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道沧桑》观后感新编.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54566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正道沧桑》观后感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正道沧桑》观后感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正道沧桑》观后感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正道沧桑》观后感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正道沧桑》观后感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正道沧桑》观后感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正道沧桑》观后感新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道沧桑观后感 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透过社会主义运动陆续上演的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总感到眼前像有一支理想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是风狂还是雨骤,它都始终引导着人们向着崇高的目标奋然前行。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支持自己的力量,但美好的理想还是鼓舞着他们一直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感动的人生。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巴黎公社社员对资产阶级堡垒的首次攻击虽然失败了,但国际歌唱出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奈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雄壮歌声,一直鼓励着各国无产阶级向旧世界发起一次接一次的猛烈战斗。而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等到“冬宫炮声响起的时刻,资本主义的链条

2、终于被炸得断裂开来,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结出了轰动世界的果实。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正如电视中那位接受采访的专家所言:“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然而在十月革命胜利74年之后,就在俄罗斯原来升起镰刀铁锤图案旗帜的那块土地上,苏联共产党却丧失了执政权,社会主义的旗帜在1991年的12月31日,又黯然飘落了。于是不少人提出疑问:这样悲哀的结局,是不是证明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不行了。有人甚至坦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白白浪费了七十多年时间。他们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长段历史,完全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究竟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历史上

3、发生的这种曲折。十月革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功是祸。对于今天这类困惑人们的问题,列宁其实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8月20日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就作出了答复。他说:“伟大的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历史活动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一帆风顺,各国无产者必须一下子就采取联合行动,事先必须保证不会遭到失败,革命的道路必须宽阔、畅通、笔直,在走向胜利的途中根本不必承受极其重大的牺牲,不必困守在被包围的要塞里,或者穿行最窄狭、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谁认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谁就不是革命者。(新版列宁选集卷页) 列宁讲得多么深刻、多么生动啊。历

4、史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不平,有曲折,甚至有迂回,一厢情愿地想着“骏马坦道“顺风扬帆,不过是幼稚的梦想。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符合历史要求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总要代替过时的旧事物,不可阻挡地为自己开辟出前进的道路。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从来都不是笔直的,而是螺旋形上升、波浪似开展,走着否认之否认的“之字形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暂时性的曲折,局部性的倒退,都是不可防止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不过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在英、法等国还是都发生过封建王朝的复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制度的伟大革命。它诞生以后必然会遇到一切剥削阶级的拼死抵抗,再加上缺

5、乏经验,人为失误,所以出现一些曲折是不奇怪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漫长过程开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开展中不可逆转的总规律、总趋势。所以邓小平同志在苏东剧变后不久即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似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开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里有这回事。苏联的红旗倒下了,但今天中国特色有社会主义旗帜飘入云霄,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这个事实,为邓小平同志的预言作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证明。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

6、,崇高的理想是引导人类社会前进的火把。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没有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坚决像十八大要求的那样:“坚决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正道沧桑观后感 1871年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在世界上仅仅存在了72天,便因资产阶级统治者的血腥镇压而失败了,但它却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砸碎旧

7、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马克思语)载入了社会主义史册。公社开出的璀璨之花“公仆原那么,作为人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更是光芒四射、意义高远。看完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之巴黎血战,不禁想起了她,想起了曾在这个原那么下美丽劳动着的人们。“公仆原那么的主旨,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讲得很清楚,就是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马恩选集第2卷第355页)。其根本点有三:第一,民主普选干部。公社的一般公职人员,均采取普选的方式产生。公社成员就是由巴黎公社22.9万选民选举出来的。第二,对公职人员公开监督。各级领导必须经常参加选民大会,向选民报告工作,

8、听取批评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于不称职的,人民群众可以随时撤换。如警察委员皮诺泰尔因贪污钱财,军事代表克吕泽烈因玩忽职守,均根据群众要求撤销了职务。第三,公职人员不管职位上下,都实行普通工人工资制,最高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但也不是搞平均主义,其最高与最低的差异为5倍,即最高工资为每年6000法郎,最低为1200法郎。“公仆原那么的光芒,彰显于公社成员的躬行实践、模范执行、美丽工作之中。巴黎市政厅原有一些专供政府要员使用的豪华轿式马车,公社委员觉得,作为人民公仆也乘坐这样的马车执行公务脱离群众。因此,在5月9日的公社会议上,决定“取消供市政厅使用的豪华轿式马车。大多数公社委员步行上下班

9、,因公外出需要交通工具时,也只坐普通马车或骑马。尤其是那些工人出身的委员,总是万不得已时才乘车。即使这样,他们也再三斟酌,并且自己掏钱,不在公费中报销。为了解决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吃饭问题,4月2023日的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规定伙食标准为每人每餐2法郎。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把戏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并且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在工资薪金上,公社委员言出行随,92名委员上任伊始,便废除了高薪制,与熟练工人拿一样的工资。装订工人瓦尔兰是公社领袖之一,也是威信最高的委员,曾担任过公社的“财政部长,支配

