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624061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学案(二)第一单元 地球第1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预习生成】学习目标(重点知识都在这里哦)(1)认识地球的形状。(2)表述地球的大小。(3)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预习导航学案(走进去,眼前一道美丽的风景)考点扫描考点1 地球的形状(1)早期,人们普遍认为大地是平的,如在我国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 ”。(2)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 ”,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3)1522年9月,第一个环球航行的船队是 从 出发,历时三年,最后又回到了 。(4)1961年4月16日,苏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宇航员 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

2、目睹地球是个 体的人。(5)地球的的形状是 。考点2 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极半径是 千米,赤道半径是 千米。(2)地球平均半径约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 千米,地球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合作展示】互动研学课堂(合作讨论,顺利走进合作学习的快车道)一组任务: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地球的感觉与认识。名师点金二组任务:讨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完成下列内容。(1)盖天说:(2)浑天说:名师点金三组任务:麦哲伦航海的路程、经历及意义 。名师点金四组任务:讨论人类航天的历程。(1)1961年4月16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次进入太空(2)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将阿姆斯特朗,送到月球上。(

3、3)2003年10月15日上午09:00“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名师点金五组任务:大海上航船由远及近时,体会航船出现的过程。名师点金六组任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形状。名师点金七组任务:探讨地球的大小。名师点金八组任务:毛泽东的送瘟神诗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怎么回事?名师点金 【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1、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轮船本身,原因是:( ) A、地球的海洋太大,陆地太小 B、陆地表面是平面 C、海洋表面是平的 D、海洋表面是球面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A

4、、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一个似皮球的圆球体 B、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一个赤道部位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赤道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 A、地面上高低起伏 B、海边望远处驶来的船舶,先看到桅杆,后见到船身 C、登高可以望远 D、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二)综合题5、你能认出右图画的是什么物体吗?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是地球。 (1)你知道地球的大小吗?请你在图上填上数据。(平均半径、赤道)(2)地

5、球表面积是 亿平方千米。 (3)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上,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个 体。 (4)假如你从M点出发向东绕地球旅行,若每天走50千米,再回到M点时,你已经走了 天。6、思考:(1)同学们,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这么漫长的过程,那么你知道我们现在认为的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到底应该是什么形状,思考一下(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它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形状?(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大地不是平面,而是球面的。你注意观察了吗?请举出一、两个例子来。(3)在一场以“谁最先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为主题的地理讨论中,小周说:“是麦哲伦最早证明的,因为它的船队从西班牙出

6、发,一直向西行驶,最终又回到了西班牙。”小张说:“不对,是麦哲伦手下的船员最早证明的。因为麦哲伦在航行途中已经死亡,并没有回到西班牙,而是他的手下的船员回到了西班牙。”小李说:“你们说的都不对,麦哲伦船队向西行驶最终又回到原出发地的事实,不能证明地球一定是球体,只能证明地球可能是一个球体,也可能是一个平面,因为在一个平面上,如果行走路线是一个360的圆弧,就像一个400米环形跑道,也可以回到原出发地。因此,我认为是第一个从太空看地球的人,也就是前苏联的加加林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 同学们,看了上面的讨论,你赞同谁的观点?或者你不赞同上述意见,而是有自己看法?如果你将自己的看法与班级的同学、

7、教师交流一下,相信一定很有趣。 视野拓展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严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末,人们对地球是正圆球的主张开始有了怀疑。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通过测定,发现地球赤道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张。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公里,极半径为6356.76公里,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