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605865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粮食生产情况总结 特别是粮食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县的农业生产。为国家粮食生产平安作出了一定奉献,但由于我县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资金投入有限,仍存在农业根底建设薄弱、科技经费缺乏等现实问题,为此,请求上级部门在政策上、农业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我县的支持力度。 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县地处湘中丘陵地区。全国基地县。全县辖个乡镇,个村,总人口万,农业人口万,现有耕地面积69.1万亩,其中水田56.7万亩,旱土12.4万亩。境内土壤肥沃,水源充分,排灌方便,温光资源丰富,无工业三废和有毒重金属等污染。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全县粮食终年收获面积130万亩,总产稳定在60万吨以上。县

2、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稻谷产量和质量一直处于全省先进行列。近几年来,县紧密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稳定粮食收获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积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的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生产平安,取得了较大成效。年、年次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一、主要效果 县粮食生产面积稳定,继续获得稳产高产。2022年全县粮食收获面积136.8万亩,2023年137.5万亩,2023年141.8万亩;2022年粮食总产58.5万吨,2023年59.9万吨,2023年61.7

3、万吨;2022年粮食单产427.6公斤/亩,2023年428.5公斤/亩,1粮食生产继续稳产高产。近几年来。2023年435.1公斤/亩,全县粮食收获面积、总产、单产逐年增加。目前,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量约740公斤,粮食商品量到达27万吨,商品率约44 县积极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2粮食品种结构不时优化。近几年来。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粮食生产的优质化水平不时提高。1998年起,县屡次被确定为省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基地县。自2022年以来,全县重点推广了湘晚籼5号、13号、天龙香20236湘早籼31号、中鉴20230金优22023等30多个优质高产粮食品种。2023年全县优质稻面积达87.05

4、万亩,比2023年增加20.2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1高档优质稻12万亩,比2023年增加6.7万亩,优质稻总产达41.4万吨。为适应我县牲猪生产的开展,2023年我县又在开展杂交玉米上做文章,全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到达14.5万亩,品种主要为临奥一号、澄海11号、联合3号、豫玉22号,玉米生产全部实行杂交化、优质化。 组织龙头企业与粮食生产基地和农户签订合同,其中高档优质稻全部订单化,每年订单收购稻谷数量2023万吨以上。二是粮食加工业不时开展。全县现有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的企业2个,有加工能力5000吨左右的中、小型米厂31家。此外,3粮食产业化水平不时提高。一是订单化水平显著提高。县依托县大

5、米厂、米业、市国家粮食贮藏库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还有小型粮果、饼干、粉丝等食品加工厂400余家,每年需粮食1万多吨。三是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为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展,2023年,由精制大米厂等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了优质稻米协会,并在各乡镇建立分会,现有协会会员2150个。 二、主要做法 落实粮食生产责任。为抓好粮食生产,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局牵头抓好了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县委政府把粮食生产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乡、村层级签订责任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等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制定粮食生产方案。为加强对粮食生产

6、的指导力度,局每年都制订粮食生产方案,将粮食生产面积、总产等任务逐级分解下到达各乡镇、村,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及时召开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局每年要组织各乡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农技站长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对各阶段的粮食生产工作作出及时的安排安排。四是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局规定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两个乡镇,负责各项政策的落实,催促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开展,同时,每个技术干部联系一个村,搞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一是积极宣传中央1号文件和各项惠农政策。中央1号文件下达后,2加大宣传力度。局在认识组织学习的根底上,及时组织干部职工,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7、进行宣传,使中央的政策深入人心,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和宣传国家、省扶持开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二是切实做好良种补贴工作。从2022年开始,中央对种粮农民实施良种补贴。2022年至2023年我县良种补贴面积32023.93万亩,国家下拨我县良种补贴资金2955.57万元,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户。通过对政策措施的宣传贯彻 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目前,3强化技术效劳。全县建立了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县农业科技合作社、优质稻米协会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的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二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局

8、每年要开展水 开展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近年主要推广了旱育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稻草覆盖免耕、天灯地鸭沼气肥生态优质稻开发等新技术,稻、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30多个。每年推广新技术面积达150万亩次。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局在县电视台开辟了电视专题栏目,每周播放次,每年制播期;自行编印了农业小报,每月1期,年发行量180万份;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班180期,培训农民2万余人;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临时驻村蹲点、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指导技术,每年办样板示范点20余个,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县农技推广中心设立“农技信息咨询效劳大厅,各乡镇农技站建立了农技12023和农业信息网络。农技推广效劳职能全市第

9、一,专家效劳基地全市第一。四是办好示范基地。主要建立了高档优质稻核心示范基地、玉米高产示范基地、植保“四无示范基地、测土配方施肥基地、旱作节水农业基地等30多个基地,各基地都取得了明显效果,真正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 维护农民合法利益。近几年来,4加强农资管理。局以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为主体,以农资管理和打假护农为工作重点,依法办事,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一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气氛。通过印发宣传单、开展电视讲话、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使之家喻户晓。二是创新机制,标准农资市场体系。主要建立了农资可追溯制和农资经营诚信体系,特别是种子经营方面,建立种子经营档案,发放种子经营信誉卡

10、三是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建立农资经营市场准入制,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严格执法,从源头上治理农资坑农害农案件的发生;取缔贩假、售假、无证经营等非法行为,杜绝一切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广阔农民的利益。 提高粮食生产后劲。一是积极争取农业工程。近几年,5加强工程管理。为充分利用国家对粮食生产日益重视的新形势,局积极争取到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测土配方施肥、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等一大批农业工程,工程资金202300多万元。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工程。局对工程建设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进行阳光操作,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设立专项帐户,实行专帐管理;工程建设施工按规定实行招投标制度,严格按程序办事;工程建设物资仪器的推销依照政府集中推销制度执行,没有私自购置行为;施工单位确实定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用;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严格按规划设计施工,每个环节严格把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农业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高了县粮食生产后劲。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