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的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58682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的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的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的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的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的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的总结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民工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的总结报告 根据哈尔滨播送电视大学教学方案要求,本人于xx年5月对农民工学习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四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调查条件。 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底层,每个月只领到一些微薄的工资。而工资的花费除支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费用。例如:邮寄回家乡的亲人生活费、子女的教育经费等。这样的状态下使农民工朋友更急迫的想改变生存环境,那就是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改善生活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需要靠劳动靠智慧去改变,这改变的契机在于学习社会上更有用、更实际的操作技

2、能,或者是提高自身的学历从而改变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的现状,参加培训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能力,像操作技能、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习后可以朝其它高薪行业迈进,以另一种生活态度来过生活。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开展的战略要求。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他们就业流动性强,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为产业工人的的重要组成局部。他们虽然尚未成为城市居民,但与农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

3、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时机,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开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阔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兴旺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奉献。 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时机,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局部,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局部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

4、今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xx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我想就这些问题提出并重申自己的几个观点: 第一,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外乡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二,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

5、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习的基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第三,重视教育权的保障。这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权的保障,农民工到城镇就业,虽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还要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以获得稳定就业的能力,适xx市生活。而农民工在进城时就在文化教育程度上与城市同龄人存在着先天差距,如上海xx年对外来流动人口调查说明:84.05%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6、。农民工进城后因本身经济条件较差,往往难以支付市场机制下的培训费用,城市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而政府和用人单位又因缺乏经费投入且无明确的政策保障,不可能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再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用人单位过度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更不可能使农民工有其他再学习的时机。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目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缺乏相关的规定,也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地两生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他们最为棘手的问题。城市正规学校入学的户籍制度使很多农民工子女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无法进入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就算能够进入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总而言

7、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时机;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平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农民工继续教育都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三农问题也能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或大大的改善,让农民工朋友真正学习到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开展以后丰富多彩的人生路。 调查者: 调查日期: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