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53806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两级分化,实现班级学生共同进步 螺蛳塘小学 鲍文荣 多年来,本人一直在偏远山区小学执教,主要执教对象是农村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对学困生并不陌生。学困生的转化和帮扶确实是对教师教育智慧和执教能力的一种考验,更是考验教师耐心教育、关爱教育、鼓励教育等教育手段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学困生这个“短板确实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班级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一直以来是广阔教育工作者竭力攻坚的课题。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学困生的辅导、转化、帮扶措施很多。本人根据自己在山区小学执教经验,略谈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的粗浅心得体会,抛砖引玉,企望共勉。 首先,

2、我们要深刻剖析产生学困生的原因。也就是要为班级学生“把把脉,找出病症,方能对症下药。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很多,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有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如遗传因素导致的认知能力先天相比照其他人薄弱,还有由于在低学段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品质低、意志力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学习跟不上,另外由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不能足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造成部分学生厌学,不想学;家庭里父母过分溺爱,学生在家里就是家庭的“掌上宝、“小 1皇帝,我行我素,淘气捣蛋,在学校里依然故我,学习能力较差,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学困生。 找出病症,现在我们来对症下药。 1、教师要对本班学情有

3、一个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列出学困生的名单,从各个侧面对学困生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学困生的家庭背景、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等,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他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适当向学困生倾斜。做到统筹兼顾,因材施教,教学层次鲜明,针对性强。 3、多鼓励、多鼓励,少职责,少批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困生,尤其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先天认知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教师如果控制不住情绪,很铁不成钢心切,无意辱骂或体罚这类学生,只会导致学生情况更糟糕。所以这类学困生教师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多鼓励,多表扬,只要发现他们的丁点进步,马上进行表扬鼓励。 4、用真心、使真情

4、,与学生情感交流。主要是针对学习品质差、不想学习或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的学困生。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课堂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不能吝啬自己的口头表扬。同时还可以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平常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和家长共同教育。 5、软硬兼施,旁敲侧推。主要是用于那些淘气捣蛋、屡犯纪律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往往很聪明,但就是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学习习惯差、时间观念不好,学习意志力弱。所以教育这类学生时教师需采用非常手段,以儆效尤。平时多催促、观察,该批评时坚决批评。同时要得到家长的帮助和理解。 6、利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时间加汗水,利用在辅导学困生实在是作用很大

5、。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嘛。 7、建立班级“一帮一机制,以优带差,共同进步。这就是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班级学风,有得力的班级班干部。选择负责任的优生与学困生结成帮扶,有时候,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讲解比老师的讲解来得更容易、更直接。 8、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育人水平,提升综合能力。打铁要靠本身硬,我们不能一味地把责任推给学生或家长,更多的时候应该要反思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原因,多改良教学方法,想方法用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进入到你的课堂,这是一种好的辅导学困生的方法。特别是刚踏入教学岗位的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务必要打造自身过硬的教学本领。 爱是防止心灵沙漠化的一泓清泉,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教师只要对学困生多倾注一点爱,多牺牲一点时间,我想付出之后总会收获。因为学困生往往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 3懂得感恩教师,更懂得铭记。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