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_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59579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_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11_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11_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11_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11_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1_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_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13.030.20CCS P 41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reuse project20201224 发布20210401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1/T 17652020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缩略语25 一般规定25.1 运行管理25.2 人员管理35.3 工艺流程35.4 水质检测35.5 资料管理36 工艺设施运行维护36.1 调节与均质

2、36.2 生物处理单元36.3 物化处理单元36.4 超(微)滤单元46.5 保安过滤器46.6 反渗透(纳滤)单元46.7 加药系统56.8 消毒系统56.9 污泥处理系统56.10 除臭系统57 主要工艺设施故障排查与处理57.1 生物处理单元57.2 物化处理单元67.3 超(微)滤单元67.4 反渗透(纳滤)单元68 电气与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68.1 电气系统68.2 自动化系统69 环境、健康、安全要求69.1 管理规定69.2 培训规定79.3 应急预案7附录 A(资料性)工艺流程8附录 B(资料性)检测项目与周期9附录 C(资料性)运行情况及事故记录10IDB11/T 17652

3、020附录 D(资料性)主要工艺设施故障排查与处理方法14参考文献16IIDB11/T 17652020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智汇清源科技有限公司、蓝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海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ft分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北京燕ft威立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吉春红、宋才寿、樊德强、郭

4、有智、杨彦、顾超群、陈磊、白雪、郭嘉、白岩、常艳娜、王丽珍、边步华、郭风、王丁、高玉亮、姚治国、吴雪洁。IIIDB11/T 17652020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的一般规定、工艺设施运行维护、主要工艺设施故障排查与处理、电气与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和环境、健康、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废水回用工程的运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

5、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9249反渗透水处理设备GB/T20103膜分离技术 术语GB/T31328海水淡化反渗透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T32327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GB/T37894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技术要求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335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CJJ 60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T 243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DB11/307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27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3 术

6、语和定义GB/T 19249、GB/T 20103、GB/T 31328、GB/T 32327、GB/T 37894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业废水回用工程 industrial wastewater reuse project工业企业和园区废水经过处理后,可在工业企业或园区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处理工程。3.21DB11/T 17652020介质过滤 media filtration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状材料,从而有效去除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滤方法。常用的介质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

7、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出水浊度可达 3 度以下。3.3保安过滤器 cartridge filter由过滤精度小于或等于 5mm 的微滤滤芯构成的装在反渗透膜前的过滤器。来源:GB/T 19249-2017,3.103.4反冲洗 backwashing用流体对过滤介质或膜进行反向冲洗的过程。来源:GB/T 201032006,7.2.103.5化学加强反洗 chemically enhanced backwash在超(微)滤膜产水侧加入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通过反冲洗、浸泡等方式,将在过滤过程中形成于膜进水侧的污染物清洗去除的过程。来源:GB/T 313282014,3.4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

8、文件。DO: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id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 SV:污泥沉降比(Sludge Settling Ratio)SVI: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 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SS: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MBR: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Bioc

9、hemical Oxygen Demand)5 一般规定5.1 运行管理5.1.1 应建立运行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5.1.2 运行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规定主管、运行、化验和维护等岗位责任及分工;b) 应建立岗位培训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内容、对象等;2DB11/T 17652020c) 应建立交接班制度,规定交接程序和内容。交接班应有记录及签名。正在处理故障时,不应交接班;d) 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消防器材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和使用等。5.2 人员管理5.2.1 应设置运行班组,规定运行班次。5.2.2 运行管理人员宜为专职人员

10、,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5.2.3 应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和考核档案。5.3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应根据进水水质、回用水水质要求,一般采用调节与均质、生物处理、物化处理、超(微) 滤、反渗透(纳滤)等一种或几种技术组合。工艺流程选择见附录 A。5.4 水质检测5.4.1 应根据工艺流程设置水质检测点,取样点应有标识,水样的采集、保存方法应符合 SL 219 的相关规定。5.4.2 回用水用于循环冷却水、工艺用水、景观环境用水检测项目与周期见附录 B。5.4.3 回用水水质检测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切换至备用水源,及时整改,水质合格后投运。5.5 资料管理5.5.1 应建立资料管理制度,包括

11、但不限于采购、设计、施工、调试、验收等资料的管理,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5.5.2 应建立日常记录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运行、巡回检查、交接班、维修、事故记录等,填写详细、准确、清楚,填写人应签名。填写内容见附录 C。5.5.3 应建立技术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运行管理措施、回用水检测项目记录、控制和使用方法、运行使用说明、不同工况参数设置等技术资料的归档管理。6 工艺设施运行维护6.1 调节与均质6.1.1 应设置调节、均质设施,调节与均质设施可合并设置。6.1.2 调节、均质设施的容积宜按进水水量、水质变化资料,或参考同类企业资料确定。调节、均质设施容积不宜小于 8h 平

12、均进水量。6.1.3 调节与均质设施宜具备混合功能。6.2 生物处理单元6.2.1 各池进水水量应配水均匀。对于多点进水的曝气池,应合理分配进水水量。6.2.2 根据不同工艺要求控制溶解氧,应符合 CJJ 60 的相关规定。6.2.3 应每天测试并记录 pH、DO、MLSS、SV、水温等指标,观察活性污泥颜色、状态、气味。6.2.4 宜定期测试并记录 MLVSS、SVI。6.3 物化处理单元3DB11/T 176520206.3.1 混凝澄清(沉淀)设备6.3.1.1 应控制进、出口流量,运行水位、出水水质、积泥泥位等工艺参数应符合 GB 50013 中的相关规定。6.3.1.2 应定期检测进

13、出水的 SS,确保运行工况符合要求。6.3.2 介质过滤设备6.3.2.1 滤池运行参数应符合 GB 50335 中的相关规定。6.3.2.2 应保持滤速稳定,防止产生较大波动。6.3.2.3 应按照运行压差或进出水水质变化调整反洗频率、反洗周期等。6.3.3 臭氧催化氧化一般性运行操作规程如下:a) 启动前应检查臭氧气体输送管道及布气系统畅通,符合进气要求启动设备;b) 关闭后应继续吹扫气体管路,无残留臭氧;c) 应每日观察并记录运行过程中的电流、电压、产气、供气等参数;d) 应定期校准臭氧浓度探测报警装置,臭氧尾气浓度应符合 GB 3095 的相关规定; e) 臭氧泄漏时应启动应急预案。6

14、.4 超(微)滤单元6.4.1 运行应记录运行参数,保证流量、出水水质、回收率等达到设计要求。6.4.2 冲洗6.4.2.1 冲洗应符合 GB 50335 的相关规定。6.4.2.2 应进行周期性冲洗,反冲洗水宜为超(微)滤产水。6.4.2.3 应定期进行化学加强反洗,反冲洗水宜为超(微)滤产水。6.4.3 化学清洗6.4.3.1 应观察清洗液颜色和 pH 值的变化,调整加药或更换清洗液。6.4.3.2 应控制清洗液温度不超过膜的运行温度阈值。6.4.3.3 清洗后排净清洗液,宜用产水漂洗和冲洗。6.4.3.4 应记录清洗时间、药剂用量、清洗前后膜装置流量、压力等参数变化。6.4.3.5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乳胶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