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综述.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601682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观幸福感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主观幸福感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主观幸福感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主观幸福感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主观幸福感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观幸福感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观幸福感综述.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观幸福感综述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结构等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相关的理论。最后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方向,虽然人格能解释相当数量的主观幸福感的变异,但是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因果联系还没有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Abstract: 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conception and structur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the personality on Subjecti

2、ve Wellbe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s some related theories about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e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researches。 Although personality factors could explai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the variability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3、,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not a causal link。 That has been confirmed. This provides future researche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人格因素Key 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personality factors1.引言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特征有关的变量,人格也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4、)最可靠的预报因子之一,很多人格特征明显地与主观幸福感有关。例如,乐观、自尊、归因方式等都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关。Costa和McCrae (1980)通过对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总结认为,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依赖人格,人格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因此,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观幸福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和预测指标。2。主观幸福感的概述2.1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目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多,在不同的领域,人们使用了很多相似术语,如:快乐、高兴、幸福、自我实现、成就感等来概括主观幸福感.通常概括起来,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通过与外界对比

5、来评定幸福感.这种观点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2)根据内在情绪体验为标准界定主观幸福感。认为幸福就是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3)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感,即认为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目前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大多都认同Diener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即“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简称SWB)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性评价”.这是从操作层面上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界定,研究者认为幸福感是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与人们

6、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正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因此,主观幸福感既是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主观感受、评价和体验,是主观心理体验与客观的心理功能状态的统一。2.2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1)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 (2) 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通常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不包

7、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二者相对独立,其影响因素并不相同,拥有积极情感并不等于消极情感就少,拥有消极情感并不说明积极情感就少,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既要减少消极情感,又要增加积极情感(Bradburn,1969; Diener,1985 ) 。另外,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情感方面认知方面积极情感消极情感整体生活满意度特殊生活领域满意欢喜振奋满意骄傲爱幸福极乐羞愧悲伤焦虑、担扰气愤压力、紧张忧郁妒忌想要改变生活对目前生活满意对未来生活满意别人对被试的生活满意满意度的观点工作家庭健康状况经济状况

8、自我所属群体资料来源: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5 (2),276302。2。3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是人们的内心体验,Diener (1984 )提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1)主观性,它存在于个体的经验之中。对自己是否幸福的评价上要依赖于个体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尽管健康、金钱等客观条件对幸福感会产生影响,但它们并不是幸福感的内在的

9、和必不可少的部分.每个人做出评价的结果可能相同,但他们心中发生的一系列的评价过程,他们依据的评价指标,评价中的方方面面的衡量却是各不相同的。(2)相对稳定性,指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研究证实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研究证明,主观幸福感有跨情景的一致性。(3)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即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它不仅仅是指没有消极情感的存在,而且还必须包含积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是对某个生活领域的狭隘评估,还包括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价。3、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观幸福感的产生是一

10、种整合的过程,是由人格特质、生活事件、认知因素等因素所整合所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在外界的环境刺激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情感体验需要环境刺激的诱发才会产生,所以如果环境中没有不断的积极刺激的作用,外倾者也似乎不可能稳定地比内倾者体验到更高的积极情感水平。同样,如果环境中没有不断的消极刺激的作用,神经质者似乎也不可能稳定地比情绪稳定者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消极情感。因此,只强调某一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不合适的。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结合了人格特质、生活事迹、认知因素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综合模型。见图1:人格特质、生活事件、认知因素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综合模型.认知

11、评价 认知评价(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 人格特质生活事件即时情感反应情感信息记忆生活满意度图1:人格特质、生活事件、认知因素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综合模型其次, 这一模型在Schimmack等人提出一个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整合的调节缓冲模型(The Integrated MediatorModerator Model)1中得到了支持。Schimmack在研究中将人格的测量放在愉悦感的测量和生活满意感的评价之前,所以整合模型虽然不能确定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肯定了人格影响主观幸福感而非主观幸福感影响人格的方向。Schimmack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中的人格成分(外倾性和神经质)与情感成分有密

12、切关系,人格(外倾性和神经质)对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受情感成分调节。外倾和神经质作为情感维度影响人们生活中的大量愉快与不愉快的经历(Costa&McCrae,1980;Diener&Lucas,1999),但这种关系不被文化所缓冲,即在所有文化中相关都存在。因为在许多国家外倾和神经质对SWB的预期是一致的,另外一些国家的研究也证实了SWB的泛文化遗传基础。另外,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的时候,也是一种内在的比较过程,这时我们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而处于不同领域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满意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没有一个客观的比较标准,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幸福感体验。当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

13、者是目标得以实现就会产生幸福感.如果需要或者目标过高,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就会出现较大的差距,这样会使人缺乏信心而失去继续奋斗的勇气;如果需要或者目标过低就会使人产生轻敌的心理,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不会产生幸福感。4.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最初集中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但研究发现如性别、年龄等外部因素只能解释SWB变化很少部分。许多研究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部因素如个人气质特点、认知方式等对SWB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格因素和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主观幸福感的实质就是个体的主观积极体验,它更多依赖于个体自身所设定的标准,人格因素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影响主观幸福感最核心的因素.4。1人格的

14、本质特征4。1。1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有着很多复杂的关系.与SWB有关的特质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外倾和神经质。Costa和McCraer的研究发现,社会性、充满活力等特质产生积极情感,而焦虑、担心等特质则产生消极情感.这两组特质分别构成成了外倾性和神经质.Watson和Clark指出,具有外向性和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人,分别具有体验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的天生敏感性2。外向型与神经症等人格特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外向型分数与幸福感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稳定外向型被试的幸福感分数高,内向不稳定型被试的幸福感分数低。另外,许多国内研究也证明了,外向性与积极情感、满意度相关,而神

15、经质与消极情感相关。唐洁和孟宪璋(2002)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外向性正相关,与神经质负相关。这些研究都表明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比较受关注的就是大三人格和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艾森克对人格的分类,即从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倾向三个维度来研究人格与幸福感。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外向性与积极情感、满意度有关,神经质与消极情感有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能够降低幸福感。Costar和McCrae根据现代“大五”(Big Five)人格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外向性、一致性、自觉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种特质。并调查得出外向性与积极情感显著相关,能够提高幸福感,神经质与消极情感显著相关能够降低幸福感.此外还有大七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以中国“大七”人格结构为基础探讨人格结构中的七大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4。1。2自尊与主观幸福感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对于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进行了研究。张雯等3、陈丽娜等4的研究等都得到相同的结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自尊越高的人体验到的幸福越多,自尊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幸福感水平。此外,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在各种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变量中,自尊与生活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