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533565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第一医院关于加强医院二线医生职责管理的通知各科室:二线医生直接关系到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强化二线医生的职责,提升二线医生的素质,调动二线医生的潜能,将提高科室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对提升科室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科室的诊疗行为和质量管理。现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管理以及我院制定的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结合医院各临床科室二线医生的工作情况,就加强医院二线医生职责管理作出如下规定:一、执行制度,明确职责,重申二线医生的职责。(一)严格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二线医生指导下级医师根据病情按疾病抢救程序,及时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审签“抢救记录”,不得超过抢救结束后6

2、个小时。(二)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每周不少于2次查房。2、对危重病人接到住院医师要求时,及时检查病人并提出诊疗意见。3、二线医师查房时做出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对诊疗依据和监测诊断要有分析意见,更改和调整治疗方案,并记录到病案。4、查房记录要在48小时内审签,危重病人住院24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查房记录,手术病人术前、术后应有手术主刀医师查房记录。5、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6、明确查房内容,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注意事项;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

3、要的教学工作。(三)严格执行会诊制度1、负责主持本科内较疑难或对科研、教学有意义的所有病例进行会诊讨论,进一步明确和统一诊疗意见。2、病房会诊在48小时内完成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3、急诊会诊急危重症病人,10分钟内随请随到,非特别紧急,会诊医师不能超过30分钟到达抢救现场。4、聘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由本组二线医师报告病情。(四)严格执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并主持科内死亡病例讨论,死亡病例均应在死后一周内进行讨论,尸检的病例应在病理报告后一周内进行讨论,要有完整的讨论记录及主持人审签入病历存档,讨论记录内容完整、规范。(五)严格执行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制度,并主持本科

4、(本组)的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诊疗方案,讨论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及疑难危重病例登记表,并负责审签。对入院三天未确诊的病例,应在本组最高职称医师的查房病程记录及分析记录;对入院十五天未确认的病例,本组最高职称医师应召开全院性大讨论,并有分析记录和审签。(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副主任以上医师参加二线值班,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遇有疑难问题时,请二线值班医师处理,二线值班医师应即进行处理,二线值班医师应在医院允许的地点值班在岗,不得脱岗。(七)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在授权范围内审签输血申请,输血量在1000ml2000ml,由副主任以上医师或科主任审签,输血量在2000ml3000

5、ml,由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审签。(八)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根据医务科授权担当三类手术及四类手术的术者,负责科室二类手术的审批,三、四类手术的申报。(九)严格执行手术前讨论制度,凡疑难危重病人手术、致残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各类重大手术及手术难度较大或手术风险较大的大、中型手术,术前都需要认真讨论和周密准备。(十)无假日门诊任务。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有义务和责任参加无假日门诊,按照门诊部和医务科的安排,准时到岗,坚守岗位。(十一)公益性外派任务。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有义务和责任接受医务科的保健等公益性外派任务。(十二)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任务。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有义务

6、和责任接受医务科安排的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十三)副主任及以上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诊疗(检查、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治疗等)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十四)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对本组诊疗方案监管检查有成效,核准率达100%。二、加强监管,严格考评,建立二线医生考评机制。卫生部制订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及我院“管理制度汇编”(2006年版)、“管理制度汇编(续)”(2009年版)和“岗位职责汇编”(2006年版)均对二线医生的职责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为确保履职到位,必须加强监管,严格考评。考评项目主要围绕二线医生应当履行的职责,考评采取扣分办法

7、,具体见附件。质管科根据考评项目、方法及要求,负责具体考评工作。考评采取日常检查与季度检查结合,现场检查与病案检查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结合。三、创新机制,奖惩结合,确保二线医生履职到位。(一)考核结果与二线医生的绩效津贴结合。考评结果按季统计,即把每季度二线医生所扣的分数进行累加计算,以30分为基数,季度扣分占30分的百分比为该二线医生应当扣罚的绩效工资比例。绩效津贴包括主诊津贴、手术津贴等以个人为单位计算绩效奖励的津贴。(二)考评结果与二线医生的岗位工资晋升结合如连续二年均扣分在30分以上的,影响该医生一次岗位工资晋升。(三)考评结果与二线医生的评先,评优结合,当年扣分达30分及以上的取

