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础工程.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62447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础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础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础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础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础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础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础工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项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根底工程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根底工程,是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源泉。通过调查感到,目前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虽然采取了一些着实过硬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实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一、问题 1、数量逐年呈下降趋势。以XX市为例,2022年末,共有入党积极分子31273人,2022年末有28418人,2022年末有22250人,分别下降了9个和21个百分点。其中,工农业生产一线入党积极分子数量相对下降幅度较大,2022年比2022年减少了2081名。 2、整体结构分布不平衡。目前主要存在着“四多四少。男性入党积极分子多,女性入党积极分子少;农民、

2、机关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多,工业生产一线、非公经济领域入党积极分子少;管理正规、风气较正的单位入党积极分子较多,经济不兴旺和管理松散以及关、停、改企业等入党积极分子少;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多,高知群体少。 3、教育管理机制缺乏活力。抓法陈旧,沿袭过去老的传统作法,习惯于旧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创新不足,培养与管理脱节,缺乏约束力。有的连传统的工作方法也坚持不好,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上是自然成长,管理上是论资排辈。效果不佳,教育管理工作没有真正做到入耳入心,从根本上解决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问题。 4、个别基层党组织作用不突出。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上存在着“四不到位的现象。重视程度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认

3、为,只要把现有党员管好就行了,抓不抓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无所谓。具体措施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不认真,培训不及时,到要发展入党时才指定专人突击填写材料,甚至有的连必要的根底资料都不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不能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启蒙教育工作。主动启发引导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在抓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习惯于坐等,不能主动地去启发引导。 二、原因 一是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缺乏深刻的认识,出现信仰危机。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对党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不深、不全面。对党的根本知识、根本理论、根本政策知之甚少。一些人理想信念动

4、摇,思想滑坡,不愿参加党组织。 二是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价值观发生偏颇。一些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严重扭曲,追求的不再是政治生命,而是经济利益,因而出现了关心经济的人多了,关心政治的人少了;关心个人的多了,关爱他人的少了;关心利益的多了,关注理想的少了的现象。 三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影响了一些人的入党热情。在一些单位,党员和群众没有明显的差异,甚至有的党员还不如普通群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从体现。正如一些人总结的那样:有的人看上去真像党员,一问却不是党员;有的人看上去不像党员,一问还真是党员。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党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入党积极性。 四是党组织没有

5、地位,党务工作不被重视。目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受到弱化,党务工作受到淡化。一些单位正常的党组织活动难以开展,甚至有的支部竟然没有组织委员,想参加党组织的同志不知该向谁递交入党申请书。 三、对策 第一、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增强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从事关党的建设全局的高度,从稳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增强党的阶级根底、扩大党的群众根底,提高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它作为一项根底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不放松,不无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第二、从发挥党组织作用入手,创造入党积极分子健康成长的良好

6、环境。一是要体现组织的存在。克服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为而治的思想,发挥引导、启发、带动作用。二是要体现组织的力量,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起到鼓励、助力的作用。改变让入党积极分子自然成长的状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上进心。三是要树立组织的威信。形成重视党员、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良好气氛,对要求进步的青年和入党积极分子要“高看一眼,一些重要的党内活动吸收他们参加,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完成,一些评先选优等“好事优先考虑他们,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第三、从加强教育引导入手,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一是要明确教育引导的目标。把广阔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引导启发好、素

7、质培养提高好,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二是要扩大教育引导的范围。要把整个非党群众队伍,作为教育引导工作的范围,逐个分析未提出申请人员的思想实际,因人施策,保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有足够的后续力量。三是要充实教育的内容。要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重点是党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根本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按照科学、实效的原那么,充实相关教育内容。四是要创新教育引导的形式。本着实用、管用的原那么,从本地本单位入党积极分子特点和实际出发,机动灵活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五是要拓展教育的途径。紧密结合入党积极分子岗位特点、个人素质状况,积极开辟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全方位实施

8、教育培养,使入党积极分子素质更高,成长更快,先锋模范作用更突出。 第四、从加强管理入手,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一是坚持经常性管理,保护积极分子的入党热情,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坚持特色性管理,探索分类管理方式。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如生产一线工人,比拟容易集中,可建立工人业余党校。青年农民处于分散状态,可将优秀回乡青年集中,以乡为单位建立农民技术学校。学校以培养预备队为主,建立学生党校,党章学习小组等。三是坚持创新性管理,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保持入党积极分子的动态性,坚持定期整顿,做到有进有出,通过民主测评等方式,打破论资排辈。四是坚持严格性管理,做到宁缺勿滥。把住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入口。坚持“宁要少些,但要好些,真正把那些表现突出的骨干、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动机不纯,信念动摇,模范作用不突出的,坚决清理出去,保持这支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五是坚持目标性管理,优化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结构。即:优化年龄结构,侧重35岁以下青年;优化行业分布结构,侧重生产一线、执法执纪、关键岗位、新经济组织;优化知识结构,侧重高知识群体;优化性别结构,侧重妇女入党积极分子。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