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257657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年级美术课时教案课题:1:台灯设计 第 1 课时 总序第 1 个教案授课教师:欧 燕 教学时间: 201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台灯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教学重难点: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铅笔、铅笔、黑色水笔。 教学过程:一、欣赏。 欣赏课本插图台灯。二、即兴造型。 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

2、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 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悄悄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三、指名说“凿壁偷光”的故事。四、移花接木,创意台灯。 1、台灯有哪些特点?设计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2、出示小雨伞。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 3、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 4、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 5、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 6、评价展示。 (1)学生自我

3、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 (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批 注六年级美术课时教案课题: 2:水资源 第 1 课时 总序第2 个教案授课教师:欧 燕 教学时间: 201 年 月 日教学内容:2:水资源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水资源有关

4、资料,彩色纸、绘画工具、剪刀、固体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 2、观察教室里饮水机旁边的七巧板水龙头图片。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综合探索实践。 1、出示图标:猜猜这是什么标志?(认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 2、节水,有必要吗,教师叙述一组数据: 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人。 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人数为300万400万人。 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为水所困。 全世界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一起来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学习

5、制作板报:出示一板报范例,观察发现板报的内容是怎样安排的?怎样突出主题?用了哪些不同的形式?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制订宣传方案,合理分工:有目的地筛选已有的资料,有主题的补充制作添加资料,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选择哪些关于水资源的资料?采用那些形式?怎样使宣传板报更美观?利用什么美术材料工具来制作?制作时注意什么? 5、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各组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 三、宣传与展示,评价总结。 1、 组织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间相互点评: 哪组设计最有新意? 哪组内容更有自己的见解? 2、说说本课所得。四、作业。每人制作一张水资源板报。批 注六年级美术课时教案课题:3:漫画与生

6、活 第 1 课时 总序第3 个教案授课教师:欧 燕 教学时间: 201 年 月 日教学内容:3:漫画与生活教学目标: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 (教师)漫画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1、观察课本插图三

7、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2、教师讲解: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二、模仿尝试。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漫画,指导学生观察。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 3、观察、思考:漫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4、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 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 5、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的什么特点? 三、尝试创作。 1、讨论创作内容。 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

8、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 。3、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 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 拔牙 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 “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四、作业展示。 批 注六年级美术课时教案课题:4:戏曲人物 第 1 课时 总序第4 个教案授课教师:欧燕 教学时间: 201 年 月 日教学内容:4: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

9、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剧种?二、欣赏戏曲人物。1、学生自由观察课本插图。2、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3、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4、学生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5、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

10、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三、尝试探趣。 1、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四、作品展示。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五、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批 注六年级美术课时教

11、案课题:5:喜气洋洋 第 1 课时 总序第5个教案授课教师: 欧燕 教学时间: 20 年 月 日教学内容:5:喜气洋洋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教学准备: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几幅

12、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 二、欣赏课本插图。 1、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 2、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 (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3、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三、活动表现。 1、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 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 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 四、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加以

13、个别指导。 五、作业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 六、设计情景,展开教学。 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 批 注六年级美术课时教案课题: 6龙的传人 第 1 课时 总序第6个教案授课教师:欧燕 教学时间: 20 年 月 日教学内容:6龙的传人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14、教学重难点: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二、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 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 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4、找一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五、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六、介绍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七、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 1、 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2、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