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诗经·氓》《诗经·采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诗经·氓》《诗经·采薇》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二:诗经氓诗经采薇教案人教版必修二:诗经氓诗经采薇教案学习目的: 1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老式,结识现实主义创作措施的特点。 4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时间一学时 预习检查: 理解了哪些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简介: 诗经是国内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概5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典型,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
2、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体现手法而言。有关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她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因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
3、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老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经氓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文,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她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性。 4、学习独特的语言体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体现方式。 【教学时间】一学时 【教学环节】 1、 导入话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爱情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种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让我们
4、走近她们,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传唱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2、范文朗读,熟悉生字词义。 氓之蚩蚩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隰则有泮 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言既遂矣 躬自悼矣 无与士耽 实词 布:一种货币,并非注释里说的,与现代汉语意义相似。 匪:读上声,并非通假。 将:读qing,愿、请,如,将进酒。 乘:登上。贿:财物。 说:通“脱”。 渐:读jin,溅湿、浸湿。 爽:差错。 极:原则。 德:心意、情意。 罔:无。 虚词 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前“以”,用;后“以”,拿) 乘彼 垣,以望复关(
5、表承办,无义) 秋觉得期(把) 其:其黄而陨(代落叶)其叶沃若(代桑树)士贰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语助词,无义)不思其反(你)之:主谓之间,舒缓语调,无实义 (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女之耽兮 总角之宴)静言思之(这件事) 活用 尔卜尔筮(卜、筮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用龟板、蓍草占卦)士贰其行(数词活用为动词,对不专一) 成语 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兴夜寐。 3、学生自行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也可交流讨论。理清全诗层次 提问:这首叙事诗写了这对男女婚姻过程的哪几种阶段? 明确:恋爱婚变决绝。 追问:结婚前后,诗中男女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提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
6、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种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达“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种勤快、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体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构造和感情基调: 板书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觉得
7、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苏醒、刚烈 男子 女子 婚前 虚伪 热情、善良、多情 婚后 凶暴、蛮横 勤快、刚强、苏醒 感情不专、薄情寡义 总结:男女的不平等,不仅体目前政治上、经济上,有时候还体目前性格上,但诗中女子的最后决绝,又使我们看到中国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这首诗运用了些什么艺术手法,结合感爱好的诗句谈谈你的见解。 要点: 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
8、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她“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结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档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懊悔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体现出她苏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诗经开创
9、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背面六句劝告“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具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体现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觉得,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方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6、布置作业: 、再读一遍课文,体会她们的故事。 、
10、用自己的语言设计她们另同样的生活。 、预习下节课。诗经采薇 1、(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玁狁(xin yn)不遑( hung )不来( li )孔疚( ji ) 靡盬(m g )喧嚣( xio )寰宇( hun)神裔( y ) 肴馔(yo zhun)宅邸( d )逃遁( dn )象弭( m ) 归聘( pn )四牡( m )骙骙( ku )小人所腓( fi ) 雨雪霏霏( y fi )载渴载饥( zi )整饬( ch ) (2)字形 靡(靡费)聘(聘任)霏(烟霏) 遁(遁词) 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 循(遵循) 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 弥(弥漫)
11、 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 弭(消弭) 伤(伤感) (3)解释加横线的字 靡室靡家(无) 不遑启居(空闲) 载饥载渴(又) 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 忧心孔疚(很,非常) 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 雨雪霏霏(下雪) 我行不来(慰劳,劝勉)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 维棠之华( 同“花” )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 岁亦莫止(同“暮”,年终) 2、自行朗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思考讨论: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体现了一般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体现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怀念。 3、诗歌的情感发
12、展可以分为几种阶段?各阶段分别体现什么不同样的情感?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哀、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起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本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种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因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由于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哀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通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并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仍然那么艰难。 4、对话和文本研习 (1)话题和情境设计 A)你是如何理解乡愁的 ? B)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 C)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基本要点: A)乡愁即家园之思 B)对亲人、对故土的怀念。 C)漂泊、远游、战争。 (2)文本研习的重要方向 A)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