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601709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加坡、深圳交通管理比较研究 刘朝金 王任意新加坡是东南亚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海岛国家,面积6.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它虽然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之地,独立以来仅有年的历史,却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腾飞、政治清廉、社会稳定、风尚良好的现代化国家。我们总的印象是:新加坡环境清洁美丽,交通发达,管理井然有序,社会安定团结,法纪政纪严明,人民安居乐业,是一个花园式的现代化法治国家。一、新加坡交通运输概况海运方面,新加坡是国际海运、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目前(年,下同)有六个大港区,6多个轮船泊位,最大的巴西班让码头能同时停泊多艘远洋巨轮。至今,新加坡已开通多条海上航线,通往世界各国多个港口,每年进出船只多万艘

2、,货物吞吐量亿多吨,海港年进出口总额达到多亿美元。年新加坡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达万个标准箱,超越香港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其集装箱的装卸速度达到每小时个标箱,创造了世界纪录。新加坡港务集团到年已连续年获得“亚洲最佳集装箱码头”的大奖。新加坡在近两年还将投资亿新元在巴西班让码头再兴建6个泊位,待整个工程完成后,新加坡港口一年可装卸约万个标准箱。公路方面,据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新加坡公路系统和比利时并列世界第一。新加坡公路四通八达、快速通畅,为世界最优秀的交通网络。目前,新加坡公路总长6公里,其中有高速公路条、共公里。有汽车近万辆,平均人有一辆车。新加坡虽然地小车多,但其交通非常顺畅,很少发生交通

3、堵塞现象,市内道路平均时速公里,而其他城市如曼谷才公里,伦敦公里,香港6公里。岛内的高速公路时速一般都在公里以上。另外,在新加坡路上很少见到交通警察,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新加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服务,地铁提供从各住宅区到市区、商业中心及各旅游点的快捷交通服务。目前,有南北和东西两条地铁线,共个车站,总长公里。并且正在投资亿新元兴建长公里的地铁东北线,年即可投入使用。全长约6公里,耗资达亿万新元的樟宜机场地铁线年完工后,樟宜国际机场将直接与市中心相连,乘地铁来往市中心与樟宜机场之间只需分钟。此外,还在三个住宅小区兴建无人驾驶、无人售票的轻轨客运系统。新加坡的巴士服务四通八达,同

4、一条路线通常都有多种巴士服务定时穿行。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地铁与巴士服务衔接得很好,在主要的交通集散点设有地铁与公共巴士的换乘站,给搭乘地铁或巴士的乘客带来极大的方便。民航方面,新加坡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航空枢纽,年数据表明,在新加坡有6家航空公司运营,航线联系个国家的个城市,每周有架次航班降落(同期我国只有国际航线通航个国家和地区的个城市)。年新加坡樟宜机场旅客吞吐量人次(世界排行第位,亚太排行第位),但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达人次(世界排行第6位,占总吞吐量的.),新加坡航空枢纽地位可见一斑。新加坡的航空货运业也十分发达,设在樟宜机场内的航空货运中心面积达公顷,是一个小时运作的自由贸易区。该

5、中心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从飞机卸下的货物送到收货人手里前后只需一个小时。年樟宜机场共装卸6吨空运货物,世界排行第位。二、新加坡交通管理的主要特点和成功经验特点一:系统在港口的应用新加坡港口运作效率高是和新加坡政府较早地推广采用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密不可分。新加坡的业务是年以后开展的。在此之前新加坡的出入口申请的审批过程是以纸张单证为主,必须填写多份格式不同的申请表格人工呈送到贸发局、海关、商检等部门,整个过程约需要天。年新加坡政府决心推行工程,实现贸易过程的高效化。由经发局和电脑局共同主持,并由处理文件的有关政府机关、贸易商会、运输商会、配货商会等单位代表一起成立了一个领导委员会来规划

6、整个系统。6个月完成了规划和设计,并随即实现了文件传送电子化、无纸化、自动化,使得集装箱的报文在呈报之后能在没有人为干涉的情况下在网络中自动流通处理。这样一份报文由呈报到完成仅需要分钟时间,且减少了数据的人为错误。新加坡最初只接受了名试点用户试用三个月,马上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第一年用户量便增加到个,相当于每周增加个。到年用户数已突破了.万户。早在年,超过的出入口申请都已通过进行。现在,每天处理的文件超过万份。经统计,客户总体的生产力提高了,成本相对下降了。由于货物抵岸后能马上通关,也使客户的仓储成本大减。的成功运用,为政府和贸易商界每年节省亿新加坡元的费用。此外,新加坡的海运行业也充分运用

7、来进行包括预定港口设施、船泊位、清货时间和海事服务等业务。新加坡全面推广的结果,进一步确立了新加坡的世界级贸易中心的地位和运输中心地位,其集装箱吞吐量每年都名列世界前茅。对此,深圳运输部门也早有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深圳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提高深圳集装箱运输的能力和效率,市运输局从年开始也在积极推动业务在港航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和海关电子报关系统的互联工作,并于年正式投入运作。但上网应用业务的港航企业还不多。特点二: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新加坡交通部的任务,是促进和发展新加坡成为世界一流的交通运输枢纽,它监管电信和邮政的发展;将新加坡发展和保持为一个主要的航空枢纽,一个国际海港和航运中心,以及努力提供一