10、着400万法郎经费。但他始终保持两袖清风,每天步行上下班,中午饭在圣多米尼克大街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低价饭菜,有时也到名叫“锅子的工人食堂就餐。他任军需总监时,有个委员定做了一套价格昂贵的服装,把帐单送到军需部请求付款,他毫不客气地在帐单上写下了“公社没有钱购置贵重服装的字样。公社负责人对奉行“公仆原那么,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诚然,巴黎公社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她却反映了一种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公职人员与广阔人民群众的新型关系。她既赋予了人民以真正的社会主人翁地位,又从应然的角度,向人类社会的公职人员提出了一个最终必须遵循和践行的

11、“公仆意识。 “公仆一词原指公众的仆人,比喻替公众效劳的人。在我国,“公仆意识的思想萌芽可溯于唐代,柳宗元在送薛存义之任序中写道:“凡吏于土者,假设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意思是说,官吏是百姓花钱雇佣的,目的是让他为百姓公平办事。在西方,最早提出公仆意识的,那么是意大利诗人但丁。他指出:“虽然从施政方面说,公民的代表和国王都是人民的统治者,但从最终目的这方面来说,他们却是人民的公仆(论世界帝国)由于时间的局限,柳宗元和但丁的看法,显然是从应然的角度提出来的,属于一种思想资源而不是一种实然状态。因此,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公仆概念,创造权应

12、归于法兰西内战。马克思在这里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粉碎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也就是集中化的组织起来窃居社会主人地位而不是充当社会公仆的政治权力。他认为,巴黎公社的经验之一,就是“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负责制来代替虚伪的负责制,因为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显然,这既是对于“人民公仆的科学定位,也是马克思对巴黎公社伟大功绩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国际歌作者鲍狄埃,在他的诗中充满深情地赞扬:“公社使巴黎感到骄傲,像一声震天动地的惊雷;正是源于这种自信,公社“革命女英雄米歇尔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自豪地声称:“我整个身心都属于社

13、会革命,我声明我要对自己的一切行动负责。也正是源于这种自信,一批批公社战士奋起战斗,高呼着“公社万岁口号,倒在血泊里。“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巴黎公社革命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迄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强劲地回响在当代中国。与公社先驱们自觉做“人民公仆相对照,眼下我们的一些官员中有的由于角色错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对人民颐使气指;有的将人民是“主人翁淡化为“主人空,习惯于作“父母官、热衷于当“救世主;有的把“应为人民做事的本分,异化为无视民瘼呼声的“不作为,甚至做官发财、以权谋私等等,理该当生发出一种愧对人民、愧对“人民公仆称号的省悟,理应当知耻而后勇、努力去践行“公仆原那么。正是从这

14、个意义上,作为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有效途径,“公仆原那么今天尤显得弥足珍贵、熠熠生辉。“公社的原那么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这些原那么将一再凸显出来,直到工人阶级获得解放。我们坚信,马克思的断言终将变为现实,历史也终将作出这样的证明。 正道沧桑观后感 正道沧桑第十一集到十五集,忠实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曲折开展的艰辛历程。那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是在惊涛骇浪中迎接东方曙光的冲动人心的时代。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站在时代潮头,筚路蓝缕,前驱先路,为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理论指南和历史经验。其中,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

15、党的问题上所进行的成功探索和实践,至今仍然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启示一: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必须要由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来领导。工人阶级要成为“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要从自发的斗争转变为有组织有领导的斗争,在思想上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作理论指南,在组织上那么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作领导力量。对此,正道沧桑在这几集中,向我们生动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极端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尽管作者惜墨如金,尽管其时国际共运可圈可点的重大活动和事件不少,然而专题片却独具匠心地通过马克思对第一国际的高度关注,恩格斯晚年对第二国际所投入的巨大精力和心血,列宁为在俄国缔造一个完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进

16、行的大量舆论准备和实际工作,为建立第三国际所作的卓越奉献,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革命导师极为关注党的建设的光芒范例。从而昭示我们,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中,要不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至关重要。只有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才能在千难万险中开创出新的局面,这就像在极其黑暗的帝国主义战争中,能够成功响起“十月革命的春雷一样。启示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是由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1875年,在德国小城哥达,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实行合并,在起草合并纲领的时候,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却无原那么的作了巨大让步,以致使合并的纲领中充满了拉萨尔主义。为了使德国民主工党的领导人深刻认识到,这是一个“会使党的精神堕落的纲领,马克思抱病撰写了后来以哥达纲领批判为题发表的伟大著作,对拉萨尔主义进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