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609974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科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1.目的 为了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的管理,预防和应急火灾、爆炸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的管理。3.职责3。1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化学危险品购置的管理。3。2各使用部门负责化学危险品使用和储存的管理.4.工作程序4。1化学危险品范围主要包括检验用的化学试剂等。4.2在购买化学危险品时,应要求供应商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有防止泄漏、倾倒的预防措施。4.3采购化学品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化学性能方面的资料,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配送到储存室。4。4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管理4.4.1仓库管理员职责a.防火、防泄漏安全的管理;b。化学危险品入库、

2、发放的管理;c。废弃化学危险物品处置的管理.4.5化学危险品的储存4.5。1化学危险品必须存放于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箱内,进行分类存放,文字标识清楚.化学药品贮存室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有防火、防雷、防爆、调温、消除静电的安全措施。室内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一般不超过28,照明应是防爆型。4。5。2化学药品贮存室应有专人保管,并有严格的账目和管理制度。4。5。3室内备有消防器材.4。5。4贮存化学危险品应符合下列要求:a。化学药品应按类存放、特别是化学危险品按其特性单独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存放.b。遇火、遇潮、易燃易爆、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不得在露天、

3、潮湿、漏雨、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存放。c。受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和桶装、瓶装的易燃液体,应当在阴凉通风的地点存放。d.化学性质不同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学药品不准同室存放.e。氧化剂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库存放。f。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放于专用的保险柜内,并执行双人保管制度。g。仓库和现场的化学品应有仓库管理员定期、定点检查。4。6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使用4。6。1在化学品的运输和使用时,应注意不要洒落、碰撞并戴好防护用品。如有洒落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法处理好现场.4.6.2在化学品使用完毕后应密封放于指定位置。4。6。3化学危险品使用现场应有化学品性能资料,便于查阅.4.6。4作业

4、人员要根据需要使用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用具.4。6。5剧毒性化学危险品的使用要执行双人领用、使用制度。4。7化学危险品应急、预防措施4.7。1防火与防爆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也不会燃烧。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a毒害物品 分为剧毒物品和有毒物品。毒害物品应锁在固定的铁柜中,由专人负责保管,每次取用有严格的用量登记。b 腐蚀性物品 对人体的皮肤、粘膜、眼、呼吸器官和金属等,有极强的腐蚀性。应放置在用抗腐蚀性材料制成的架子上贮存。c放射性物品 人体受到放射线过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尘能引起放射病

5、。所以放射性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安全贮藏所。4。7。1。1起火和防爆的预防措施根据化验室着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下列针对性预防措施.A。在火焰、电加热或其它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物。B。加热用的酒精灯、喷灯、电炉灯加热器使用完毕时,应立即关闭.C。灼热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试验台上,各种电加热器及其它温度较高的加热器都应放置在石棉板上.D。倾注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E。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或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砂浴或油浴等加热。F。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决不能擅自离开。G.实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品。H。不应用具有磨口塞

6、的玻璃瓶储存爆炸性物质,以免关闭或开启玻璃塞时因摩擦引起爆炸。必须配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应保持清洁.I。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试验台或地面上时,必须: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灯等加热源;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室内立即通风、换气;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火源。4。7.1.2预防化学反应热起火和起爆A.分析人员对于要进行的试验,须了解其反应和所用化学试剂的特性.对有危险的试验,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及发生事故的处理方法。B。易燃易爆物的试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C.在未了解试验反应之前,试料用量应从最小开始.D。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

7、4。7.1。3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差引起爆炸A.预防减压装置爆炸,减压容器的内外压力差不得超过一个大气压.B.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增大引起爆炸的措施:低沸点和易分解的物质可保存在厚壁瓶中,放置在阴凉处.所有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反应太猛烈时,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减缓反应速度。不能将仪器装错,使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的试验一定要小心谨慎,严加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绝对不允许不了解试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禁一人单独在实验室工作。4。7。1.4实验室灭火灭火的原则是:移去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a。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

8、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b。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使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因为这些物质会与二氧化碳发生作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有机溶剂、油类着火,不宜扑救电器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4。8常见的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实验室中引起的中毒现象有两种:一是急性中毒;二是慢性中毒,如经常接触某些有毒物质的蒸汽.4。8.1急救措施:a 立即将中毒者抬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温,勿使受冻;b 呼吸衰竭者立即

9、进入人工呼吸,并给以氧气,立即送医院。B。CL2 CL2为草绿色气体,比空气重2。49倍,一旦泄漏沿地面流动。CL2是强氧化剂、溶于水、有窒息臭味。一般工作场所空气中含氯不得超过0。002mg/L.含量达3mg/L时,呼吸中枢突然麻痹、肺内引起化学灼伤而迅速死亡.C。 H2S H2S为无色无味气体,具有腐蛋臭味,对空气相对密度为1。19。H2S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使延髓中枢麻痹、与呼吸酶中的铁结合(生成FeS沉淀)使酶活动减弱。H2S浓度低时,头晕、恶心、呕吐等,浓度高或吸入大量时,可使意识突然丧失、昏迷窒息而死亡。因H2S有恶臭,一旦发现其气味应立即离开现场,对中毒严重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吸

10、氧、送医院。D。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主要成分是NO和NO2。氮氧化物中毒表现为对深部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严重者导致肺坏疽,吸入高浓度氮氧化物时,可迅速出现窒息、痉挛而死亡。一旦发现中毒,要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并送医院急救。4。8.2。酸类H2S04、HNO3、HCl这三种酸是化验室最常用的酸。受到三酸蒸汽刺激可以引起急性炎症.受到三酸伤害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的小苏打水冲洗患部。4。8。2。3碱类NaOH、KOH它的水溶性有强烈腐蚀性。皮肤受到伤害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稀醋酸或2硼酸充分洗涤伤处.4.8.3氰化物、砷化物、汞和汞盐a。氰化

11、物:KCN和NaCN属于剧毒剂,吸入很少量也会造成严重中毒。发现中毒者应立即抬离现场,施以人工呼吸或给予氧气,立即送往医院.b.砷化物:As2O3、Na2AsO3、AsH3,发现中毒时立即送往医院。c.汞和汞盐、HgCl2、Hg2Cl2,汞和HgCl2的毒性最大,发现中毒时立即送往医院.4。8.4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几乎都有毒性,只是毒性大小不同。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对其性质详细了解,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a.脂肪族卤代烃 短期内吸入大量这类蒸汽有麻醉作用,主要抑制神经系统,刺激粘膜、皮肤以至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这类物质对肝、肾、心脏、有较强的毒害作用。b。芳香烃 有刺激作用,接触皮肤和粘膜能引起皮炎、高浓度蒸汽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大多数芳香烃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有的还会损伤造血系统.急性中毒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治疗.c.致癌物质 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诱发癌症,被称为致癌物质.以下物质有较明显的致癌作用:多环芳烃、3,4苯并芘、1,2苯并蒽、亚硝酸氨类、-萘氨、联苯氨、砷、镉、铍、石棉等。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必须穿戴工作服、手套、口罩,避免进入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