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渐染潜移默化.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629205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熏陶渐染潜移默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熏陶渐染 潜移默化 易焕光摘要: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做过多年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想过不少办法,采取过不少的措施,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将德育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是“德育”不再抽象,不再是空中楼阁,而变得可感可仿。这篇短文,只是管中之见,畅所欲言而已。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从这里可以知道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而

2、且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介绍时代背景时进行德育渗透。高中课本有不少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品质的文章。讲读这类课文,在介绍时代背景时,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学。如在讲授个人和集体一文时,着重介绍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8日在延安马列学院讲演后的反响,同时该文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从而使学生认清

3、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弄清今后自己该怎样做。类似这样的文章,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激励了学生,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该怎样做人,怎样学习。二.发掘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变成附加的成分,而应从具体内容实际出发,挖掘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比如在教灯这篇课文时,怎样才能挖掘它本身具有的思想性呢?巴金的这篇灯写于抗战的相持阶段。国民党的卖国投降主义造成大半个中国的沦亡,无数人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之下,黑暗笼罩着大地。抗战能不能胜利?中国有没有前途?作者通过描写黑暗中的灯光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进一步揭示出这种希望的存在,是由于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帮助。只要充满信心

4、,重新点燃心中的灯,就一定会不断向前,夺取胜利。我们如果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也能看到前面希望的灯的话,就能取得好成绩。教者只要准确地选取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渗透,效果是可佳的。又如通过讲解望天门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学好文化,报效祖国。三.利用某些相关的知识点作适当的思想性引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例如在教学文言文记王忠肃公翱事一文时,可把王翱的清正廉洁、不徇私情的高尚美德与当今现实社会中的腐败者相对比,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学习俭以养德一文时,针对不少学生因生活条件富裕而奢侈浪费的不良现象,我大讲节俭的意义,教育他们崇尚勤俭,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

5、。又如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如“公平”竞争与精诚合作、自信与见贤思齐、进取与功利等问题。让学生能够识别“社会现象”中的优劣、美丑,从而树立自我追求的优秀人格品质偶像,并不断地逐步地塑造自我。四.利用那些积极向上、富有情味的民俗内容的课文,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如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乳母大堰河幻想“我”成亲时的富丽场面,可见节仪文化深入人心,衬托出乳母对“我”爱之深切,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我们民族美好生活的欢乐和追求;在教学“谈骨气”一课时,引导学生列举古今典型事例,学习闻一多、文天祥等人保持中华民族气节的精神,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

6、这些结合课文的具体的民俗内容而引发的教学延伸,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基本美德,产生无形的熏陶作用,同时又可以活泼课堂气氛,调节学习情绪。五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地按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运用灵

7、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自然形成好的思想品德。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多方位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这种心灵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是疾风暴雨式的,只能润物细无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最终有滴水穿石之功效。语文课情感培育也必须是长期性的、渗透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问题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语文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