔”中的“遂”,

5、前者是 “最终,终于”的意思,后者是 “于是,就”的意思。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译文:(他们的祖先)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8.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出来。 答案: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9.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案: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安宁和乐,自由平等,丰衣足食等。(意对即可)10.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作简要分析。答案: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

6、向往之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桃花源记(全文)【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 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此中人语云(告诉)(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3)盖江北之俗(大概是)(4)自恨不如远甚也(遗憾) 12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A.屋舍俨然 (陈尧咨)忿然曰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余顾而慕之C.而外出溉汲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D.乃不知有汉 屠乃奔倚其下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二处)甫 行 数 里 见 四 野 禾 苗 油 油 然 老 幼 男 女 俱 耘 于 田 间 答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4.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译文:这家男主人正在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1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8、都展现了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生活图景。参考译文:【乙】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棚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和狗都在鸣叫。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9、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文】 她的手就像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像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她的牙齿像那瓠瓜的籽,丰满的前额弯弯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杂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云无心以出岫(xi),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