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539441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探究分析建筑中体现的艺术与科学,了解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斗拱的承重原理与作用和现代建筑造型材质的独特之处。技能:借助多种媒材实践创作自己心中未来的建筑。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分析、探究的过程中,领悟科学与艺术在建筑领域的关系,并运用多种媒材创作理想中的未来建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找寻、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感受科学与艺术在建筑中巧妙结合的魅力,加深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创造的斗拱结构对于中国古建筑的贡献及发现现代建筑材质、风

2、格之美。教学难点:感悟艺术与科学在建筑中的完美体现。二、教学过程设计参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前准备,自主学习教师布置课前任务:搜集3座建筑相关信息。学生课前搜集3座建筑作品相关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或者制作成PPT。通过课前预习,培养训练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趣导入出示斗拱PPT。问题:知道这是什么吗? 什么材质的?它有什么作用?在哪儿可以看见它?学生欣赏建筑中的斗拱,分析材质及在建筑中的位置、功能。PPT直观导入,欣赏我国古代建筑部件斗拱,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探索欲望。深入探究欣赏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修建时间、历史背景、结构、材质、外形特点等方面分组介绍保国寺、原子球

3、、古根海姆博物馆。教师随时协助各组代表进行反馈。教师总结:保国寺用1000年的时间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PPT展示保国寺视频完善知识。师总结:没有屋顶,也不见楼层。人们看到的是被高高架起,在空中闪闪发光的九个互相连接的巨大金属圆球。原子球充满了奇异的幻想。PPT展示完善建筑知识。师总结: 整座建筑造型奇美,结构特异,堪称杰作。PPT欣赏体会建筑美。第一组:讲述保国寺相关知识。建造时间、工艺特点、结构特征。材质介绍:古代木结构建筑。斗拱介绍:结构:斗+拱=斗拱作用:承重、装饰拓展:我国其它木结构建筑:故宫、天坛、应县木塔第二组:介绍原子球。建筑师介绍: 1958年建成,比利时著名的建筑大

4、师昂瓦特凯恩设计。建筑基本概况介绍:创作者选择用庞大的建筑来展示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9 个圆球加上钢架结构总重量为2200 吨,最高一个球顶离地面102米。外观造型及内部结构介绍:材质:钢结构建筑。第三组:古根海姆博物馆。概况介绍: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外观造型介绍:这座建筑大部分由一群不规则双曲面体组合而成 材质介绍:外覆钛合金板建筑的艺术特色。花的造型。弯曲流动的美。建筑师介绍:法兰克盖里是加拿大现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以前卫、大胆著称。并通过小组合作展示讲解,完成对中外建筑知识的认识了解,锻炼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和探究发现的能力。评价建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3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欣赏后有什么感受?请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对这些建筑艺术的感受。小组讨论反馈。学生用简单的文字谈谈对建筑艺术的感受,感悟在建筑中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建筑的特点,共同感受这些建筑在造型、材质和色彩等方面的美感。拓展评价欣赏我国经典木结构建筑和现代代表性建筑。PPT欣赏我国著名古代建筑和上海世博会中各国家展馆。教师总结: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时期的建筑艺术, 没有时间的隔阂,有的是设计师们大胆想象、用于创作的理念学生欣赏与体会,谈感受。补充教材之外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建筑文化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