8、个世界水平的陆路交通系统。交通部的政策由具有独立自主权的部门气象服务部和四个法定局民航局、陆路交通局、港务局、远程通信局来施行。同时交通部紧密地和公共交通协会一起给经营者发证及批准提价申请。其中陆路交通局及其附设的公共交通委员会集车辆注册管理、拥车证、交通规划、交通管制、交通政策、规费征收、行业管理等职能为一体,为公共交通的科学、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保证。综合的交通管理,确保了使新加坡交通系统成为能提供低成本、高效益的世界水平的交通运输服务和枢纽,增强新加坡经济竞争力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目标的实现。比较之下,深圳市交通运输的管理虽然相对内地而言较为综合,但管理职能相关部门仍有港务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9、、公路局、建设局、广深铁路公司等,职能交叉现象严重。特点三:注重规划早在6年至年,新加坡政府便邀请联合国专家团进行城市整体规划(),同时制定年规划,并开始实施。城市整体规模中首先并着重考虑交通规划,确保了交通用地和设施。中已经包括了地铁规划。进入世纪年代时,新加坡已经建有四通八达的快速公路以及运行不久的现代化的地铁,公共交通服务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不再有交通不便的感旷,考虑到不能无限制地修建快速公路和地铁,政府自世纪年代初把重点放在管理需求量上面。其目的是建造一个世界级交通体系,政府的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交通规划也必须以这个为前提。为了有更多的土地发展高质量、多种类

10、的民用住房,政府将放慢快速公路的建造步伐,而把精力放在载客量很大,而用地比较少的地铁上面。同时,也将把对环境影响很小(噪音低,体积小)、建造费不是很高的轻轨列车作为下一步交通建设的重点来抓。轻轨列车用地很少,灵活性很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大大地改善镇区的交通情况,提高镇区人们的生活素质。比较之下,深圳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仍然不足。深圳市现有道路里程约公里,道路网密度为.公里/平方公里,远远低于新加坡。深圳市区是一个狭长的地带,其东西流向的交通需求相当突出,而完全连接东西的主干道路目前只有深南路和笋岗路等,密度远远不够,通行能力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不仅如此,深圳交通设计理念也不够先进,不够系统。交通是

11、一个系统工程,道路网的改善必须系统地加以考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个系统要能协调。如:华强北立交、雅园立交极其宏伟,投资较大,而与之连接的道路通行能力却不够,妨碍了立交通行能力的充分发挥。特点四:把交通管理和交通政策作为一项国策新加坡制定陆路交通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保持交通顺畅,以方便人们来往和货物运输。其目的和宗旨是为国人建设一个具有世界水准的城市交通系统。交通顺畅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素质,吸引外来投资。有效率的交通系统是国家经济繁荣的因素之一。主要交通政策有:全国性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蓝图;公路收费系统;车辆拥有与商用管制;中央商业区交通管制;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12、卫星定位的士服务系统;交通监视系统;停车管制系统;“天空开放”。由于新加坡政府深刻认识到“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一直致力于发展、建立一个向社会提供高效、舒适、快捷、顺畅的交通运输体系。该体系不仅须规划、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稀缺的土地的开发与限制车辆自然增长达到一种平衡。因此,新加坡交通管理系统中两项突出的措施是:车辆拥有与商用管制;建立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车辆拥有与商用管制。其基本做法是通过发放拥车证来有效地限制车辆的自然增长。由于新加坡地方小,政府对车辆是实行严格控制的,私人购车需要以投标的方式先取得拥车证。由于每年发放的拥车证数量有限,政府以

13、此来控制车辆的增长,以使交通情况不至于出现车多为患的局面。建设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在提供可靠、舒适、价钱合理服务的同时,还为市民在使用中真正体现出换乘方便、信息系统先进等服务。三、新加坡交通管理的几点启示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短短年即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发达国家。但新加坡的陆路交通并没有因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严重阻塞现象。新加坡市区交通在早晨和傍晚高峰期仍可达时速公里。启示之一:交通规划和建设与整体土地利用的完美整合土地利用是交通出行的直接发生因素,不同的土地利用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交通设施。只有交通设施和土地利用达到完

14、美的协调,才能使交通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并促进土地的良好开发。基于此,新加坡从世纪年代起就将“整体的土地使用和整体的交通规划”作为交通建设和管理的首要策略,并聘请世界银行专家制定了全国性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蓝图,围绕各种土地使用规划了便捷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铁路(地铁和轻轨列车)网,并利用便捷的交通网将各土地使用区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成为一个相互适应的和谐整体。从世纪年代末开始,政府先后投资数十亿元建设交通干线、高速公路及地铁系统,到年,该国道路总长度已达约3000公里,占全岛面积的.,几乎和住房占地一样多。预计到年,道路占地将会增至。未来还计划发展轻轨列车。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为交

15、通顺畅提供了先决条件。深圳早期虽进行过详细的规划,但由于对远期的预测不够,实施又不够严格,城市设计理念保守,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土地利用不能很好地协调。一方面,交通改造过频,投资加大;另一方面,改造不系统,交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启示之二:使公共交通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尽管人均收入在亚洲是较高的国家(仅次于日本),但目前新加坡拥有私人汽车的家庭不到13。新加坡居民市内旅行6由公共交通完成,高峰期限更高达以上。而在欧美一些城市中,这个比例只占6。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新加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如首创拥车证,增收车辆进口税、注册费、附加注册费、路税、汽油税等严格控制私家车的增长,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减轻道路拥挤,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交通,鼓励公共交通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加强对公共交通的监管成立公共交通委员会加强对公共交通的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