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17.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626465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其一)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归园田居(其一)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归园田居(其一)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归园田居(其一)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归园田居(其一)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其一)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其一)17.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沈阳市外国语学校 邓钰瑾教学设想本单元重点是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思想感情,注意不同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所以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通过反复吟咏由诗中意象的分析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手法并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知识与能力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思想感情。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手法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通

2、过诗中意象的分析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手法并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分组讨论法 3.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听音乐思考:1.你能够联想到哪一位诗人?2.你对这位诗人有哪些了解?3.我们学过这位诗人的哪些作品?4.他的作品大部分具有何种特点?(幻灯以blog空间的形式总结陶渊明的简介)今天我们跟随陶渊明的步伐一起聆听他的归园田居二、 写作背景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归田后,作归园

3、田居诗一组,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实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三、 走进文本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注意字音、朗读的节奏和感情。(教师强调字音,并提示五言古诗朗读节奏一般二三或二一二/二二一)。2. 全班齐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3. 找一名同学模仿录音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二)、赏析诗歌1. 解题:俗话说:眉目传情。诗歌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明确:“归”追问:这个标题还传达了什么信息呢?归向

4、田园,那么作者眼中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呢?2. 小组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的形式)(1) 本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a.白描:寥寥数笔便勾勒出鲜明生动的田园风光b.动静结合: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c.以动衬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视听结合:视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听觉:“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e.远近结合:近景:“方宅十

5、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小结:这八句话作者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动有静地描绘出一幅简朴幽雅、清新自然、祥和安谧、宁静闲适而不失生机的优美的田园生活画画(恬淡自然)。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2.还有哪些诗句可以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明确: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说明陶渊明本性热爱田园生活,对于世俗官场的周旋逢迎、尔虞我诈难以适应。讲明自己为何而归。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明确:我们依然可以读到作者

6、对官场的厌倦。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实际上诗人是以“羁鸟”和“池鱼”来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特别是“恋和思,旧和故”都用得非常好,表现出陶渊明虽在官海,却心系田园生活的心情。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明确:本句“无尘杂”、“有余闲”用的较好。“无尘杂”是说没有官场上乱糟糟的事情,;“有余闲”是说可以不必做官场上的那些客套应酬之事,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吟诗赏菊。这一无一有,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和理想境界。这句话写出了田园生活之乐,反映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明确:本句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表达

7、了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欣喜的心情。e.“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明确:作者将“尘网”比作官场,解释了作者出仕的原因。尤其是“误”字,说明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将作者的懊悔及对官场的厌恶表现的淋漓尽致。 追问:一“误”字便能解释这“一去三十年”吗,作者有多少个三十年可以挥霍呢? 明确: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他最终彻底醒悟,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继续留在官场的代价就是同流合污,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所以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可见“

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不是最关键的原因。f.“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明确:说出了作者归园田的根本原因。“守拙”就是坚守本心,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3. 小结: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对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的心情。总结:陶渊明的归隐是他的人生选择,在充满诱惑的现在我们也应该学习陶渊明的坚守本心!四、作业 根据你所了解的陶渊明的事迹,自选角度,写一段200字的感悟。五、 板书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草屋 动静结合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远村 以动衬静 对官场的厌恶 狗吠 视听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