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陈太丘与友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58679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陈太丘与友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8.陈太丘与友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8.陈太丘与友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8.陈太丘与友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8.陈太丘与友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陈太丘与友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陈太丘与友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积累“期”“舍”等常用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过程与措施: 通过自主合伙探究的方式,能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她人的美德。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难点: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元方入门不顾”与否失礼?教学措施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时安排:1学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释题:(1)世说新语的编撰人刘义庆(403444),南北朝彭城(目前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刘宋王

2、朝的宗室,她爱好文学, “招聚文学之士”,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故事世说新语。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某些言谈和轶事。题目是编者加的。陈太丘指陈实(104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目前河南省许昌市东)人。因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北,长,县级长官),因此称陈太丘。她是东汉后期以操守严正著称的人,不管在朝在野均有极高威望。由于处事公正,老百姓甚至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她的生平事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这里记叙她任太丘长时的一种故事,体现她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作风。(2)题目意思:陈太丘与朋友商定。期;商定。(板书课题)2、出示教学目的二、整体感知课文

3、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自读的规定和环节)(环节:1、粗读,读准字音。 2、再读,结合注释粗通文意。3、反复朗读,直至可以背诵。4、品读,提疑问,写评注。规定:1、读书声音要洪亮。2、不懂的字词要翻检工具书。3、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重点实词下加点,重点虚词下画着重号,疑难句子下画线,疑难问题写上评注。)注意如下加点字读音:太丘舍去(sh)、尊君在不(fu)、友人惭(cn)、非人哉(zi)注意课文朗读停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4、:“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三、翻译课文1、教师点出重点字、词、句子(先提问学生,后出示答案)与友期(商定)行 期日中(中午时分) 太丘舍去 (放弃)去后乃至(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年龄) 门外戏(嬉戏) “尊君在不?”( 尊称,您的爸爸;“不”通“否”表达疑问)待君(待:等待;君:尊称,“您”) 非人哉(语调词,啊)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爸爸)则是无信(就)、(信用) 下车引之(拉)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句子: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她的爸爸,就是失礼。”)教师强调:课文中“尊君” “君”“家君”的称谓的不同:尊君:您的爸爸(对别人爸爸的一种尊称)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 君:我的爸爸(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爸爸)2、学生翻译课文(先以座位行或列开火车的形式翻译,后出示全篇译文)附:课文翻译: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商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待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她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6、不是人哪!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她的爸爸,就是失礼。”那人感到羞愧,便从车里下来,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归纳】翻译文言文的六字法: 留:文中的人名、地名、年代、物品名称、职称等保存,不翻译。 如陈太丘、元方换:用现代汉语替代文言词语。期:商定 调:调节句子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所似何?补:补出省略的成分。(友人) 过中不到删:删去没有实在乎义的词。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更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在

7、)门外戏3、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由组合形式进行分角色表演:旁白、友人、元方)四、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形象1、你觉得元方和友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期日中,过中不至”阐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如何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爸爸朋友的哪两点错误?你欣赏元方吗?欣赏她哪些方面呢?友人知错而“惭”阐明友人是什么样的人?)元方:聪颖机智、有正义感 、童真无邪 友人:无信无礼、敢于自责、知错能改2、“元方入门不顾”与否无礼?(1)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拜别,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小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因此不会无礼。)(2)无礼(友人惭,

8、下车引之,客人已有悔意,又下车来牵她表达谦意,又是长辈,应当给人面子和改正的机会,因此无礼。)【教师小结】肯定同窗们的见解,接着告诉同窗们做人要有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老式美德。我觉得,小元方不失礼,正犹如学们所说童言无忌,那是爱爸爸的体现等等!并且,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老式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而作为我们学生要在这种情形之下摆正立场,重信守诺,把诚实守信的美德发扬光大。3、如果你是元方、友人或者陈太丘,遇到文中的状况,你会怎么做?(元方应当给爸爸的朋友解释道歉的机会;友人应当向

9、元方阐明不守时的因素,争获得到同情;陈太丘不等朋友自己先出发应,该叮嘱儿子等友人的时候告诉友人她先去的因素,或者等到友人来才出发,不管如何都应当有所交待。)4、共同探究: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尊重她人。 我们要学会聪颖应对她人。5、尝试背诵 (以学习小组或个人形式背诵)五、拓展延伸 1、诚信故事一诺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种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她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人们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

10、,都在暗中协助她。不久,季布通过化妆,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她是季布,仍收留了她,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告下撤销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种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历来看不起她。据说季布又做了大官,她就立即去见季布。季布据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她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可以

11、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肯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快乐起来,留下她住几种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她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出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2、诚信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真诚到永远。海尔出名广告语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如果要别人诚信,一方面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生命不也许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六、课堂小结:做人诚信相伴,你将毕生无

12、憾。七、布置作业1.熟记课下注释;2.完毕本课金牌练习;3.预习下一课。附: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 做人诚信相伴,你将毕生无憾陈太丘与友期译文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商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译文: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待就离开了。3.去后乃至。译文:(太丘)走后,那人才来。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译文: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在门外玩。5.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译文:那人问元方:“你的爸爸在家吗?”6.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译文:(元方)回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她已经离开了。”7.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8.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她的爸爸,就是失礼。”9.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那人感到羞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