8、消当年评先、评优。(四)考评结果与二线医生的评、聘结合。若当年扣分达30分及以上的影响其一年时间的高聘,若连续两年扣分均在30分及以上的其职称低聘一年,若当年扣分达30分及以上的影响其申报上级职称考试一年。(五)连续三年未扣过1分的二线医生,奖励该二线医生元(六)连续二年扣分30分及以上的取消其诊疗组组长职务。(七)连续三年扣分30分及以上的二线医生中的科主任、科副主任引咎辞职。(八)考评中的扣分事项记入当事人的医德及技术档案。本通知中的考核及奖惩规定自2013年6月起执行。附件:市第一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6附件:市第一医院二线医生履职考评细则序号项目扣分办法1二线医生及时审签抢救记录1.

9、未在抢救结束后6个小时内审签“抢救记录”扣分。2.6超过6个小时后审签“抢救记录”按每超过1小时扣分。3.未做“抢救记录”扣 分。2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每周少于二次查房,按每少一次扣分2.查房记录在48小时内审签,每超过1小时扣分。3.危重病人住院24小时内无二线医师查房记录,按每例扣分。4.查房记录内容不符要求,按每例扣分。5.未在病人入院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按每例扣分。3严格执行会诊制度1.对主持召开的会诊讨论病例未作进一步明确和统一诊疗意见(查会诊记录),按每例扣分。2.未在48小时内完成病房会诊按每例扣分,会诊未作出检查结果,诊断处理

10、意见,按每例扣分。3.急诊会诊、急危重症病人会诊,未在10分钟内到达按每例扣分。4.非特别紧急会诊,未在30分钟内到达,按每例扣分。4严格执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尸检病例,未在病理报告后一周内进行讨论,按每例扣分。2.非尸检死亡病例,未在死后一周内进行讨论,按每例扣分。3.讨论记录内容不完成、不规范,按每例扣分。4.未将讨论记录存入病历档案,按每例扣分,主持人未审签讨论记录,按每例扣分。5严格执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未作出明确诊断,未作出诊疗方案(查讨论记录),按每例扣分。2.未将审签过的讨论内容记录在病程记录中,按每例扣分;未记录在疑难危重病例登记表中按每例扣分;无主持人

11、审签讨论记录,按每例 分.3.对入院三天未确诊的病例,无本组最高职称医师的查病程记录及分析记录,按每例扣分。4.对入院15天未确诊的病例,未召开全院性大讨论或无分析记录,无审签的按每例扣分。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1.未及时处理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的按每例扣分。2.未在医院规定的二线医师值班地点值班的,按每次扣分。3.二线值班医师脱岗的,按每次扣分,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每次扣分。7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未在授权范围内审签输血申请的,按每例扣分。8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未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手术的,按每例扣分。9严格执行手术前讨论制度凡疑难危重病人手术、致残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各类重大手术及手术难度较

12、大或手术风险较大的大、中型手术,术前都需要认真讨论和周密准备,违反上述规定的,按每例扣分。10无假日门诊任务1.未未完成医务科安排的无假日门诊任务,按每次扣分。2.无假日门诊当班迟到、早退的,按每次扣分。11公益性外派任务未完成医务科安排的保健等公益性外派任务,按每次扣分。12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任务未完成医院统一安排的参加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按每次扣分。13住院诊疗计划方案的评价与核准,并有成效1.未负责评价与核准本组住院诊疗,包括检查、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治疗等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审签的按每例扣分。2.核准率未达100%,按每降一个百分点扣分。14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检查、评估、分析及处理组织本组医师对本组实施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检查、评价、分析及处理,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有书面资料报送医务科、质管科,未开展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