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育的本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61449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教育的本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论教育的本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论教育的本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论教育的本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论教育的本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教育的本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教育的本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换言之,即何为真正的教育,这的确是一个十分严肃但又常被忽略的问题。台湾教育家贾馥茗女士在其新著教育的本质一书中说,现代的教育至多是“就事论事”,“多数讨论教什么和怎样教, 把为什么教这个问题视着理所当然,反而忽略了”。忽略了“为什么教”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教育则不可能不出问题。教育的本质归根结蒂是什么?耕夫认为,教育的本质应与人的本质有密切联系,教育的本质即努力促进人的本质的发展。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然属性,或称为人的生物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类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特性

2、,主要由人的物质组织结构、生理结构和千万年来与自然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特性,如食欲,性欲,自我保存能力等等。人的自然属性与其它生物,特别是与人比较接近的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基本一样,是天生具有的,也可能就是由基因决定的。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利己性、独立性、排他性、对物质利益追求,甚至贪婪、凶残、冷酷等特性都可以看成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具体表现。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非常相似。而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则是人的社会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主要是阶级性。然而在阶级出现之前或阶级消灭之后,人的社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耕夫认为若把人类看成整个自然界发展中一个构成部分,而不

3、仅仅是人类社会中一份子,那么人类也有一些共同的社会属性。这些共同属性即为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即人的道德操守。任何一个社会和国家都会对其社会成员的社会性提出很具体的要求,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信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次序;西方资本主义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规则;现在我们国家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4、这些都对人的社会性提出了具体的规则和要求。为此,上海建平中学一些人是这样表述的: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但耕夫认为,尽管此说回答了“为什么教”的问题,但表述含混,有免为求全之嫌。人是“千古之精英,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语),人的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所以耕夫进而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促成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们就讨论过“什么是教育的本质”这个问题。中庸开篇即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因为中庸的作者相信人性本善,所以他认为:“率”人之性,引领和发展人的善性,使人成为一个有良知、有道德、有完美人格的人,才是教育之本质。易言之,教育的

5、本质就是教人修道,修“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孔子甚至用嘲讽的口气讽刺那些只懂专业不懂人文的人,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君子不能只懂专业技术,君子当修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不懂为人之道,只懂专业技能的人,就称不上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就是有完美人格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因此,教育的本质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和陶冶人,使人具备完美人格和心灵,使人拥有良知和德行。在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上,由于受工业化的影响,教育正越来越离开其本质。学校不像是在培养人,倒像是一个个批量生产“人材”的工厂。在这一个个“工厂”里,人们更关注人的考分、人的专业技能以及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那一项项僵死的量

6、化指标体系中,难见有学生的人格和德行修养的内容。在我国,每年各大学的招生简章,最显赫的内容是学校曾获得过多少重大的科研成果,学校有多少篇科研论文被美国的三大检索系统所引用,学校获得过多少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新华书店最大的售书展台竟然是中小学的教辅材料和习题集;社会的各色人群中,最辛苦、忙碌的竟然是中小学的老师和学生;校内外,不只家长,就连政府官员最关注的,并非学生的人格品行而是学校的升学率,特别是升重点率和升名牌率,把这些指标当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当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好不了多少。一年一度的美国大学排行榜,其主要评价指标中绝对少不了科研成果、论文数量等所谓硬性指标,而大学是否培养了有完

7、美人格的人,是否引领了先进思想,是否传播了先进文化等许多人文方面的指标,恐怕没有多少人关心。这就是现今世界的教育。现今世界的教育关心的更多的是人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关注人本身的发展,谈不上以人为本。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还围绕着“人的最重要的社会属性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过一场辩论。辩论的中心问题有二:一曰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二曰人禽究竟有何区别。这场辩论的代表人物是大家熟悉的孟子和荀子。先说善恶之辩。孟子曰人性善,说人生下来就有善端,倘若人没有善根只有恶欲,后天的教育则成为不可能。正因为人有善端所以通过教育人可以将此善端“扩而充之”,以形成善性和善行。孟子的这一发现很了不起,他证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和重

