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吨多杀菌素(刺糖菌素)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60227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吨多杀菌素(刺糖菌素)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年产50吨多杀菌素(刺糖菌素)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年产50吨多杀菌素(刺糖菌素)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年产50吨多杀菌素(刺糖菌素)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年产50吨多杀菌素(刺糖菌素)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50吨多杀菌素(刺糖菌素)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吨多杀菌素(刺糖菌素)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产50吨多杀菌素项目建议书1. 产品与市场1.1 多杀菌素产品介绍多杀菌素,又名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杀菌素为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和一般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反,多杀菌素没有抑菌活性,却有杀虫活性。纯的多杀菌素为白色或浅灰白色的固体结晶,带有一种类似于轻微陈腐泥土的气味,是85%88%的多杀菌素A组份和12%15%的多杀菌素D组份的混合物。多杀菌素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例如:甲醇、乙醇、乙腈、丙酮、二甲基亚砜及二甲基甲酰胺等。在水溶液中pH值为7.74,对金属和金属离子在28天内相对稳定,

2、商业化产品的保质期为3年。多杀菌素在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组合的方式进行降解, 主要为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最终变成碳、氢、氧、氮等自然组份。由土壤光解作用降解的多杀菌素半衰期为910天,而水光解作用的半衰期则小于1天,叶面光降解的半衰期是1.66天。在无光照条件下多杀菌素经有氧土壤代谢的半衰期为917天。另外多杀菌素的沥滤性能非常低,合理使用不会对地下水构成威胁。1.2 多杀菌素的用途多杀菌素是一种具有触杀及喂毒作用的新型微生物源杀虫剂,具有对害虫广谱、高效,对人、非靶标动物和环境极为安全、可生物降解的优异特点,并因此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多杀菌素的作用机制非常新颖和独特。它对昆虫存

3、在快速触杀和胃毒毒性,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这种作用结果和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被激活的结果是一致的。多杀菌素同时也作用于-氨基丁酸受体,这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其杀虫活性。如此的作用模式可谓独一无二多,与现有杀虫剂产品明显不同。多杀菌素对许多益虫和有益生物具有很高的安全阈界,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相对低毒,对水生动物也只是轻微的中等毒性,此外,哺乳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多杀菌素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或神经毒性。多杀菌素在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组合的方式进行降解,主要为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最终变成碳、氢、氧、氮等自然组份,因而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由土壤光解作用降解

4、的半衰期为910天,水光解作用的半衰期则小于1天,叶面光降解的半衰期是1.616天。在无光照条件下经有氧土壤代谢的半衰期为917天。多杀菌素首先于1997年在美国被批准登记,用在棉花上。2005年,多杀菌素已经被批准用于73个国家的250多种作物上。近期又被欧盟批准登记,并且可以用于有机食品基地使用,安全间隔期为天。多杀菌素对鳞翅目、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等多个目的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多种鳞翅目抗性害虫的幼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且该药剂对鳞翅目幼虫的活性大大地高于各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环戊二烯类杀虫剂。多杀菌素特别适用于防治蔬菜高抗性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蓟马、跳甲

5、、豆荚螟等害虫,具有对高抗性害虫优异的防效和可以与化学药剂比拟的速效性。在珠三角、海南、云南等蔬菜害虫高抗区取得了优异防效,迅速被当地农民接受,成为防治抗性害虫的首选药剂之一。1.3 多杀菌素国外和国内的生产状况介绍多杀菌素为美国陶氏公司的专利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为美国陶氏独家生产和销售。中国,截止2010年4月,除美国陶氏公司外,仅有石家庄三农公司获得了多杀菌素制剂农药登记证。据了解是美国陶氏公司原药授权登记。1.4 多杀菌素市场需求状况高毒化学农药污染产生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对大气、土壤和水的影响和破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农药残留;高毒化学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

6、坏作用极大,杀伤天敌,导致害虫更加猖狂,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恶性循环。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生存环境受到来自化学农药的严重威胁。经过人们长期反复地研究和探索,已经认识到,必须采用无公害、安全、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或者高效低度农药来逐步取代高毒低效的化学农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和政府机构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逐渐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普遍提高,世界各国对于农药产品越来越严厉的安全环保要求,以及以人为本的农药政策和法律法规,使绿色环保的微生物农药和高效低度农药必然在未来成为全球农药市场的主宰和潮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与日俱增,市场上,消费者对以“安

7、全、卫生、营养、优质”为品质核心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欲望。这些都为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农药市场总量在2007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为624亿元,据专家估计2009年中国农药市场总量是1000亿元。发达国家农药市场基本趋于平稳,增长幅度很小,发展中国家农药市场还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吴发长(农资导报,2004年09月14日,第007版)认为,中国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约9000多万公顷,蔬菜、烟叶种植面积约330万公顷。每年棉铃虫、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等害虫危害面积约2000万公顷,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小麦白粉病、

