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561828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某些措施来协助学生形成或变化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措施有说服、楷模示范、群体商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常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变化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变化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楷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测、模仿而完毕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测、模仿楷模的行为而习得。(3)运用群体商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当

2、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浮现越轨或违背商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她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变化态度。教师则可以运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商定的措施,来变化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研究者觉得,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苏醒地意识到,必须通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干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引自己的道德行动。(5)予以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方略的学习,并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见解,但从克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

3、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浮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予以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爱慕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与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归因是指人们对她人或自己的行为成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因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引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谋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觉得,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一般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重要因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重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因素

4、提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因素提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因素提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觉得,每一维度对动机均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 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将来成败的盼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将来成败预期有关。一种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快乐;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

5、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予以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限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对的归因。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觉得,小朋友人格的发展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种阶段均有一种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盼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种危机都波及一种积极的选择与一种潜在的悲观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可以成功合

6、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性,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悲观的人格特性,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埃里克森觉得,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毕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如下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个阶段所涉及的矛盾就是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其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这个时期的重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第三阶段,发展积极性的阶段(46岁)。这个阶段的重要矛盾是积极性对内疚,其人格发展的任

7、务是获得积极性,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岁)。这个阶段的重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岁)。这一阶段的重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第六阶段,承当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岁)。这个阶段的重要矛盾是密切对孤单,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密切感,避免孤单感。第七阶段,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450岁)。这个阶段的重要矛盾是充沛感对颓废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充沛感。第八阶段,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后来)。这个阶段的重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完善

8、感,避免绝望与沮丧。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小朋友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多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步提供机会让学生理解社会,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她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予以学生有关其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对的结识自己,拟定合理的、合适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朴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她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她们。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答:(1)提高学生知识储各的数量与质量。协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精确,提高得也就越快、越精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也许性

9、也就越大。提供多种变式,增进知识的概括。只有深刻领略和理解的知识才干牢固地记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注重知识问的联系,建立网络化构造。(2)专家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略。结合具体学科,专家思维措施。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应避免低水平的、简朴的提问或反复的机械练习,避免学生埋没于题海之中,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如何充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l)合适地开展学习竞赛。

10、竞赛的作用。a竞赛的积极作用:国外的许多研究表白,对某些学习活动来说,竞赛起着极大的增进作用。b竞赛的悲观作用:竞赛也存在一定的悲观影响。运用竞赛的原则:a竞赛要慎用少用。b,竞赛要注意方式。(2)对的运用奖励与惩罚。一般说来,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能有效地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由于奖励能对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说来,应奖励多于惩罚。但是,奖励如果运用不当,会产生悲观的成果。合适的批评,特别对成绩好的学生的批评也能获得一定的好效果。运用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a。要使学生树立对的的奖惩观b,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平、合适c,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别。(3)运

11、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特别是每天及时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效果更佳。如果没有反馈,不懂得自己的学习成果,则缺少学习鼓励。学习的进步很小。运用学习成果反馈的原则:a。学习成果的反馈要及时b学习成果的反馈要具体。(4)指引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对的归因。对学习成果的归因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左右着学生后来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下次成功的高期待。结合中学教学实际,谈几点概念教学的建议:答:中学的概念教学可以从如下几种方面入手:(1)概念分析。在进行概念教学之前,教师一方面要熟悉自己所教的概念,按照一定的模式对概念进行分析。对一种概念的

12、分析一般涉及如下六个方面:定义特性例证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同位概念。通过概念分析,教师可以明确这一概念的基本要点,弄清这一概念与学生原有知识的联系,以及它与后来将要学习的知识的联系。(2)突出有关特性,控制无关特性。概念的核心特性越明显,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而所波及的无关特性越多、越突出,学习起来就越困难。因此,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应当强调这个概念的核心特性,使之鲜明突出。(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正例就是正面例子,即概念的肯定例证,即完全符合概念规定的例子c反倒就是背面例子,即否认例证,即不符合概念规定的例子。对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阐明概念的核心特性。而对反例的辨别则可以排除无关特性的干扰。(4)变式。

13、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性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核心特性而变化那些非核心特性,从而构成的体现形式不同的哪证。(5)比较。对有关的概念进行比较。以阐明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也是概念教学的一种重要措施。变式是从材料方面增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措施方面增进概念理解。论述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明性:(1)创设有助于发明性产生的合适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增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足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发明性。给学生留有充足选择的余地。在也许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让有发明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发

14、明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发明性人才的有效工具。(2)注重发明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惊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注重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发明性的楷模。(3)开设培养发明性的课程,专家发明性思维方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c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互相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论述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答:如下所列的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合用范畴。(1)焦急症。焦急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急反映为特性的神经症,这是将焦急作为一种独立的

15、神经症来看。学生中常用的焦急反映是考试焦急。(2)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性的神经症。(3)逼迫症。逼迫症涉及逼迫观念和逼迫行为。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逼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浮现的专注和预期,对逼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4)恐怖症。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惊)、广场恐惊症(胆怯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多见,涉及与异性交往的恐怖。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措施,使用这一措施最佳要及时进行。(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有许多类型。例如,依赖型人格障碍者有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

16、策和接受责任,有自我否认的倾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缺少对她人的同情与关怀,二是缺少羞耻心与罪恶感。“人格障碍”这一概念多用于成人,对于18岁如下的小朋友与青少年的类似行为体现一般称作“人格缺陷”、“品行障碍”或“社会偏差行为”。(6)性偏差。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7)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涉及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神经性厌食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8)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涉及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失眠也许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也许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夜惊也许与小朋友发育阶段精神功能临时失调有关。梦魇与学生日间情绪压力有关。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增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1)精选教材.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