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55986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1.1总则1.1.1设计目的、基本原则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本项目投产后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工程项目安全程度的提高,根据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程规范进行本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设计。本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并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设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设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为业主的工程招标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和并网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参数

2、依据,确保施工人员生命与财产的安全。1.1.2设计范围和主要内容本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范围是对主要构筑物、生产设备及其光伏作业岗位和场所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光伏阵列、逆变器室等。本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的重点:分析评价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等方面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从设计、运行、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对应的消除或减免措施;提出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建议。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只作一般性分析,不作具体评价说明。1.1.3主要依据文件1.1.3.1国家有关主要法律、法规、条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3号;(7)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年)原劳动部第3号令。1.13.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1)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 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

4、用导则;(3) GB/T8196-200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4) GB/T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5) 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6) GB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7) GB2893-2008安全色;(8) 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9)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电安生1994-191号);(10)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的通知(国电调2002-138号);(11) GBZl-2

5、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2) GBZ2-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3) 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14) GBJ122-1988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15) LD80-1995噪声作业分级;(16) GB/T4064-198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17) GBfT3805-2008特低电压(ELV)限值;(18) 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19)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20) GB50260-1996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21) GB50057-19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

6、版);(22)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3) 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核素限量(24) 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25) GB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6)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7)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8) 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29) GB50019-2003釆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以上规范与标准如有最新版,均以最新版为准。1.2建设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山东某经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选用某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内厂房

7、建筑房顶布置太阳能电池组件。本项目设计装机容量2.6MWpo1.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3.1工程施工期主要危害因素分析(1)高处坠落本项目生产车间施工时存在高空坠落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人员伤残、死亡。(2)坍塌本项目坍塌危险主要存在于施工期的施工材料堆放过高、管理不当造成的坍塌危险,能导致设备或材料损坏,人员伤残、死亡。(3)物体打击和挤压伤害本项目的各类施工作业活动中,均存在操作人员受到坠落物的打击、运动着的重型设备的打击(如吊车、吊臂等)等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人员伤残、死亡。(4)机械伤害本项目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存在机械伤害因素,可能导致人员伤残、死亡。(5)触电伤害本项目施工中使用的

8、用电设备存在触电伤害因素,可能导致人员伤残、死亡。(6)交通事故本项目施工中运输车辆多,可能因为施工现场内视野不良、疲劳作业、违章驾驶、车辆机械故障等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伤害危险,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残、死亡。(7)传染性疾病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数量较多,且集体生活、集体用餐,存在发生传染性疾病的隐患。1.3.2工程运行期主要危害因素分析(1)太阳电池阵列太阳电池阵列是光伏电站的主要发电设备,正常工作电压一般在400V左右,如人员不慎触碰到绝缘不良的导线、电缆等部位,存在触电伤害的危险。(2)电气设备触电伤害、火灾及爆炸伤害;本项目布置有电气设备。这些设备的带电部位均存在触电伤害的危险

9、,也存在火灾及爆炸的危险,可能导致人员窒息、烧伤、死亡。(3)电气设备及电缆火灾及中毒伤害。本项目布置的若干电气设备,易于着火。特别是布置有大量的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光缆等,而且连接到工程各个部位,电缆易燃,着火后产生大量有害烟气,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窒息、烧伤、死亡。(4)风机等设备的噪声污染。本项目逆变器室及生产车间布置有一些通风机,这些设备的低频噪声可能会对运行人员的听力造成伤害。(5)高处坠落及机械伤害。本项目设备维护检修时存在高处坠落及机械伤害因素,可能导致人员伤残、死亡。(6)雷击。太阳电池阵列布置位置地势平坦,且占地面积较大,遇雷暴发生时,存在雷击危险因素,能导致设备损坏,引起

10、运行事故或人员伤残、死亡。(7)大风。本项目建设在车间屋顶上,当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因为大风引起的扬尘或沙尘暴可能引起发电量下降,对本项目运行不利。(8)雪灾。雪灾发生时,大雪有可能覆盖光伏电池组件板面,严重影响发电,造成运行事故。1.41程安全卫生设计1.4.1施工期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1)在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必须遵守“生产经管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的安全规定。(2)建设单位应认真学习,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2004年2月1日施行),并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按相关资质、条件和程度进行审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定相对应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责成施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3) 加强施工监理,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要求执行。(4) 加强施工单位资质管理。(5) 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查管理,试运阶段的安全管理。(6) 加强施工营地生活设施建设,完善施工卫生建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1.4.2运行期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1.4.2.1防火及防爆(1) 工程防火设计。工程防火采用综合消防技术措施,消防系统从防火、监测、报警、控制、疏散、灭火、事故通风、救生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本光伏发电工程防火设计完全满足现行有关防火设计

12、规范的要求。(2) 防静电设计。通风设备等均接地;防静电接地装置与工程中的电气接地装置共用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在屋顶设避雷带,汇流箱和配电柜内配置防雷器,防止雷击。1.4.2.2防电气伤害(1)所有可能发生电气伤害的电气设备均可靠接地,工程接地网的设计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2)对于可能遭遇雷击的建筑物屋顶、设备等采取避雷带或防雷器保护。(3)配电装置的电气安全净距应符合3llO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及其它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当裸导体至地面的电气安全净距不满足规定时,设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的防护网。(4)高压开关柜具有“五防”功能: 防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13、 防误分、合断路器; 防带电挂地线、合接地开关; 防带地线合隔离开关和断路器; 防误入带电间隔。(5)屋外开敞式电气设备,在周围设置高度不低于1.5m的围栏。(6)在远离电源的负荷点或配电箱的进线侧,装设隔离电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7)用于接零保护的零线上,不装设熔断器和断路器。(8)对于误操作可能带来人身触电或伤害事故的设备或回路,设置电气联锁或机械联锁装置,或釆取其它防护措施。(9)供检修用携带式作业灯,符合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93)的有关规定。(10)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层、封闭母线外壳以及所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电气设备外壳和构架上,其最大感应电压不大于50Vo否则

14、,采取相对应防护措施。(11)电气设备的外壳和钢构架在正常运行中的最高温升: 运行人员经常触及的部位不应大于30K; 运行人员不经常触及的部位不应大于40K; 运行人员不触及的部位不应大于65K,并设有明显的安全标志。(12)电气设备的防护围栏应符合下列规定: 栅状围栏的高度不应小于1.2m,最低栏杆离地面静距不应大于0.2m; 网状围栏的高度不应小于1.7m,网孔不应大于40mmx40mm; 所以围栏的门均应装锁,并有安全标志。1.4.2.3防机械及防坠落伤害(1)采用的机械设备的布置,设计中满足有关国家安全卫生有关标准的要求,在设备采购中要求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符合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15、GB5083-1999)、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12265-1997)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防护屏安全要求(GB8197-87)等有关标准的规定。(2) 所有机械设备防护安全距离,机械设备防护罩和防护屏的安全要求,以及设备安全卫生要求,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3) 需上人巡视的屋面设置净高不小于1.05m的女儿墙或固定式防护栏杆。(4) 本光伏电站设置的室外楼梯,均考虑了意外坠落的影响,设置防护栏杆与扶手,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均采取防滑措施。1.4.2.4防噪声及防振动光伏发电工程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方式设计,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全厂集中监控方案,并设置图像监控系统,因而少量的值守人员的主要值守场所布置在生产车间的控制室内,其噪声均要求根据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规定,结合本电场的特点,限制在60dB70dBo(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