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597890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8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论31.1 项目摘要31.2 研究范围51.3 编制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51.3 编制依据6第二章 必要性及可行性8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基本条件123.1项目选址123.2 项目区基础条件12第四章 工程技术方案144.1生活污水处理144.2 排水管网设计154.3 垃圾收运系统17第五章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195.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95.2布局规划195.3高程设计20第六章 建设规模及目标216.1 建设规模216.2 项目建设总体目标226.2 生活污水处理目标226.3 生活垃圾处理目标

2、236.4 考核指标23第七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267.1 建设期限267.2 实施进度规划26第八章 环境保护278.1 设计依据278.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27第九章 安全生产、消防和节能309.1 安全生产309.2消防319.3节能31第十章 项目管理3210.1项目管理机构3210.2 组织管理措施3210.3运行管理3310.4 技术保障措施34第十一章 招标方案3511.1 设计依据3511.2 招标方案35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612.1 投资估算依据3612.2 投资估算3612.3 资金筹措37第十三章 工程效益分析3813.1 环境效益3813

3、.2 社会效益3813.3 经济效益38第十四章 结论及建议4014.1结论4014.2 建议40附录1、 项目投资估算表2、 项目地理位置图3、 小园村规划总平面图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摘要1.1.1 项目名称*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1.2 建设单位*县长集镇人民政府。1.1.3 建设地点*县*镇*村。1.1.4 建设周期一年(12个月)。1.1.5 项目背景及由来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并不断采取政策措施,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试行)明确提出支持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支

4、持靠近城镇、交通便利的村庄,主要支持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的农村垃圾处理。*县*镇*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位于长集镇老镇区北部,310省道以北,是一座经过统一规划后的新农村小区,由约40栋住宅楼及配套公建组成,现有843户,2700余人。通过建设本项目,完善村内的雨污管网及垃圾收运系统,以改善小园村环境卫生,为其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村等打下良好基础。1.1.6 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1) 建设雨水、污水管网各3000米,建设化粪池6座,预处理后生活污水接入长集镇市政污水管网,并进入*县长集镇农产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2) 建设垃圾

5、转运站一座、垃圾收集点3座,配置室外垃圾桶、人力垃圾收集车、垃圾转运车等设施,将村内垃圾集中收集并转运至镇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1.1.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91.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166.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00万元,预备费10.00万元。资金筹措:拟申请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40.00万元,*镇*村自筹151.00万元。1.1.8 综合效益分析环境效益:该项目实施后,小园村实现完善的雨污分流管网,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并实现年达标处理污水266085立方米,年消减CODcr 77吨。通过本项目建设,小园村垃圾收运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并可实现每年清运

6、生活垃圾986吨,大大改善农村环境风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居民垃圾实现95%清运,生活污水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并达标排放。一方面,大大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对项目区的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群众的精神风貌,对于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1.9 结论与建议(1)本项目充分体现国家及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政策。(2)项目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3)本项目规划选址合理,建设内容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简单易实施,建设周期短,能很快达到预期效益。(4)本项目建设周期短,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建议建设单

7、位尽快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进度,尽早发挥项目的预期效益。1.2 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论述*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并对拟建项目的建设条件、主要内容、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选择、项目目标、项目管理和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效益、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项目实施的有关建议。1.3 编制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突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以试点示范为先导,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稳步推进社会主

8、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主要的编制原则如下:(1)突出污染防治,完善环保基础设施针对项目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优先解决当地突出的生活垃圾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重点保障项目区开展污染防治必需的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抓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3)坚持科技先行,多方筹措资金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低成本、高效实用的环保新技术,选择满足要求并适合当地条件、管理简单、运行可靠、

9、节约能耗、运行费用低的工艺方案,建立保障“行动计划”实施的技术支撑体系,1.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2)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3)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4)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5)村庄集中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7)安徽省生态村建设标准(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0)生活垃圾转运

10、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11)*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12)*镇*村新农村规划(13)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第二章 必要性及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农村环境也遭受了巨大的污染。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内容。一、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土壤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生产物资的不合理使用。有数据显示,农药直接作用于作物和害虫的仅占5%左右,而80%左右的农药残留进入环境。土壤污染除了引起土壤质量

11、下降、农作物产量减少、品质低劣外,就是土壤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导致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聚集到农作物中,引发人或牲畜食后中毒。二是大气污染,主要是农村焚烧的垃圾以及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大气污染不仅严重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农村植物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抗病抗虫能力。三是水污染,主要是乡镇工业排放的废水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目前,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水环境的破坏极易导致疾病的产生和传播,同时,污水的灌溉和养殖对我国农业会造成巨大破坏,污水灌溉所造成的各种损失是惨重的。二、 造成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造成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农业畜禽养殖和生

12、活垃圾是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由于我国之前一直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致使高污染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成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历史性原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又往往不考虑环境因素,盲目引进重污染企业进驻农村。二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一方面,政府过去长期“重经济、轻环境”、“重城市、轻农村”,在政策、制度等方面都向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方面倾斜,造成对农村环境的忽视和农村环保宣传的不足。另一方面,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差。目前,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三是农村

13、环境监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相比,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缺乏规划和环保监督力量;另一方面,环保指标没有被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问责制为核心的监管机制也尚未建立。四是农村环境治理资金不充足。目前,大多数农村仍然没有专项环保配套资金,农村环保中只有一些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的资金投入,乡镇环境治理经费主要还是从县级环保治理基金和乡镇财政中支出。三、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意义第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是努力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不仅要发展好本地农村经济,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创造干净、舒适

14、、宜人的生活环境。第二,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经济社会要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注重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第三,是政府履行其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大方面,而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本辖区的环境。小园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虽然已经过统一规划建设,但若环境治理设施不完善,环境保护不到位,仍然会使村内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居民身心健康,为农村经济发展拖后腿。若建设好小园村环境整

15、治项目,并以此为示范,逐步推广,将大大有利于长集镇及周边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村(小区)内、村外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也会带动居民集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建设*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必要的。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并通过“以奖代补”等措施,扶持了全国一大批的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2.2.2 成熟的技术条件目前国家已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规定了项目基本原则及支持内容,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另外国家先后制定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村庄集中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等一系列村庄环境治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