8、要性。荀子曰人性恶,说人生下来就有许多恶欲。但荀子不像法家那样,认为人的恶性是不可改变的。荀子认为,人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而不是“顺人之性,从人之情”,人完全可以“积善成圣”和“化性起伪”。“伪”,即人为之也。在荀子看来,人能否改恶从善,全赖后天之所为。也就是说,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才需要教育,通过教育“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这同样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孟子、荀子的辩论看上去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其实他们都想说明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说明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道德才是人最重要的社会属性。再说人禽辩。人禽之辩表面上阐述的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但其根本的目的是想进一步说明道德才是人的最根本属性。

9、孟子虽没有直接指出人禽到底有何区别,却认为没有恻隐之心,没有羞恶之心,没有辞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的人“非人也!”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告之上)换句话说,不懂得仁义礼智的人,不懂得基本道德的人,都不是人,与禽兽无异。对于人禽之别,荀子似乎说得更加直截了当。他说,“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荀子非相)即人和动物之区别在此于人知天伦、人有道德。荀子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

10、下贵也。”(荀子王制)可见,人之所以为人者,是人知礼义、懂人伦、有道德。无德之人无异于禽兽。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先哲们进行人性之辩、人禽之辩的根本目的有二:一、人的最重要的社会属性是人有道德,人和道德有着相当大的同一性;二、正因为道德是人的最重要的社会属性,所以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培养人,使人首先成为有良知的人,有德行的人。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技术和能力的重要性。没有先进的技术和技能,人的生活就不可能得以提高。但是,任何科学和技术都需要人去掌控,人有道德,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人无道德,科学技术就可能是破坏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意义就是完善人格、培养道德。可惜这些年来,一些学校背离了教育的本

11、质。大学大搞科学至上主义,中小学则大搞分数第一主义。我们重视人才的培养,却忽略了对人格的陶冶。我们常常为我们没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深感遗憾,但却从未为青年一代价值取向的扭曲而感到恐慌。也许许多人并不了解最近百年以来最受人尊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巨星爱因斯坦是怎么说的。爱因斯坦曾经猛烈抨击过美国的教育,于1951年6月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为着实用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伦理价值的损害。”他批评当时的美国教育,说它实在是太“实际”了,太“功利”了,太“务实”了,许多人实际上早已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潭。他给朋友的信中曾说,“我们这一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硕

12、果累累,科研成果在技术上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家为此感到欢欣鼓舞。但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的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如果人类要保持自己的尊严,要维护自下而上的安全以及生活的乐趣,那就应该竭尽全力地保卫那些圣人给我们的一切,并将之发扬光大”(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爱因斯坦与教育)。圣人们给了我们什么呢?不是手机,不是电脑,不是汽车,更不是坦克导弹和各式杀人武器。圣人们给我们的正是我们教育应该努力去实现的,人的人格和心灵的完善。我们期望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世界上最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却希望教育能回

13、归本质,这实在太需要教育界的同仁们认真思考了。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但清醒的中国人却总有一丝抹不去的忧虑和不安。中国的经济的确发展了,中国人口袋的确有钱了,但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更多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并没有如管仲所言:“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些生活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道德上似乎大不如他们贫穷的前辈。一系列社会问题也许并非完全是法治不健全所致,更不一定都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而是社会道德滑坡的结果。道德堕落肯定不是教育的错,但教育的责任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的。当我们的学生只专注于专业和技术而忽视人格与心灵的陶冶,当青年一代只懂得争取个人的权利而忽视社会的责任,当人们眼中只有利益而忽视道义,富裕也许只是昊花一现。富并不意味着一定强,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有道德的、富于献身精神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国民。国民如都能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以义为上,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都能有仁爱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和诚信之心的美德,富强绝不是梦。而这一切都与教育息息相关。让我们共同反思,走出误区,抛开功利主义,回归教育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