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60070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6分)1. (2分) (2018贵州)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倔强(ju)脸颊(ji)徘徊(hui)花团锦簇(c)B . 蝉蜕(tu)讪笑(chn)哺育(b)锋芒毕露(lu)C . 拂晓(f)绥靖(su)阻遏()锐不可当(dng)D . 诘责(ji)不逊(xn)黝黑(yu)长吁短叹(y)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我的心还在喷踊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B .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纷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C

2、.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D .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3. (2分) (2013长沙)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_。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_。l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_,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父亲可以给我,祖父可以传授我,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那

3、头有父亲接着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帮助经验关爱A . B . C . D . 4. (12分) 名句默写。夜久语声绝,_。(杜甫石壕吏)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大道之行也,_,_,讲信修睦。(礼记。)杜甫在望岳中想象自己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_,_(杜甫望岳)爱莲说最能概括莲高尚品质的句子_。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之奇,奇在“_,_”;刘禹锡的“陋室”环境之雅,雅在“_,_”。5. (3分) (2017北京模拟) 祥子是_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

4、的故事。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6. (5分) 下面一段表达的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鼓励,请在空格内填入恰当的词,组成与本段内容和谐的比喻。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树干。我是一枝蜡烛,你们是。我是一道小溪,你们是。7. (10分) (2012河南)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0日电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本次大赛是以“中原龙舟大赛”为基础上升级成“中华轩辕龙舟大赛”的。大赛的宗旨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

5、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大赛开幕式上设置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从今年农历壬辰龙年开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1) 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2) 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植物不失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6、。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

7、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

8、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1) 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 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3) 第段中划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9.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28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甲)”。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

9、,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现。(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得古朴美现。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乙)”。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 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2) 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哪几项( )( )A . 历史悠久B . 结构坚

10、固C . 形式优美D . 交通方便E . 建造者是李春(3) 语段分四个方面(四大点)介绍了这座桥的特征,请按桥的不同特征将四个方面进行分类。(4) 请填出文中(甲)、(乙)两处所缺的文字,并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A . 由概括到具体B . 由整体到局部C . 由特殊到一般D . 由先到后(6) 这段文字的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0. (2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11、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 解释下列划线字。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传不习乎( )死而后已( )(2) 把下列句中“知”字指代内容的相应代号填写在括号里人不知而不愠 ( ) 温故而

12、知新 ( ) 是知也 ( )A. 通“智”,智慧B. 了解C. 知道(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B . 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C . 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D . 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4) 翻译下面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5)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传说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教育思想?(请

13、你举出一个)11. (6分)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 (1) 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一个是“_”。 (2) 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_。(3)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B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 .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 .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四、 作文 (共1题;共9分)12. (9分) (2017九上玄武期末) 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1) 根据要求修改文章片段第一次听二泉映月时,我对这曲子嗤之以鼻:既无蓝色多瑙河的优美圆润,也无小夜曲的深沉典雅,然后不如流行歌曲的旋律明快。很快,我就把它忘到脑后了。知晓了作者阿炳的生平,再静心听,我有了新的感受。二胡声起,弓弦似锉刀,深深浅浅,锉痛内心。引子的音调低沉,仿佛一声痛苦的轻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