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534469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学生情况分析: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0人,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二、资源分析: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是让学生: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

2、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6经历从生活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8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

3、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3、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5、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圆柱、圆锥 ,比例的应用,小学

4、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四、教学方法设计: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教与学的效益。3、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4、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5、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5、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6、 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五、教学进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一、负数(3课时)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1圆柱6课时2圆锥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比例(14课时)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3比例的应用5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四、统计(2课时)节约用水1课时五、数学广角(3课时)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1数与代数10课时2空间与图形

6、9课时3统计与概率4课时4综合教学应用4课时六、教学评价设计:1、树立学生评价榜样, 2、介绍学生评价案例3、提供学生评价时机, 4、畅谈学生评价体会,5、老师反思评价行为, 6、老师撰写反思文章 第(一)单元 负数教学内容:负数教学要求: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重点: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

7、数形结合的思想。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教学内容:圆柱与圆锥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2、使学生理解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

8、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课时安排:9课时第(三)单元 比例教学内容:比例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

9、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课时安排:14课时第(四)单元 统计教学内容:统计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方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会看,会分析表中说明的问题。3、使学生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4、使学生学会制作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5、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6、通过有说明力的数据和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

10、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教学措施: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教学要求: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措施: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课时安排:3课时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学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

12、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措施: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课时安排:27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