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534932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 法医学意义上的死亡时间,指的是从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天或多少小时。通过对受害者尸表检查、对判断罪犯的犯罪动机、作案手法、犯罪性质和确定作案时间,认定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案件的最终侦破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需求将尸体死亡时间分成三个时期:死后早期、死后晚期和白骨期。 死后早期推断死亡时间 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客观依据,主要是尸体现象(尸僵、尸斑、尸温等)、环境的温度、尸体的体格、运动程度、是否饮酒、是否用麻醉剂,胃内容的消化程度以及尸体周围、植物的生长变

2、化规律以及最新的眼球化学法。具体如下: 一根据尸温判断死亡时间。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失;体内的热能则先向体表传导,然后从体表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间。 死亡经过时间 1-2小时内 尸冷程度 短暂的稳定期:温度保持不变或下降缓慢 1-2小时后 快速降温期:温度快速下降,至与环境温度接近 尸温下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时 缓慢降温期:下降速度减慢,曲线变平缓 二.根据尸僵判断死亡时间 尸僵出现和缓解的时间、强度,与死者肌肉发育、年龄、死亡原因及其环境因素有关,其规律如下: 死亡经过时间 1-

3、3小时 6-8小时 10-12小时 3-7天 尸僵程度 开始出现 发展至全身 强度发展到顶峰 缓解消失 三根据尸斑判断死亡时间 人死亡以后,血液受重力的作业,积存在尸体的低下部位,透过皮肤形成有色的斑块。尸斑的出现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 死亡时间 0.5-1h 2-3h 4-5h 尸体现象 尸斑呈局限性,境界清晰,在低体位出现,小斑点,淡紫色 逐渐向周围扩大,边界有点模糊,在尸体低下部都出现 手指轻压尸斑退色。翻动尸体,现有尸斑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即 尸斑转移 手指强压尸斑中等退色。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再完全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 新的尸斑,切开尸斑皮肤血液流出,即两侧性尸斑 手指强压尸

4、斑稍微退色。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消失,新的尸斑也不易形成, 切开尸斑皮肤,从血管断面缓慢流出血滴,并渗出浅黄色或红色液体 尸斑完全固定,手压不退色,切开尸斑皮肤无血液流出,皮下组织呈紫红色 6-10h 11-15h 24h后 四根据胃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死亡时间 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食糜及食物残渣通过小肠的时间有一定 的生理规律,根据这种规律性变化,可以推断死亡距最后一次进餐的时间,从而大致可判定死亡时间。一般规律如下: 胃肠道食物 胃充满未消化食物 胃内食物变软,外形完整 胃内食物移向十二指肠 胃、十二指肠有消化食物残渣 胃排空 死亡时间(餐后) 即刻 以上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和排空,受许多

5、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物种类和性状、进食的量、胃肠功能状态和健康状况、个人的精神状态、药物和饮酒的影响等。一般来说,流体食物比固体食物排空快,小颗粒食物比大块食物排空快,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质排空快,蛋白质又比脂肪排空快。在根据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死亡时间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五根据膀胱尿量推断死亡时间 在夜间死亡的人,还可以根据膀胱内尿的充盈程度来推测死亡时间。按照常人的习惯,睡觉前要排尿,如果尸检时见膀胱内尿量甚少,则可能是睡后23小时内死亡;如果尿量甚多,则可能是半夜死亡。只是这种情况偶然性较大,所以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仅凭此来判断死亡时间。 六角膜混浊判断死亡时间 生前角膜透明,可以

6、透视到瞳孔,死后角膜不再透明,以至变成白色膜状。 死亡经过时间 6-12小时 角膜混浊程度 轻度:可见角膜较清亮 12-24小时 24-48小时 中度:角膜模糊不清,勉强可分辨瞳孔 高度:角膜完全不透射光线,完全模糊 七、根据酶的自溶现象判断死亡时间 死后组织细胞在自身释放的酶作用下分解液化,使其形态结构模糊消失,脏器变软,粘膜易落的现象。 夏天死后5-6小时,春秋天约10小时,冬天约24小时就会明显出现睑结膜、口腔粘膜的自溶,用棉球擦拭或镊子钳取,粘膜会脱落。内脏自溶,以脑、胰、肾上腺、胃等出现较快,表现为质地变软,组织结构模糊,细胞的结构和界线消失等。 死后晚期推断死亡时间 在法医学实践中

7、常常遇到死后经历时间较长的案例,尸体已出现腐败,腐败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一般情况下,死后2448小时左右,尸体右下腹皮肤出现污绿色斑迹(尸绿)。死后34天左右,腐败血液沿着静脉丛形成树枝状污绿色的腐败静脉网。死后57天左右,形成所谓的腐败巨人观。 但由于腐败的速度和特点取决于一系列内、外因素和条件,腐败发展的时间有很大差异。如尸绿的出现,有报道20小时后,也有迟至5昼夜的,多数约24昼夜。其它腐败征象如腐败性气肿、软化等出现时间,也存在差别。我国南北东西各地以及高原低洼地温湿度差异极大,因此根据腐败动态变化推断死亡时间应当特别慎重。 根据空气中尸体变化的规律,可以将尸体腐

8、败阶段进一步分期如下: 1新鲜期为死后12天以内,肿胀发生之前的时期。最先到达尸体的为丽蝇科和麻蝇科昆虫,如丽蝇及其相关种类包括丝光绿蝇、大头 金蝇、红头丽蝇和反吐丽蝇等可在死后10分钟内到达尸体并产卵,卵常被产在尸体的天然开口处如眼、鼻、耳、口、阴道、肛门等部位,也可以产在伤口处。其中丝光绿蝇选择城市环境,伏蝇则多选择乡村环境。 2肿胀期约为死后27天,尸体从轻度的肿胀到完全膨隆。此期带强烈腐败气味的液体可从尸体开口处流出,使得尸体下面的土壤呈碱性,节肢动物开始离开尸体下土壤。此期尸体的昆虫主要是丽蝇和麻蝇,酪蝇和尖尾蝇科也开始出现。 3腐败期约为死后413天,尸体爆裂,大量腐败气体泄漏出来

9、,尸体大部分软组织都被蝇类幼虫所吞噬。腐败后期大量腐食性和捕食性甲虫到达尸体,而大部分丽蝇和麻蝇幼虫则完成发育,离开尸体化蛹。 4后腐败期约死后1023天,尸体只剩下毛发、皮肤、软骨和骨。双翅目昆虫不再是尸体上主要昆虫,各种甲虫大量出现。 5残骸期约死后1890天,尸体只剩下骨头和毛发。残骸上昆虫逐渐减少,其下土壤中可能出现大量螨类,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白骨期推断死亡时间 白骨化是指腐败细菌作用引起尸体软组织全部崩解,导致尸骨裸露的过程。尸体白骨化所需时间,因季节、环境、地区等条件不同而差异很大。夏季地面尸体,在蝇蛆和腐败作用下,大约2周即可白骨化。埋葬尸体白骨化,南方地区大约1年以内,上海地区约为11.5年,我国北方地区约45年。通常地面尸体,骨风化约10年, 骨骼崩坏在1015年以上;埋藏在土中的尸体,骨风化约1015年,骨骼崩坏在50年以上。 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的技术也在与时俱进,除了以上比较传统的方法外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方法,例如超生反应、离子检测、酶检测、DNA降解程度检测等。死亡时间推断,涉及多方面知识,任何一个单一的方法或结论都无法准确的推断出死亡时间,必须根据多方面结果并结合现场勘查和情况综合分析,为后段的刑侦排除嫌疑人及案件的最终侦破提供有力依据和基础。 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