8、锈病、赤霉病、植物线虫病和病毒病等危害面积约2700万公顷,因此,农药的需求量很大。从而说明,中国生物农药发展市场潜力大。在农药市场总量中,高毒化学农药的增速已经停止,而生物农药每年以大约10%增速发展,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的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2009年全球,多杀菌素制剂产品销售额为2.5亿美元,折合成多杀菌素原药约为200吨。2009年在中国市场,多杀菌素制剂销售额约2亿元人民币,折合成多杀菌素为20 吨。国内现有制剂登记1个,混配制剂登记2个,均为美国陶氏登记或陶氏授权登记。随着多杀菌素化合物专利到期,多杀菌素原药和制剂正式登记资料保护即将到期(2012年正式登记资料到期),国内登

9、记原药和制剂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我们预计到2012年底,国内将有一到两家原药登记,十家左右的制剂登记,以后6年内每年登记数量会翻番,直至制剂产品登记数量达到一个饱和水平。各个制剂登记厂家对原药的需求量会快速增加,预计到年中国市场对多杀菌素原料药的需求达到1000吨(至少不低于500吨)。 1.5 多杀菌素市场预测根据中国农药产品一般发展规律研究,特别研究阿维菌素市场发展规律后,我们对多杀菌素原药未来市场的预计见下表:项目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原药数量(吨)50100250400600800原药单价(万元/吨)350320320300300280市场金额(亿

10、元)1.753.28.012.018.022.42. 产品方案A、产品:多杀菌素,50吨/年外观: 米白色结晶粉末气味: 泥土味纯度: 90%Spinosyn A 含量: 83-89%Spinosyn D 含量: 11-17%CAS No: 168316-95-8防治对象: 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蓟马等。 毒性: 低毒 作用特点: 本产品是从放射菌代谢物提纯出来的生物源杀虫物,毒性极低,喷药后当天即见效果,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相比美,非一般的生物杀虫剂可比。中国及美国农业部登记的安全采收期都只是1天,最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应用。 B、副产品:有机肥,800吨/年由于发酵工艺的特点,生产50吨多

11、杀菌素,恰好出产800吨有机肥。3项目工程方案3.1工艺技术本项目所述多杀菌素发酵技术系清华大学与欧洲一家生物工程机构联合开发的技术,包括高产菌种、发酵配方和提取技术三部分。本项目技术和美国陶氏公司相比较,各种技术指标基本相同。和国内的科研院所和大学发酵水平为0.5g/L到0.7g/L的技术(根据国内权威专家的了解,国内最高水平也不会超过1.5g/L)相比较,优势非常明显。我方在多杀菌素发酵技术上具有巨大技术领先,优势明显,通过测算,我方生产成本与国内最高技术水平相比,成本为对方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由于多杀菌素发酵技术的关键技术点比较多,国内的研发很难在3到年内有所突破。这样我们就会占领国内

12、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本项目技术介绍如下:A、 技术指标:发酵水平:51g/l发酵时间:26020小时收 率:70实用化的多杀菌素产品是spinosyn A和spinosyn D的混合物。spinosyn A:分子量:731.96分子式:C41H65NO10CAS No: 131929-60-7spinosyn D:分子量: 745.98分子式: C42H67NO10CAS No: 131929-63-0B、 发酵参数:补料分批发酵发酵时间 (h)26020间歇时间 (h) 24发酵周期 (h)28024发酵体积 (m3)32放罐体积 (m3)24单产 (kg)120最终产品浓度 (kg/ m3)

13、 51结晶收率 (%)705%最大通风 (VVM)1.0通风能耗 (kWh/kg)91最大搅拌动力 (kW/m3)2.5-3.0搅拌及冷却耗能 (kWh/kg)97蒸汽消耗 (kg/kg)60C、 主要原料:玉米浆黄豆粉CaCO3酵母粉K2HPO4KH2PO4消泡剂NaOHD、知识产权根据我们对多杀菌素专利的研究,目前,多杀菌素化合物专利在中国是2007年到期,在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在2009年11月到期,在美国多杀菌素technical product manufacture专利到2015年3月到期。由于本项目技术是清华大学和欧洲合作单位共同开发,在本项目推进到合适时间,我单位将给予欧洲合作

14、方部分现金补偿后,清华大学将本技术全部产权注入到本项目中。3.2生产方案A、 生产方法本项目生产是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液体发酵,经过层析分离等纯化工序,最终获得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多杀菌素。本项目所用的原料包括:豆粕、棉籽粕、葡糖糖、糊精、氯化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B、工艺流程图C、生产设备表一:主要生产设备清单(年产多杀菌素约50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单价设备数量设备金额备注1一级种子罐(含各种仪表、自动控制以及其他辅助设施)1m42一级种子配料罐3m43二级种子罐(含各种仪表、自动控制以及其他辅助设施)5m44二级种子配料罐5m45二级种子补料罐3m26发酵大罐65m67发酵配料罐50m28发酵补料罐20m69氨水高位罐5m410高位罐3m411发酵液收集罐50m412膜过滤设备413过滤液收集罐65m414菌丝收集槽415提取专用设备3216尾液收集罐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